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孤
公眾號:林孤小姐
【“我們聽到呻吟,嘆息,哭泣,哀求,無須吃驚。見了酷烈的沉默,就應該留心了;見有什么像毒蛇似的在尸林中蜿蜒,怨鬼似的在黑暗中奔馳,就更應該留心了:這在豫告“真的憤怒”將要到來。那時候,仰慕往古的就要回往古去了,想出世的要出世去了,想上天的要上天了,靈魂要離開肉體的就要離開了!……”
魯迅· 一九二五年五月八日· 北京《莽原》周刊第三期】
1
但厭惡現(xiàn)世的人們還住著。這都是現(xiàn)世的仇仇,他們一日存在,現(xiàn)世即一日不能得救。
先前,也曾有些愿意活在現(xiàn)世而不得的人們,沉默過了,呻吟過了,嘆息過了,哭泣過了,哀求過了,但仍然愿意活在現(xiàn)世而不得,因為他們忘卻了憤怒。
勇者憤怒,抽刃向更強者;怯者憤怒,卻抽刃向更弱者。
連續(xù)幾日的弒殺新聞,看得人頭皮發(fā)麻。
5月20日,江西省貴溪市文坊鎮(zhèn)。
45歲女子持水果刀在小學傷人,事件造成2個孩子死亡,10個孩子受傷;
5月20日,湖南省郴州市蘇仙區(qū)某公園。
35歲男子持刀行兇,事件造成3人死亡2人受傷,事發(fā)時公園里眾多年輕小情侶在約會,現(xiàn)場一片混亂;
5月21日,四川省廣安市武勝縣。
一男子駕車與5名行人發(fā)生碰撞,事故造成5人死亡,初步排除毒駕、酒駕嫌疑;
5月21日,四川省自貢市。
52歲的男子,智力殘疾且患有癲癇病史,在公交車上抽搐暈倒,被車上乘客救醒以后,該男子手持美工刀傷人,事件造成2人受傷。
我是越來越認同歌手樸樹的觀點了:
這個世界,人人有病。
2
求愛不得,為情所困,有人跳江自殺了;
創(chuàng)業(yè)失敗,負債累累,有人跳樓自殺了;
原生家庭的囚徒困境,缺錢缺愛的殘破命運,無法承受的生命之重,種種痛苦疊加之下,捫心自問一句,多少成年人,在夜半無人私語時,沒想過一了百了?
太累了,想死,這是許多失意中年人的內心深處不可告人卻又人人相同的“底色”。
可是,盡管我們落魄失意,盡管我們想過一死百了,但也從未想過臨死之前拉幾個墊背的,“死也要帶走幾個無辜路人”。
這種性格的人,不管是精神病,還是反社會人格的極端暴力,都是社會敗類渣滓。
你可以死,你可以自我了斷,長江沒加蓋子,國家也沒有禁止使用刀具,你真不想活,沒人攔得住。
但是,這個世界上,沒有誰有資格,去隨意剝奪他人的生命。
你不想活,別人還想活。
這種無差別報復殺人,開車撞向陌生人群,持刀沖進校園捅殺幼兒的,說白了,都是些膽小怯弱的極端暴戾泯滅人性的自私鬼。
但凡是有點勇氣和骨氣的,最多也只是跳樓跳江自殺去了,而不是揮刀向弱者。
網(wǎng)友們的集思廣益里,加強校園安保力量,組織抽調警察執(zhí)勤,校園聘用退伍軍人。
出發(fā)點都是好的,但是實際療效甚微。
他突然發(fā)瘋,開車撞向人群,他突然竄出來,拿刀沖向幼兒,別說警察了,就是年輕時打不死的成龍,也不可能瞬間反應及時自衛(wèi)。
這種卑劣人性,全世界都有。
北歐五國的社會福利夠好了吧,一樣出現(xiàn)無差別報復殺人事件;
老美不差錢,非洲很貧窮,財富資源兩個世界參差有別的地方,無一例外都會發(fā)生同樣的“報復型人格”。
這種人禍,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也無法徹底杜絕的真正的“意外災難”。
