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熱點不多,從前面把紫色內(nèi)褲賣光,寓意“紫腚能行”,到傳統(tǒng)的爸爸穿旗袍站在門口“旗開得勝”,都是傳統(tǒng)節(jié)目,沒什么新意。
也有跑錯考場的,丟了準考證的,這些也并不見得稀奇。
唯一跟往年不一樣的,好像是這幫孩子們更野了。
往年不是沒有沖出考場的孩子,但是像今年一樣,場場啥都不圖,就圖第一個沖出來的,似乎并不多見。
連續(xù)四場拼命跑出來之后,第五場竟然有同學不讓其獨美,跑得更快,讓人大開眼界。
隨著短視頻的沖擊,算法的成熟,人們的注意力變得越來越分散,高考是難得一件全國關(guān)注的大事情。
年輕人參加高考自然關(guān)注,年輕人的父母孩子們高考也關(guān)注,中間剛畢業(yè),孩子還沒大的中年人懷念高考,高考吸引了絕大部分人的注意力。
眾所周知,有流量的地方,就有網(wǎng)紅。
稍微對目前畢業(yè)生情況有所了解的人都應該知道,不上大學肯定沒什么前途,上了大學呢?只能說比不上好一點,但是到底好多少,就是一件智者見智的事情了。
人們經(jīng)常說,擴招后的大學生,水分含量太大。但是你看,燃氣公司招的41歲北大畢業(yè)的本科生,也只是用來當抄表工。
人們認識到學習不解決問題,或者說,學習不好考個不是重點大學,又不是熱門專業(yè)的大學生,也是一個問題的時候,恐怕趁著有熱度,想辦法當網(wǎng)紅,就會變成一件很有誘惑力的事情。
這個四次第一個跑出校門的孩子,絕對不會是什么重點大學的好苗子。能上個本科,就是一件謝天謝地的事情了。
但是他能夠通過自己的天賦,找到對著鏡頭贏得流量,這一點上,很有可能就會超過絕大部分學生。
讓我們試想一下,這位小朋友如果能夠在第一個沖出考場之后,面對鏡頭告訴大家:我知道我上不了什么好學校,但是每個人能力不同,我們家做的什么熱干面非常好,在周圍很有名,大家可以關(guān)注一下。
父母把給孩子攢的學費和買房的錢都投到流量當中,未必不能造出一個新網(wǎng)紅,樂觀開朗,一言不合就奔跑,甚至為了維持流量,每年都可以報考一次,反正就圖個跑出來第一名。
我只是一個業(yè)余選手,我相信,那些MCN機構(gòu)更能夠想明白這個問題,畢竟年輕孩子,從考場出來說一些廣告,也無傷大雅,準備一些臺詞,一鳴驚人說自己要上清華北大最后300分也好,說自己家里窮困需要幫老鄉(xiāng)賣水果也罷,絕對比其他情況下容易起號的多。
在考重點大學沒什么希望,考上畢業(yè)可能還是要從頭開始的情況下,有頭腦的父母,與想賺錢的機構(gòu),還真有可能一拍即合。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