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想到多哈世乒賽上那個揮拍帶風的梁靖崑,轉頭就成了領克Z10的賽道體驗官?平時看他在乒乓球桌前計算旋轉角度,這次卻在賽道上計算彎道弧度,這反差感直接拉滿。圍觀網友都在說:“體育冠軍選車果然不一樣,連試駕都要往賽道上沖!”當乒乓球的“快準狠”撞上賽車的“穩(wěn)準狠”,梁靖崑和這臺純電座駕的聯(lián)動,與其說是一次試駕,不如說是兩種“冠軍思維”的跨界對話。
賽道首秀:冠軍級操控的精準落地
株洲國際賽車場的瀝青路面還帶著晨露,梁靖崑已坐在領克Z10的駕駛座上。在TCR冠軍朱戴維的指導下,他的賽道首秀從起步就顯露專業(yè)特質——輕踩電門的瞬間,800V雙碳化硅高壓動力平臺爆發(fā)580kW峰值功率,810N?m扭矩推動車身如離弦之箭,3.5秒破百的推背感讓這位國乒選手眼神驟然銳利。
進入連續(xù)彎道時,Z10的底盤調校展現(xiàn)硬核實力:前雙叉臂+后集成多連桿懸架采用鋁合金材質,簧下質量輕至極限,配合雙腔空氣懸架與CCD電控減振系統(tǒng),過彎時車身側傾控制在3°以內。梁靖崑憑借乒乓球運動員特有的空間感知力,精準把握打方向的時機與角度,車尾動態(tài)響應延遲小于0.1秒,全程無推頭現(xiàn)象。
技術解構:純電性能的冠軍級配置
支撐Z10賽道表現(xiàn)的是SEA浩瀚架構的技術積淀。2000位工程師5年研發(fā)、200億投入的成果,在三電系統(tǒng)與車身結構中具象化:雙碳化硅電機峰值效率97.7%,能量轉化效率比傳統(tǒng)硅基電機高8%;金磚系列電池15分鐘補能573km,CLTC續(xù)航806km,解決賽道體驗的續(xù)航焦慮。
安全性能同樣對標冠軍標準:整車84.65%使用高強度鋼材與鋁合金,A柱上邊梁采用2000Mpa熱成型鋼,扭轉剛度達45500N?m/deg,相當于傳統(tǒng)轎車的2.3倍。dTCS牽引力控制系統(tǒng)在過彎時實時調整四輪扭矩,防止打滑的響應時間僅10ms,比人類眨眼速度快30倍。這些數(shù)據讓Z10在激烈駕駛中既保持車頭指向精準,又通過超高強度車身保障座艙安全。
精神同頻:跨界背后的極致追求
乒乓球運動要求0.1秒內判斷來球旋轉與落點,賽車操控需要同步處理油門、剎車、轉向的力度分配,兩者對“精準控制”的要求高度重合。梁靖崑在乒超聯(lián)賽中以“臺內小球控制”著稱,這種肌肉記憶遷移到賽道,讓他首次駕駛就完成90km/h過彎的操作。而領克Z10的研發(fā)邏輯——如懸架系統(tǒng)0.01mm級的調校精度、電機扭矩0.1N?m的控制精度——與運動員對技術動作的打磨邏輯完全一致。
當梁靖崑駕駛Z10沖過終點線時,體育精神與工業(yè)技術完成了一次無聲對話。從乒乓球拍的碳纖維紋理到方向盤的真皮縫線,從乒乓球臺的反彈系數(shù)到輪胎的接地壓強,兩者都在各自領域詮釋著“冠軍”的定義:不是天賦的偶然綻放,而是對每個細節(jié)的極致苛求。這場跨界聯(lián)動最終證明:真正的冠軍思維,從不限于單一賽場,它是一種突破邊界的勇氣,更是對“更好”的永恒追逐。
從乒乓球臺到賽車賽道,梁靖崑沒變的是對每個細節(jié)的較真,而領克Z10沒變的是對性能的極致打磨。這次體驗讓大家看到:無論是球拍還是方向盤,背后都是對技術的敬畏。當梁靖崑笑著說“賽道很過癮”時,其實也在告訴所有人:熱愛從來不分領域,只要拿出拼勁,在哪都能跑出精彩。這場聯(lián)動留下的,是關于“突破”的故事——就像他在乒壇不斷超越對手,這臺車也在純電領域刷新著人們的期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