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公司給新媒體運營制定的KPI指標都是不合理的,這種不合理,不單單體現(xiàn)在任務達成的難易程度上,很多時候還會導致新媒體運營的工作和公司業(yè)務完全脫離,讓新媒體運營淪為一個局外人。
如何制定一個合理的KPI?今天我就結合7年多的從業(yè)經驗和4年多的管理經驗,分享一下我對這個問題的理解。
我首先要說一句可能有些人不認同的觀點,那就是:制定KPI并不是為了為難業(yè)務人員,而是為了幫助業(yè)務人員更好的去服務于業(yè)務本身。
所以,無論是什么崗位,給他制定的KPI,一定要和業(yè)務之間能夠產生聯(lián)系。
很多企業(yè)給新媒體運營制定的KPI,核心的指標要么是粉絲量、要么是瀏覽量,這些指標確實很重要,但是和公司業(yè)務并沒有直接關系,很多情況下甚至可以說沒有任何關系。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要從公司整體的業(yè)務出發(fā)。將新媒體運營和其他業(yè)務崗位放在一起,作為一個整體去考慮,如何去達成這個業(yè)務目標。
這樣說起來可能會有點難以理解,我給大家舉兩個更具象化的例子。
第一種是,TOC的快消品行業(yè)
這種情況下,業(yè)務的目標客群很廣,新媒體運營是可以直接帶來轉化的。這個時候制定KPI就應該以業(yè)務轉化指標為主。
比如說,公司第二季度的KPI使整體的營收提升10%,換算到總體的訂單量可能需要10萬個訂單。按照以往的數(shù)據,成交的訂單中約有40%來自新媒體渠道,其中自營店鋪占比達到了70%,分銷店鋪銷量占比為30%。自營店鋪的訪客轉化率為千分之三,那么對應的自營店鋪的訪客數(shù)需要在第二季度達到933萬。分銷渠道中,單個有效渠道的季度的銷量約為1000,那么對應的就需要12個左右的有效渠道。然后在這兩個指標的基礎上,再去制定具體的KPI,就是合理的。這種情況,相對比較簡單,只要弄清楚轉化率就可以了。
第二種,做TOB業(yè)務的企業(yè)
假設主營業(yè)務是某個垂直領域的Sass軟件,這種情況下,業(yè)務的目標客群很垂直,新媒體運營直接帶來轉化的可能性很小。這個時候應該如何制定KPI?
我個人的觀點是,可以從團隊內部配合度和外部的滿意度來做考評。因為TOB業(yè)務的新媒體運營,在整個業(yè)務中更像是輔助。
做得好的情況下,新媒體運營能對轉化率有明顯提升,能讓銷售、市場部門的轉化周期更短。
另外一方面,也能夠讓已經付費的客戶更快地熟悉產品,能夠減少售后部門的工作量。
當然,如果在這個過程中,有明顯的轉化,那自然屬于加分項,但是我認為對于低頻和小眾的企業(yè)而言,新媒體運營的價值不應該體現(xiàn)在轉化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