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后,國共兩黨開始合作抗日,經(jīng)過艱苦談判,陜北一帶的紅軍主力改編為八路軍。紅二方面軍和陜北紅軍一部合編為八路軍120師,原方面軍總指揮賀龍出任師長,原方面軍副總指揮蕭克出任副師長。當時120師下轄358旅和359旅,旅長分別為張宗遜和陳伯鈞,全師總兵力14000余人。
部隊改編完成后,賀龍就率部上了前線。但他只帶走了358旅全部和359旅一部,359旅剩余的部隊則由旅長陳伯鈞率領留在了陜甘寧邊區(qū),保衛(wèi)邊區(qū)的安全。部隊開到前線后,又分成了兩路,賀龍率領358旅來到晉西北和日寇作戰(zhàn),359旅副旅長王震則帶著717團來到了五臺一帶開辟抗日根據(jù)地。
晉西北土地貧瘠,物產(chǎn)有限,老百姓的生活比較困難,八路軍的后勤補給和兵員擴充都很艱難,這也是120師沒有另外兩個主力師發(fā)展迅猛的一個重要原因。1938年冬季,賀龍和政委關向應率領120師主力6400多人離開晉西北,前往冀中發(fā)展。冀中物產(chǎn)豐富,人口也比較多,而且這里還有呂正操率領的八路軍第3縱隊在活動,有很好的群眾基礎。
賀龍率部來到冀中后不久,就成立了120師獨立第一旅,看到旅長的名字后,不少人心中多少是有點不服氣的。那么賀龍當時任命的旅長是誰呢?他就是高士一??赡懿簧倥笥讯紱]有聽說過這個名字,但在冀中一帶,高士一的名聲卻很響亮。他的父親高隆基是當?shù)赜忻氖考?,家中有良?0頃,有不少長工和雇農(nóng)幫助高家種地。
除此之外,高家還辦有磚瓦場、木炭場和煤場等廠礦,并有幾十條船往返于保定和天津之間跑運輸。高隆基育有四個兒子,高士奇排行第四,人稱高四爺。由于家境優(yōu)渥,他從小就接受了比較好的教育。而且和那些為非作歹的地主惡霸不同,高士一心地善良,樂善好施,經(jīng)常幫助那些生活困難的鄉(xiāng)親們,因此在當?shù)赜泻芎玫拿暋?/p>
后來高士一進入國民政府任職,擔任了河北省的河務委員。任職期間,為了防范水患,他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受到了老百姓的一致好評。當時國民黨不少官員貪污腐敗,一些人還把手伸到了高士一管理的河務上,打算從他這里撈一點油水,結(jié)果被高士一嚴詞拒絕。
之后他開始受到排擠,一氣之下,高士一辭職回到高家場閑居。抗日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后,河北很快淪陷。日寇在淪陷區(qū)內(nèi)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為了反抗日寇的暴行,高士一散盡家財,拉起了一支隊伍。不久后這支隊伍編入了呂正操率領的河北人民自衛(wèi)軍,高士一被委任為第五路軍司令。
1938年夏季,呂正操所部被改編為八路軍第3縱隊,呂正操任縱隊司令并兼冀中軍區(qū)司令。高士一帶領的第五路軍被改編為第3縱隊獨立第一支隊,他出任支隊司令。賀龍率120師主力來到冀中后,受到了呂正操的熱烈歡迎,并把手下主要將領一一向賀龍做了介紹。
當介紹到高士一的時候,賀龍握著他的手說:“你在民族危亡之際投身革命,在共產(chǎn)黨的領導下組成第五路軍,是有功之臣。我賀龍一生很少服人,但對你我是很佩服的!”賀龍的大名在當時可謂人人皆知,他對高士一的評價如此之高,令高士一萬萬沒有想到,同時心中也十分激動。
不久后高士一所部和120師715團合編為獨立第一旅。那么該由誰來出任旅長呢?在一般人看來,時任715團團長的王尚榮是最合適的人選,他是經(jīng)過長征考驗的老革命,指揮打仗很有一套。當時冀中由于戰(zhàn)略地位十分重要,因此經(jīng)常受到日寇的進攻。在這種情況下,獨立第一旅是要經(jīng)常和日寇作戰(zhàn)的。
論指揮才能,高士一顯然無法和王尚榮相比,而且他是大地主出身,缺乏紅軍時期的經(jīng)歷。這幾點原因相加,導致不少人對他出任獨立第一旅的旅長心中不服。賀龍得知后,親自出面做工作,向大家介紹了高士一在冀中抗戰(zhàn)中所做的重要貢獻。而且高士一在冀中士紳們當中有很高的威望,由他出任獨立第一旅的旅長更有利于聯(lián)合當?shù)氐氖考潅円黄鹂谷铡?/p>
經(jīng)過賀龍的解釋后,眾人才明白了他的良苦用心,而且對高士一散盡家財拉隊伍抗日也很佩服。之后高士一坐穩(wěn)了獨立第一旅旅長的位置,并率部跟隨賀龍在冀中和晉西北等地多次與日偽軍激戰(zhàn),表現(xiàn)十分不俗。1942年,王震率領359旅奔赴南泥灣墾荒,陜甘寧邊區(qū)的防御力量受到了不小的影響。
為了彌補359旅留下的空缺,就需要另調(diào)一支部隊來保衛(wèi)邊區(qū)。毛主席經(jīng)過考慮后,把這個任務交給了高士一的獨立第一旅。這是對高士一和獨立第一旅的高度肯定和充分信任。能擔負如此艱巨和光榮的任務,高士一心中十分激動。保衛(wèi)邊區(qū)期間,毛主席多次接見高士一,給了他許多勉勵。
359旅在南泥灣墾荒取得了極大的成果,不僅解決了邊區(qū)的吃飯問題,而且糧食還有剩余。此時邊區(qū)還需要其他物資,由于日寇和胡宗南的雙重封鎖,商人很難進到邊區(qū)。此時高士一利用自己過去的關系,在邊區(qū)和胡宗南部的交界處搞起了物資互換貿(mào)易,為陜甘寧邊區(qū)搞來了不少急需的物資。高士一還因此受到了毛主席的表揚??箲?zhàn)勝利后,高士一又參加了解放戰(zhàn)爭。1955年大授銜的時候,由于他已經(jīng)不在軍中任職,因此沒有獲得軍銜。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