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主席選舉已經(jīng)落幕,但選前挺郝的趙少康選后依然不依不饒,話里話外延續(xù)“抹紅”老調(diào),樂此不疲地引戰(zhàn)拆臺,不斷給民進黨遞子彈。作家方述斌在《趙少康的假中立幻術(shù)》文中指出,趙少康的假中立,其實是一種“話語投機”。他用“主流民意”來掩蓋自身的權(quán)力算計,用“保持現(xiàn)狀”的口號稀釋藍營的戰(zhàn)略靈魂,當連藍營都不敢講兩岸一家親時,綠營自然更肆無忌憚地壟斷輿論,讓整個社會在恐懼中墮落。趙少康以為他在拯救國民黨,實際上他在掘藍營的墳?zāi)?。文章如下?/p>
在臺灣政治的劇場里,趙少康永遠懂得如何站在聚光燈下。他的語言總帶著一種表面的冷靜與自信,似乎代表理性與中道,卻在關(guān)鍵時刻,總是視時勢而轉(zhuǎn)、為權(quán)力而折。他最近談到國民黨的前途,強調(diào)要“降低親中力量”、“靠近主流民意”、“追求臺灣最大利益”。這些話聽似務(wù)實、聽似開放,實則是一種政治幻術(shù),將迎合與投機包裝成中道,將自我流放偽裝成理性退讓。
其實這樣一種“假中立”的幻象,它并非出自真誠的中庸思考,而是權(quán)力現(xiàn)實下的逃避策略;它讓藍營一步步從“民族政黨”墮為“失根政黨”,讓臺灣的政治思考失去座標,也讓藍營在時代的洪流中變得不知何去何從。
趙少康的假中立,其實是一種“話語投機”。他用“主流民意”來掩蓋自身的權(quán)力算計,用“保持現(xiàn)狀”的口號稀釋藍營的戰(zhàn)略靈魂。
趙少康這一派人把“去親中化”包裝成“現(xiàn)代化”,卻忘了國民黨若不再以民族和歷史為座標,就什么都不是。沒有中國這個歷史軸心,藍營就不過是另一個模糊政團,一個“不像國民黨的國民黨”。而趙少康的“假中立”,正是這種失根的象征,他既不敢成為藍,也不愿成為綠,只愿成為權(quán)力的順風船。試問這樣的藍營,怎能不被時代淘汰?
國民黨主席選舉,戰(zhàn)斗藍領(lǐng)袖趙少康大打“抗中牌”,引發(fā)爭議。(臺媒)
趙少康口中的“去親中化”與“靠近主流民意”,其實是向美國與綠營投誠的另一種說法。
他所謂的“中間路線”,其邏輯前提是“親中”有罪、而“親美”無害。然而,從烏克蘭的戰(zhàn)爭、以色列的危機,我們應(yīng)當早已清楚明白,若只知依附強權(quán),終將成為戰(zhàn)場,而非舞臺。
若失去自主判斷的親美,便是自愿成為棋子。趙少康說“臺灣有自己的主體性”,但他將這種主體性建立在迎合美國、遠離中國(大陸)的基礎(chǔ)上,這種主體性是空心的。美國要的從來不是臺灣的主體,而是臺灣的戰(zhàn)略價值。
臺灣政治的最大問題是逃避之病。藍營長期害怕被貼上“親中”標簽,于是一步步自我審查、自我閹割。當連藍營都不敢講兩岸一家親時,綠營自然更肆無忌憚地壟斷輿論,讓整個社會在恐懼中墮落。趙少康以為他在拯救國民黨,實際上他在掘藍營的墳?zāi)埂?/p>
來源:作者方述斌為作家,本文由“郭茂辰海峽傳真”公眾號編輯整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