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企派2000名工人赴歐建廠,英媒還在存心挑撥)
原創(chuàng) 熊超然 觀察者網 上海
? 文 觀察者網 熊超然
9月27日,英國《金融時報》發(fā)布一篇專題報道稱,中國企業(yè)已派遣了數千名工人前往歐洲建設尖端汽車電池工廠,歐洲大陸急需這些工廠來重振其汽車工業(yè)。報道認為,這種大規(guī)模的勞動力流動,與中國派遣工人前往非洲建設基礎設施的做法如出一轍,既凸顯了歐洲在電動汽車電池領域技能和專業(yè)知識方面的巨大差距,也暴露了歐洲對中國技術的依賴。
寧德時代計劃派出2000名工人赴歐洲。資料圖
文章舉例稱,最明顯的例子是來自中國的寧德時代(CATL),這家全球最先進的電池制造商之一計劃派出2000名工人,在西班牙與斯泰蘭蒂斯集團(Stellantis)合資建設并裝備一座價值40億歐元的電池工廠。此外,包括遠景動力和國軒高科等中企,也正在同歐洲方面展開合作。
寧德時代方面表示,該公司承諾在西班牙工廠建成后,將招聘并培訓當地工人來運營,就像在2022年投產的德國電池工廠那樣。此外,寧德時代還在匈牙利建造一座規(guī)模更大的70億歐元工廠。
報道提到,隨著歐洲“電池一哥”北伏(Northvolt)的破產,以及今年4月底伊比利亞半島大停電暴露出歐洲電網韌性和能源政策存在嚴重弊端,西班牙等歐洲國家政府已意識到從中國企業(yè)那里尋求儲能技術的重要性。
不過,《金融時報》的這篇報道,仍“不懷好意地”挑撥,炒作渲染“中企嚴密保護知識產權”、“不愿與當地工人和企業(yè)分享工業(yè)機密”等話題。寧德時代歐洲區(qū)總經理沈琦則告訴《金融時報》,該公司已經準備與歐洲規(guī)模較小、技術較落后的電池制造商共同合作,幫助他們擴展業(yè)務。
阿拉貢自治區(qū)副主席瑪爾·瓦克耶羅(Mar Vaquero)也表示,寧德時代在當地生產電池,將消除人們對斯泰蘭蒂斯集團工廠可行性的疑慮,這家工廠是以內燃機為核心的產業(yè)支柱,雇用了該地區(qū)3.5萬人?!斑@不僅保障了阿拉貢地區(qū)汽車行業(yè)的未來,也為阿拉貢地區(qū)汽車行業(yè)奠定了基礎?!彼f道。
當地時間2024年5月5日,匈牙利德布雷岑,中國電池制造商寧德時代在歐洲的第二家工廠施工現場。視覺中國
據報道,寧德時代位于西班牙東北部阿拉貢自治區(qū)首府薩拉戈薩附近的電池廠項目,正在鞏固西班牙作為中國在西歐最親密伙伴國家之一的地位。
寧德時代告訴當地官員,為建設該工廠,該公司將分批派遣總計2000名自有員工參與工廠建設,這一數字在中國對歐洲經濟體實施的工業(yè)項目中前所未有。
新工廠將建在斯泰蘭蒂斯集團旗下一塊土地上,毗鄰該集團旗下一家歐美汽車工廠。這家工廠由通用汽車于20世紀80年代建造,生產歐寶、標致和藍旗亞等品牌汽車,如今已老化。
除了寧德時代,另一家中國能源巨頭遠景集團(Envision)旗下的電池制造商遠景動力(EnvisionAESC)也正在西班牙西部規(guī)劃建造一座電池工廠。德國大眾汽車則與中國的國軒高科合作,在德國和西班牙瓦倫西亞建設工廠。
今年1月,美國國防部將寧德時代等企業(yè)列入所謂“中國軍工企業(yè)名單”,當時,中國外交部發(fā)言人郭嘉昆就曾強調,中方一貫堅決反對美方泛化國家安全概念,劃設各類名目的歧視性清單,無理打壓中國企業(yè),遏制中國高質量發(fā)展。“我們敦促美方立即糾正錯誤做法,立即解除對中國企業(yè)的非法單邊制裁和長臂管轄。中方將采取必要措施,堅決維護中國企業(yè)的合法權益,維護自身正當發(fā)展權利。”
