本報記者 劉旭
閱讀提示
專家建議,職工如果發(fā)生工傷,應在第一時間向用人單位報告。如果是輕傷的,也應當在第一時間到醫(yī)院進行門診治療或處置,向用人單位提供治療材料并由用人單位在職工受傷后一個月內申報工傷;如果用人單位不為職工申請工傷,職工個人可以在受傷一個月之后自己向勞動部門申請工傷。
張泉林是遼寧省大連市一家游樂設備公司的安裝工人,2024年4月被派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的客戶單位安裝設備,在使用沖擊鉆打眼時受傷,經大連市甘井子區(qū)勞動人事和社會保障局認定為工傷,經鑒定構成十級傷殘,令張泉林想不到的是,用人單位卻以懷疑其是“詐傷”為由向法院起訴,要求判決撤銷對張泉林的工傷認定。
9月9日,大連市沙河口區(qū)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了該案。認定游樂公司所提供的證據以及張泉林未及時就醫(yī)、張泉林在此后仍正常工作等主張,均不足以推翻人社局所認定的“張泉林受該游樂設備公司安排在四川省成都市一家店鋪安裝游樂設備,使用沖擊鉆為地面打眼時,擊傷左手”的事實。
受傷后未及時就醫(yī)
2024年4月24日,張泉林在工作時發(fā)現安裝的設備不平衡,認為有一個固定螺絲眼打淺了,便用沖擊鉆打眼,沒想到在打眼的過程中自己受傷了。由于工程時間緊,又在外地,當時盡管有點痛,但還是堅持把活兒干完了。
張泉林稱,當天晚上感覺疼痛加劇,可他第二天仍堅持到現場干活,工作完成以后,便乘飛機返回大連?;卮筮B后,張泉林第一時間住院檢查,發(fā)現有骨折,醫(yī)生為其進行了手術治療。他以為,這個事應當受到用人單位的表彰,卻未想到公司認為自己在進行工傷認定過程中存在欺詐行為,心里很不是滋味。
張泉林委托北京市盈科(大連)律師事務所律師王金海出庭應訴。游樂公司稱,根據公司提交的工作日報及調查核實,張泉林當日工作內容為“補地墊、場地竣工”,未提及使用沖擊鉆打眼。與張泉林一起施工的另兩名職工證實,當天為施工收尾日,僅需補地墊及打掃衛(wèi)生,無須使用沖擊鉆。
此外,公司在現場施工時還建立了微信工作群,從當天的微信聊天記錄看,亦未顯示當日存在沖擊鉆作業(yè)。因此,張泉林聲稱自己當天受傷,明顯與事實不符。張泉林自述2024年4月24日受傷,但直至4月30日才就診,其間持續(xù)正常工作,包括扎帶固定包管、板子螺絲固定、翻新平臺板包管等需用手操作的工作。
根據醫(yī)院診斷,其左手中指近節(jié)骨折,屬需制動的損傷。游樂公司認為,張泉林受傷后并未中斷工作,明顯說明張泉林并未受傷,其認定工傷存在欺詐,要求判決撤銷對張泉林的工傷認定決定書。
堅持工作被疑為“詐傷”
大連市甘井子區(qū)勞動人事和社會保障局代理人在庭審中表示,張泉林提供的病歷顯示“骨折后當即感腫脹、疼痛、活動受限”,工傷認定部門也注意到用人單位反映的這一情況,特意咨詢了外科醫(yī)生,醫(yī)生稱,“活動會受限制,因為骨折會疼,但每個人耐受力不同,張泉林屬于小骨折,比較輕微,耐受力高的會表現出‘不在乎’”。
結論為張泉林“輕微骨折可耐受工作”。也就是說,張泉林在受傷后為了早點完工回大連治療,一直是在忍受疼痛堅持工作。
張泉林表示,該游樂設備公司的微信工作群聊天記錄顯示,事發(fā)當天有設備“六角臺地脹栓固定”的工作內容,盡管六角臺已在前一日安裝完畢,但當天張泉林檢查發(fā)現不平,認為地脹栓打眼有一個淺了,便重新用沖擊鉆打眼,在打眼過程中擊傷左手受傷。
同時,當天晚上回旅館休息時,張泉林還給另外兩個同事說過在打眼過程中擊傷左手的事,其中一個同事問張泉林,你手有沒有事兒,張泉林把左手給他看,五指來回擺動,說沒事兒,這個同事看了他的左手,上面沒有任何的傷,也沒有發(fā)現有淤血。
張泉林返回大連后給游樂公司主管人員發(fā)微信,稱自己在工作中受傷需要住院治療,公司主管人員回微信稱:“給你交了意外險,拿醫(yī)生的診斷書,所有的費用單子拿回公司報銷?!?/p>
法院認定為工傷
大連市沙河口區(qū)人民法院經審理后認為,張泉林在外派工作期間受傷,受傷后告訴過一起外派的同事,堅持工作到外派工作結束回大連住院治療。經勞動部門調查,他在工作時間、工作地點因工作原因受傷,屬于工傷。勞動部門認定張泉林為工傷事實清楚,程序正確,應當維持。
關于游樂公司提出的張泉林不是工傷的證據,明顯缺乏事實證據和法律依據,法院不予支持。9月9日,沙河口區(qū)人民法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六十九條之規(guī)定,判決駁回該游樂設備公司要求撤銷對張泉林為工傷的認定書的訴訟請求。
“依照《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規(guī)定,職工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或工作時間前后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應當認定為工傷。”王金海說。
王金海建議,職工如果發(fā)生工傷,一定要在第一時間向用人單位報告。如果是輕傷的,亦應當在第一時間到醫(yī)院進行門診治療或處置,向用人單位提供治療材料并由用人單位在職工受傷后一個月內申報工傷;如果用人單位不為職工申請工傷,職工個人可以在受傷一個月之后自己向勞動部門申請工傷。
來源:工人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