3
經(jīng)濟下滑,負債率走高,單身的很多,結婚的越來越少,生育率持續(xù)低迷,失業(yè)率、降薪潮全都擠到一起了。
后疫情時代,大家的日子都不好過。
短視頻的猛烈沖擊,世界之門的打通渠道,互聯(lián)網(wǎng)里的繽紛世界,無差別的信息推送到了每一個人的手機上。
曬權裝逼的、有錢炫富的、惡意討薪的、謀生不易的,三教九流貧富差距,所有人都擠進了同一個“視覺窗口”里。
圍城里的人,夜夜笙歌,好不快活;圍城外的人,當牛做馬,疲憊不堪。
巨大的心理落差,使得部分性格偏執(zhí)性情極端的人,產(chǎn)生了異化反應。
雙標的處理手段,看人下菜碟的同案不同判決,無名之輩的艱難維權,社會公平正義的難以維護,使得人群之中的戾氣,不斷積累疊加。
林沖一開始,是不愿意上梁山的;武松起初,也沒想過要殺了西門慶和潘金蓮的。
正常理智一點的,巨大冤屈和痛苦之后,就變成了林沖和武松。
再偏執(zhí)極端一點的,就變成了林平之,岳不群要殺,岳靈珊也要殺,無辜路人,一樣凈殺。
外部的圍觀者,只能盡量,不要逼迫出一個“惡魔瘋子”出來。
解決傷害最好的方式是善后跟預防。
4
身體上的病,吃藥打針或許能夠治好,心理上的病,多半就屬于疑難雜癥了。
看開了,隱忍痛苦活下去,難看開,縱身一躍跳下去一了百了,逼瘋了、心境壞了,拿刀就砍向無辜人群了。
社會風氣要正本朔源,媒體導向要注重品質價值,執(zhí)法人員要公平正義,物質文明的基礎保障,要讓最底層的人有托底的“信心基礎”。
說出惡意討薪的那一批人,直接拉到菜市街砍了,都不為過。
精神文明的價值觀導向,絕對不是靠創(chuàng)文創(chuàng)衛(wèi)的面子工程,和“人均存款11萬”、“人民幸福指數(shù)高達95%”的官樣文章就能實現(xiàn)“誠信、友善”的。
恰恰相反,正是這些變了味的畸形正能量和口嗨無腦的官樣文章虛假大喇叭,使得公平正義被破壞,群體的信任度和安全感,被一度踐踏。
我們要對抗這些人間的瘋子,就要正視現(xiàn)實的苦難,而不是春秋筆法的修辭手段,去掩蓋那些可能誘發(fā)弒殺暴戾的“潛在犯罪”。
除去這些該死的無差別殺人罪犯,莆田歐金中之死,貨車司機金德強服藥自殺,他們其實都“退了一步”,因為他們自殺了。
真要是再逼出一個瘋子,那就不只是他們瘋了,這個世界,其實也瘋了。
“你知道什么樣的病人最難痊愈嗎?”
“沒有病識感的病人。
他們明明生病了,卻不覺得自己有病。他們明明可能錯了,卻堅信自己對。
同理。
你知道什么樣的社會最難痊愈嗎?
沒有病識感的社會?!?/p>
心理學、性、死亡、愛的教育,我們的整個教育體系里,家庭、學校、社會,前面這4門課程,全面缺失。
被全社會熱烈追捧取而代之的,是成功學、是流量至上、是娛樂至死、是掙大錢當大官、是看背景走關系搞人情世故。
假的東西太多了,真善美也就跟著變假了。
我們身在其中,無處可逃,到最后,清醒活著的愈發(fā)痛苦,裝傻充愣的開始麻木不仁,功成名就的自然也就懂得了明哲保身。
“死的不過是只一個護衛(wèi)而已,你有什么好計較的?!?/p>
如果我們永遠把“惡”視為與自己無關,不去理解這些“惡”不去關注這些“惡”的本質,那么悲劇永遠也不會停止,甚至可能有一天會降臨在自己身上。
不要問喪鐘為誰而鳴?
我們都在同一條船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