今年早些時候,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甚至警告西班牙,宣稱該國考慮與中國建立更緊密關系“無異于自割咽喉”。對此,西班牙農業(yè)、漁業(yè)和食品大臣路易斯·普拉納斯則回應:“我們與中國有著良好的貿易關系,我們不僅希望維持這種關系,而且希望擴大這種關系”。
《金融時報》稱,斯泰蘭蒂斯集團將獲得歐盟“下一代基金”的2.98億歐元資金,用于其與寧德時代開展的合作項目,該項目也得到了西班牙兩大主要政黨的支持。
報道稱,西班牙的左翼總理桑切斯積極尋求與中國開展貿易和投資合作,并在過去兩年半內三次訪華。而在其他大多數問題上與桑切斯持相反態(tài)度的中右翼保守主義政黨人民黨,也支持建設電池廠。
阿拉貢自治區(qū)人民黨籍副主席瓦克耶羅表示:“西班牙和中國的關系對這些項目非常重要,我們必須把中國視為一個具有高度創(chuàng)新和技術水平、并將在其他國家站穩(wěn)腳跟的國家,這是合理的?!?/p>
一名西班牙政府官員則表示:“在電動汽車電池方面,中國是領先國家。我們希望他們投資,并與他們一起建立生態(tài)系統(tǒng)?!?/p>
“我們曾確立了領導地位,”阿拉貢汽車工業(yè)協會(CAAR)主席貝尼托·特謝爾(Benito Tesier)說,“但游戲規(guī)則已經改變,現在我們必須重塑自我?!?/p>
《金融時報》指出,在由中國企業(yè)主導的電動汽車電池市場上,瑞典電池巨頭北伏曾被視作“全歐洲的希望”。但隨著這家巨頭今年3月12日正式在瑞典申請破產,歐洲最有希望制衡中國電動車電池制造商的努力就此告終。
而今年4月底,歐洲伊比利亞半島及周邊地區(qū)發(fā)生近20年來最嚴重的大規(guī)模停電事件,西班牙、葡萄牙全境及法國南部部分地區(qū)陷入黑暗,安道爾、比利時等國亦受波及,約有6000萬人的生活受到直接影響。此次大停電,也引發(fā)了對歐洲電網韌性和能源政策的反思。
4月28日,西班牙馬德里,因影響整個伊比利亞半島和法國南部的大規(guī)模停電,許多旅客準備在阿托查車站過夜。視覺中國
香港《南華早報》當時援引分析人士的話稱,這場大規(guī)模停電很可能成為歐洲能源政策的一個 “轉折點”。他們指出,各國政府開始意識到,鑒于可再生能源在電力供應組合中日益重要的角色,升級電網的“迫切需求”迫在眉睫。
這些分析人士進一步指出,此次歐洲大停電或將成為中國企業(yè)進軍歐洲能源基礎設施市場的重要契機。作為全球儲能和電網構建技術的領先供應商,中國在相關技術研發(fā)和應用上的成果,對防范大規(guī)模停電、保障電網穩(wěn)定運行具有關鍵作用。
“我們需要借助中國的各類技術來改善電網,”西班牙智庫“可再生能源基金會”的氣候政策經理莫拉萊斯(Ismael Morale)表示,“我認為,目前我們從中國企業(yè)那里真正需要的是儲能技術。西班牙急需提升自身的儲能能力。”
此前,中國外交部發(fā)言人林劍曾強調,全球能源轉型不應只有“中國故事”,更要有各國團結合作的“世界故事”?!包h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就未來中國清潔能源發(fā)展指明了方向。我們將繼續(xù)秉持生態(tài)文明理念,與國際社會一道深化國際綠色合作,推動各國能源可持續(xù)發(fā)展,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和能源綠色低碳轉型作出更大的中國貢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