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說美國。
前幾天,馬斯克發(fā)了多條貼文批評“美麗大法案”:“顯然,這項將債務上限提高了創(chuàng)紀錄的5萬億美元的瘋狂支出法案,說明了我們生活在一個一黨制國家——肥豬黨!!”
馬斯克還威脅讓支持該法案的議員落選,并稱美國是一黨制國家,將建立新政黨。
問題在于,馬斯克還能堅持多久?他能夠創(chuàng)建他理想中的“美國黨”嗎?
馬斯克高調宣布籌建“美國黨”,試圖撕裂美國兩黨制的百年格局。這場政治豪賭源于利益與理念的雙重崩塌,卻注定在制度的銅墻鐵壁前撞得粉碎。
馬斯克的政治野心始于與特朗普的權力結盟。2024年大選中,他豪擲3億美元助特朗普重返白宮,獲封“政府效率部”負責人,一度被稱作“影子總統(tǒng)”。
但裂痕在“大而美法案”通過后徹底爆發(fā)。該法案取消電動汽車稅收抵免,直接威脅特斯拉每年數(shù)十億美元利潤,更導致其市值單日蒸發(fā)1500億美元。
同時,特朗普威脅終止SpaceX價值90億美元的NASA合同,掐住馬斯克的商業(yè)命脈。兩人公開翻臉,馬斯克嗆聲“沒我你當不上總統(tǒng)”,特朗普則回擊“沒補貼你早該滾回南非”。
這場背叛揭穿了美國政治的潛規(guī)則:所謂兩黨制,本質是資本分贓的“一黨制”。當特朗普為鞏固傳統(tǒng)能源集團基本盤犧牲新能源時,馬斯克才驚覺自己不過是權力棋局的臨時籌碼。
2025年6月,馬斯克在社交平臺發(fā)起組黨投票,560萬參與者中80.4%支持組建“美國黨”,他宣稱要代表“沉默的80%中間派”。
民意看似洶涌,卻難敵冰冷的制度現(xiàn)實。
僅在加州就需要800萬選民聯(lián)署才能獲得參選資格,全國競選則需要收集2000萬有效簽名,這幾乎是天文數(shù)字。
在美國“贏者通吃”的選舉制度下,第三黨往往分流票倉反助對手獲勝,歷史上最著名的例子便是1912年西奧多·羅斯福的進步黨分裂了共和黨,最終幫助民主黨贏得大選。
更嚴峻的是來自兩黨的聯(lián)手封殺,民主黨借特斯拉自動駕駛安全問題追責,共和黨則威脅取消政府合同。
馬斯克的民意基礎也在瓦解,最新民調顯示其支持率已跌至33%,53%美國人反對他擔任公職,90%民主黨人更是極度反感。他擅長的商業(yè)流量游戲,在政治領域寸步難行。
美國歷史上從不缺少第三黨的浪漫幻想,但它們最終都淪為體制的祭品。
1912年西奧多·羅斯福的進步黨曾贏得88張選舉人票,卻如曇花一現(xiàn),四年后煙消云散。1996年羅斯·佩羅的改革黨豪取8.4%的普選票,卻因內斗迅速淪為邊緣笑談。
而像綠黨與自由黨這樣的第三勢力,常年困在2%得票率,其核心議題一旦被主流政黨吸收,便被棄若敝履。所有第三黨的宿命,終是“被招安”或“被遺忘”。
當馬斯克揚言“讓支持法案的議員輸?shù)舫踹x”時,他不過是在重復羅斯福的老路——試圖用政治杠桿換取談判籌碼,而非真正顛覆游戲規(guī)則。
馬斯克的悲劇在于,他試圖用商業(yè)邏輯破解政治方程。
其科技光環(huán)正在褪色,星鏈被批評為“低軌低效”,星艦連續(xù)12次爆炸,NASA訂單才是SpaceX真正的生命線。他的政治信用已然破產,從吹捧特朗普為“強人領袖”到辱罵共和黨是“豬黨”,投機面目暴露無遺。
更現(xiàn)實的生存危機已經逼近,特朗普已下令政府效率部全面審計馬斯克累計獲得的超百億美元政府補貼,其商業(yè)帝國根基搖搖欲墜。他看透了兩黨“麥當勞與肯德基式”的假競爭真壟斷,卻妄想用“美國黨”品牌再造一個政治特斯拉。殊不知華盛頓的權力沼澤從不缺新玩家,只缺永遠的莊家。
馬斯克的“美國黨”注定是一場悲壯的行為藝術。當民主、共和兩黨為共同維護華爾街利益而同步揮刀時,這位世界首富終將明白:
在美利堅的政治賭場里,莊家或許會輪換牌桌,但荷官永不更替。
馬斯克的反擊方式無非就是利用僅有的影響力,發(fā)動美國科技界和被他忽悠的中間派美國選民,在2026年罷投共和黨助民主黨奪回參議院。僅此而已。
問題在于,他雖然是目前的首富,但如果與美國政治勢力決裂,就等于是與背后的大資本決裂,很快就會神壇,誰都幫不上忙。馬斯克在那片土壤上,根本就是死局。
祝他好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