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林宛央● 來源公號 ╳宛央女子
● 圖片 ╳來源網(wǎng)絡
我是宛央。
看了房主任的脫口秀以及人物采訪,一整個爆哭。尤其是她說,農(nóng)村女性不能繼承任何房子和錢,但是家庭又困住她們不能去賺錢。我內(nèi)心真的是一下又一下地疼,想起我媽,想起我奶奶,想起我外婆,想起我的二姨三姨等等,作為在農(nóng)村一直長大到20歲的女孩,我太懂這句話有多真實了。
房主任的人物采訪里有幾個細節(jié),讓人不忍細看。一個是她講自己曾被拉去醫(yī)院試圖流產(chǎn)三次,因為前夫家里既不想被罰款又想讓她生男孩,所以猶猶豫豫,最后孩子生了下來,因為是女孩,要被人送走,她真的拼命了,前夫一家才認慫。
另一個細節(jié)是,她說婚姻很奇怪,過著過著,對方以前那么多你不能原諒的東西也就忘了、不計較了。她講了自己對前夫心軟的瞬間,說是看到他大過年的一個人在那里吃餅很可憐,想著繼續(xù)好好過吧,于是給對方煎餅熬粥,結(jié)果出個門回頭一看,對方不管不顧不等別人,在廚房里拎著勺子就著鍋直接開始喝粥。
她決定再也不忍了。
我在這幾處細節(jié)里都想到我媽。
她也是一個被催著得生下男孩的女性,我也曾經(jīng)是那個要被爺爺送人的女孩。我爺爺試圖送走我兩次,一次是因為我爸拼命了,一次是因為我媽拼命了。
我老公說他以前每次聽到我媽講這里,都特別心疼我,說你爺爺怎么能那么對你。但我每次聽這段,都更心疼我媽媽,因為當時的我才幾個月大,根本沒有記憶,所以爺爺?shù)男袨槲易约焊惺懿坏教蟮膫?,但后來我一直問自己,我媽當年到底是如何拼命的呢?/p>
那個過程,恐怕相當慘烈。
至于拎勺吃粥這種極其自私的行為,類似的,我爺爺當然有。以前看脫口秀聽別人講小時候男孩可以喝牛奶女孩不能喝牛奶的段子,我就不太笑得出來。因為我小時候就是不能喝牛奶的,不僅如此我還要去給我爺爺買牛奶,牛奶少了我還要挨打。
不過還是感謝他,因為后來我發(fā)現(xiàn)我天生乳糖不耐,腸胃對牛奶過敏,所以幸好他不讓我喝牛奶。
我爺爺最典型的一個行為是,他有一個竹籃子,里面放著當時不太容易買到的餅干和罐頭。他把那個籃子吊得特別高,家里女性都夠不到那種位置,然后那個籃子里的東西只能他和我弟吃。我奶、我媽、我姐和我是碰都不能碰的。
我也會在房主任的脫口秀里想到我婆婆。
我婆婆有次講起她婚姻里的艱難時刻。說我老公小時候,大概兩三歲的樣子,和我公公婆婆一起去外婆家,路上看到別人喝健力寶,他也想喝,那是個大夏天,我婆婆覺得小孩子熱得可憐,就買了一瓶。但我公公非常節(jié)儉,且在省錢這事上控制欲極強,他覺得大家應該忍一忍回家再喝水,于是就和我婆婆吵架,最后說既然喝飲料花掉了錢,那接下來就走回去好了,都別坐車了。他不僅不心疼自己的老婆,那一刻他決定懲罰所有人,包括他的兒子和他自己,就為了一塊錢。
于是大夏天,我婆婆抱著孩子走了很長的一段路,走到力竭。我覺得這一定是我婆婆內(nèi)心對于婚姻意義極其質(zhì)疑的時刻,那條路一定漫長到讓她覺得人生都是艱難的,因為她本身其實是一個完全不記仇的人,但這件事她記了三十多年。
當時她講起這段往事的時候,是在我們一次自駕旅行的路上。我媽、我,還有我老公聽到后都長長地嘆了口氣。
至于我二姨三姨的人生,也都像房主任說的那樣,房子和財產(chǎn)她們是不可能繼承的,結(jié)了婚她們的人生又是要為家庭服務的??墒撬齻冇趾茈y不結(jié)婚,因為我媽我二姨都和我說過一句話,在農(nóng)村那樣的環(huán)境里,父母的家不是自己的家,不結(jié)婚就連自己的家都沒有。
