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男人名叫郭桃仁,是一個普通的江西伐木工,在參加廠里的報告會議上被自己的上級舉報,很快幾個警察就來到他的家里了解情況。
原來一切都源于他筆記本上蓋著的一個紅印章,其原型是我黨珍貴的歷史文物,卻保留在了一個伐木工家里,得知印章的出處后,公安機關(guān)立刻調(diào)去了三輛大卡車全范圍搜山。
這個印章是什么文物?它有何意義,又是如何被發(fā)現(xiàn)的?
一、山中撿印章
郭桃仁是山西人,老家在萬載縣的一個小村莊里,下面還有個親弟弟,名為郭興仁,兩人都是老實巴交的農(nóng)村漢子。
郭桃仁很早就輟學打工了,他從1950年開始就一直在當?shù)氐囊患曳ツ緢錾习?,而弟弟則經(jīng)常換工作,一直沒能求個穩(wěn)定,慢慢的,十多年過去了,哥哥已經(jīng)是工廠的小隊長了,弟弟還在找工作。
郭桃仁給弟弟開了個后門,讓他也進了伐木場當個普通工人,弟弟雖然不安穩(wěn),但是工作態(tài)度還是端正的,不怕吃苦不怕累,這點還是讓老板很滿意的,所以對這事也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了。
1963年,郭桃仁接了廠里的任務(wù),要帶隊去林子里伐些木材,他挑了十幾號人,順便把弟弟也帶上了,這份工作還是不錯的,老板人好心善,工作穩(wěn)定不拖欠,兩人都很珍惜。
當時正值冬天,或許是工作的時候吸了幾口涼氣,弟弟郭興仁一臉難色的走過來表示要上廁所,荒郊野嶺大家也比較隨意,郭桃仁隨手揮了揮,弟弟就找了棵大樹下面解決了,臨走還不忘挖個坑埋了。
可他挖了兩下竟然挖出一個黑皮箱子,外皮已經(jīng)爛了,可以想象到埋的時間不短了,郭興仁打開箱子,里面是一堆泛黃的紙以及幾個銀制的印章,因為時間太久,上面已經(jīng)發(fā)黑了。
他不認識字,隨手擦了擦裝進了兜里,破爛箱子也不要了,工作結(jié)束后,他跟哥哥回家,郭桃仁看著弟弟拿出了一塊類似“銀元”的東西,上面還有很多字,看了半天也沒看出個所以然來。
弟弟沒上過學,哥哥也是個半吊子,更別說印章上還都是繁體字,根本看不懂,不過哥哥到底還是個小隊長,研究了半天說道:“這玩意應該是印章,我在老板屋里見過,好像需要蘸上印泥用?!?/strong>
第二天上班的時候,他從老板那里取來一點印泥,蘸了蘸,直接蓋在了自己評為優(yōu)秀員工時,廠里給自己發(fā)下的筆記本皮上。
這個筆記本是廠里的獎品,可他不識字,也沒用過,平時就拿來裝裝文化人,彰顯一些書生氣,里面大部分都是白頁,可讓他沒想到的是,這一蓋,卻讓印章暴露出人們的視野里。
二、上報公安局
不久后,廠里召開員工報告大會,他作為小隊長也得作為干部出席會議,他一如既往的拿上這個“空白筆記本”,雖然不識字,但可以用自己的方式來記筆記。
然而筆記本一拿出來,外皮上鮮紅的印章異常矚目,周圍坐著的同事紛紛瞟過來辨識,就連工廠指導員也來了興趣,把筆記本拿過去看了兩眼。
這位技術(shù)指導可不一般,他是共產(chǎn)黨員,曾經(jīng)也入過伍,新中國成立后,他轉(zhuǎn)頭進了學校繼續(xù)深造,出來后就回到老家在工廠里擔任技術(shù)指導。
仔細辨認著印章上的字,他立刻皺了眉,當即坐到郭桃仁的身邊問道:“這是哪來的?你自己刻的?”