她們只是想要個家。
如果說她們的人生和房主任的有什么不一樣,那就是她們遇到的男人,愿意承認她們的服務,在這段婚姻里同樣有付出。
常常有人問我說感覺我的性格很恬淡,很適合田園生活,打不打算隱居在鄉(xiāng)村。
但我從來沒有想過要回歸真正的田園生活,因為我過了20年,我看著我的媽媽過了半輩子,我太知道那里面漂浮著多少發(fā)爛發(fā)臭足以讓人窒息的東西,甚至男性也未必在其中得到過真正的幸福。
更多的人就是那樣麻木的存在著。
但是我很慶幸我的媽媽是一個非常厲害的媽媽。她不會說什么很大的詞,但她足夠勇敢,也懂得為自己爭取做人的尊嚴,我媽很明確和我說過,如果我爸不像個人樣,她會頭也不回地離開,因為她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這個世界有很多女性可以做的工作。其實每個女人都有事業(yè)心的,真的,有一段時間我媽種山藥,我?guī)退鲭娚蹋夷芨杏X到我媽有多開心,她覺得自己賺錢的感覺非常好。
后來我們結(jié)婚,我媽一直對我和我姐說的話是,媽媽這里永遠是你們的家,不要覺得自己沒有回頭路可走。
從我出生起,我們家的房子都是一人一個屋,后來我和我姐結(jié)婚,我媽也始終保留著我們原來的房屋格局,我們的房間其他人都不能常住,我媽原話是這里永遠是我女兒的家。
還有一些更 小的細節(jié),比如過年我們那里蒸人口饃,我媽根本不管什么出嫁女兒不是自家人這種規(guī)矩,每年大年初一一直給我和我姐蒸饅頭。至于什么初一不能在娘家過年這種話,我媽也不理,我媽說想在哪就在哪,哪里來的那么多破規(guī)矩。
其實這種看起來不大的事,給足了我作為女兒的安全感。這么多年來,我從來不覺得自己是寄居在這個世界的(女性真的很容易有寄居感),可能就是因為我媽她吃過房主任那樣的苦,所以她暗暗下了決心,不讓自己的女兒吃同樣的苦。
于是我媽給我的感覺是又像房主任,又像王小利的父母。
和王小利家有點像,我們家女孩不像女孩,性格比較果斷勇猛,男孩又有點太體貼,很會干家務活。
我一直覺得,這是命運給我們姐弟三個最好的獎勵,因為等我們真正走到生活的洪流中去的時候,我們發(fā)現(xiàn),大環(huán)境中和掉了我們這個小環(huán)境里看似不合理的東西,于是我們反而變得剛剛好。
社會環(huán)境對女性的嚴苛,會讓我和我姐不得不無數(shù)次做出向后退的動作(世俗以為的女孩子樣)。
所以我們童年時那種明亮的,勇敢的,向前沖的動作,后來成為了我們最好的緩沖地帶,就像高速上的停車區(qū)一樣,我永遠可以在我嗅到危險的時候,驅(qū)車進入我的童年。
寫這篇不是想夸贊我媽,雖然我媽值得我夸一萬句,寫這篇是因為我在觀看脫口秀的過程中,看到了太多女性的命運,所以我忍不住想要讓大家看到她們的人生。
而且我更想說的是,她們雖然沒有像房主任那樣站在舞臺上,但其實有非常多的女性在生活中已經(jīng)完成了【出走的決心】,離婚不是唯一的出走方式(對有的人來說是)。試圖改變點什么,才是。
每一個改變了潮水方向的女性,都是房主任,都值得一束光穿過她們的人生。
宛央說:寶寶們,如果順手,記得點個贊啊。很重要的。
本期作者:林宛央。公眾號:宛央女子。 瀟灑派生活者,暢銷書作者,未來知名編劇。一個不走千篇一律的人生,卻過得比誰都瀟灑的姑娘。忌矯情,治拎不清,喜歡你的不盲從。商務合作請聯(lián)系微信:qiuxiangjie0122。
微博:@林宛央
個人公眾號:宛央女子(Apple1990-kun )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