郭桃仁嘿嘿一笑:“哪能啊,我一共也不認識幾個字,哪還有刻這玩意的技術(shù),這是我弟弟在山里撿的!看著好看,就留在手里了。”
指導員又細細的問了問:“在哪個山里?發(fā)現(xiàn)這個印章的時候,還有別的什么東西嗎?”郭桃仁自己也不知道,支支吾吾說不清楚。
隨后指導員連會也不開了,隨口請了個假帶著印章就離開了,會議還沒結(jié)束,又領(lǐng)著幾個警察走了進來,用手指了指郭桃仁:“就是這位同志!”
這番操作險些嚇壞郭桃仁,差點就雙手抱頭了,得知緣由后趕緊帶著警察去找弟弟了解情況,原來,這枚印章,竟然是共產(chǎn)黨重要歷史文物,是過去蘇維埃政府的印章,是時代的證明。
印章有上下兩部分,上面寫著“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下面寫的是“湘鄂贛省蘇維埃執(zhí)行委員會”,中間則是共產(chǎn)主義工農(nóng)聯(lián)合的象征圖案。
那么這么重要的歷史文物為何會丟在山里呢?我黨在調(diào)查了相關(guān)資料后,給出了一個解釋。
三、歷史的真相
這個印章的故事還要從1931年說起,那時候,日本對中國發(fā)起侵略戰(zhàn)爭,東北地區(qū)成為第一個淪陷地,這也成功激起了全國人民的抗日思潮。
在這場抗日斗爭中,無數(shù)人參與其中,有學生、農(nóng)民、工人等等,以魯迅、葉圣陶等文聯(lián)代表發(fā)起《宣告世界書》,上面怒斥日本帝國主義的惡行和罪孽,呼吁世界無產(chǎn)階級聯(lián)合抗日。
同年,毛主席在瑞金召開“一蘇大”,會上,大家選舉了有毛主席、朱老總等人為代表的中蘇共和國中央委員會,共有63人,這場大會,正式宣告了中華蘇維埃臨時政府的誕生。
古代皇帝有印章,達官貴人有印章,我們的蘇維埃政府自然也要有,于是,這個代表了當時的中華蘇維埃臨時政府的印章應運而生,它由純銀制成,低調(diào)卻盡顯恢弘。
這小小的印章,是一個政府的代表,承載著無數(shù)共產(chǎn)黨人的希望,即使國民黨對我黨進行多次圍剿清掃,我們也沒有丟掉它。
然而,在第五次圍剿中,還是發(fā)生了意外,我黨內(nèi)部左傾錯誤導致反“圍剿”計劃失敗,紅軍被迫轉(zhuǎn)移,而黨中央很多重要文獻以及代表物品都要分批轉(zhuǎn)移。
當時,負責帶走這枚印章以及部分機密文件的有五個人,他們是:張春吉、王群、邱思炎、易榮以及劉伯芳,他們都是我黨過早犧牲的優(yōu)秀革命家。
在轉(zhuǎn)移的過程中,他們沒能逃脫敵人的圍追堵截,被國民黨一路追到萬載縣元山林場,他們和大部隊已然失聯(lián),林場周圍全都是敵人,他們已經(jīng)無路可逃。
我黨推測,或許五位英雄不愿這些機要文獻落入敵手,將箱子埋進了一棵大樹下,隨便還用一些枯樹枝蓋住,防止被發(fā)現(xiàn),最終,他們也沒能存活下來,直到三十年后,這枚珍貴的印章才被郭桃仁兄弟發(fā)現(xiàn)。
結(jié)語
之后,郭桃仁兩兄弟很痛快的將印章交還我黨,政府也給他們批了一筆獎金,以示獎勵,之后,公安機關(guān)找來三輛卡車封鎖林場,挖掘當初那些烈士尸骨以及丟失的文獻文物。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