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毛主席視察江蘇,問徐州地委書記:“四”加“南”讀什么
“毛主席為什么深夜把你喊到專列來?就為了考一個字?”
胡宏出生于1918年四川,原名胡正祿。家里是當(dāng)?shù)氐摹绊敶髴簟?,?fù)旦大學(xué)高材生,可他沒有做書生窩在象牙塔里。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fā),他撕掉了尋人啟事,奔向了淞滬會戰(zhàn)的炮火前線。擔(dān)任戰(zhàn)地醫(yī)生時,他咬牙切齒說過一句話:“不趕走日寇,不回家!”父母的信他從不看,電話里的呼喚他裝作聽不見。
1938年,他在抗日軍政大學(xué)里聽鄧小平講話;兩年后,他陪黃克誠同志轉(zhuǎn)戰(zhàn)蘇北,干過游擊隊,沖過敵后;也正是在那時,他把胡正祿改成了胡宏。
因為,他要讓名字更“宏”大,也讓信念更“宏”亮。
新中國成立后,他先后任萊州、江寧縣第一書記,1954年調(diào)來徐州。
那時的徐州,一會兒這塊區(qū)劃過來,一會兒那塊又劃走,連辦公大樓都沒有,胡宏住的是鞋廠改建的簡易小樓,桌子床板都擺在同一條屋檐下。
可是他三年如一日,帶領(lǐng)干部走田間地頭,聽社員嘮家常,推動土地改革,群眾叫得最多的字眼是“信得過”。
那天深夜,毛主席的專列在站臺停穩(wěn),主席沒有下車,他招手讓胡宏上車。臺階上,胡宏心跳加速。
毛主席握手后,笑著說:“深更半夜把你喊來,影響你休息,真不好意思!我這次找你,想了解徐州肅反和農(nóng)業(yè)情況?!?/p>
胡宏連聲答應(yīng),坐下后,先補(bǔ)充一句:“我這人說話不打草稿,您要是坐著聽不明白,您就隨時請我‘回爐’再說。”
短暫的寂靜里,車廂燈光把兩人的身影拉得又細(xì)又長。有人估計,連幾句家常話也答不上來,更別提生僻字了。
可胡宏心里早有譜:蘇魯豫皖交界的漁民,常用“罱”字形容撈魚撈草的網(wǎng)具,這是徐州一帶的方言。胡宏脫口而出:“是罱,罱魚、罱草用的網(wǎng)?!?/p>
毛主席瞬間綻開笑容:“好!你這家伙真走心。能說出這個字,說明你下過民間,摸過真家底?!?/p>
“多謝主席夸獎,我們的工作還得深入?!焙曛t虛地說。
而此時,車廂里的氣氛驟然放松。毛主席又關(guān)心地問:“肅反工作怎么樣?有沒有難點?”
“徐州是淮海戰(zhàn)役主戰(zhàn)場,特務(wù)、敵偽政府殘余多,可這幾年發(fā)動群眾,打掉了大批反動組織;不過社會治安還沒完全好轉(zhuǎn),群眾反映夜間治安不夠?!?/p>
“有反必肅,有錯必糾。別怕麻煩,要讓老百姓把槍桿子放下,扛起鋤頭,快快恢復(fù)生產(chǎn)才是要務(wù)。”
交談中,胡宏還一一匯報了春耕用種情況和農(nóng)業(yè)社的田間管理。
毛主席拿筆記下重點,偶爾抬頭笑問一句:“你們地里犁得深不深?”臺下的胡宏答得又快又準(zhǔn)。談話不到半小時,專列已經(jīng)要啟程。
毛主席站起身,拍了拍胡宏肩膀:“徐州不錯,要好好干。希望再見。”
專列漸行漸遠(yuǎn),胡宏久久站在月臺,仿佛還聽見主席那句“要好好干”。
他知道,這不僅是鼓勵,更是交托。
1957年春天,天蒙蒙亮,主席再次不打招呼穿過車站大門。
一走進(jìn)接待室,他第一句話就是:“我說要見的那位四川來的人呢?要見胡宏!”這一回,他要了解徐州的工業(yè)基礎(chǔ)。
胡宏早早備好資料:煤炭儲量、鐵礦品位、鑿井深度……他與專家們細(xì)說資源優(yōu)勢,用口氣平實的話說明布局思路。
毛主席提點道:“煤要抓好,鋼要快上。礦山、冶煉,這兩樣?xùn)|西是工業(yè)基礎(chǔ),有了它們,其他都好辦。”胡宏連連點頭。
1965年,毛主席第三次來到徐州。他對新一屆領(lǐng)導(dǎo)班子說:“要學(xué)習(xí)胡宏精神,群眾利益第一。
凡事要問問群眾的感受。”可好景不長,1966年運(yùn)動中,胡宏因為地主出身被下放農(nóng)村“接受再教育”,受了不少刁難。
農(nóng)村田間,他仍舊身先士卒,和農(nóng)民一道犁地鋤草。同志們背后議論:“這人真行,條件再苦,也沒見他一句怨言?!?/p>
1970年,毛主席視察南京,忽然想起這位四川書記,便透過許世友打聽他情況。許世友嘆道:“他在下面改造呢。”
毛主席搖搖頭:“那個四川籍的知識分子不錯,很懂農(nóng)業(yè)、很負(fù)責(zé),這樣的人才不能浪費(fèi)!”
不久,胡宏被調(diào)回城里,故地重游,重新出任徐州地委書記。
在那個人人自危的年代,胡宏大膽啟用干部,先后為受連累的同事平反,穩(wěn)定了隊伍。他把實用的人提上來,政治氣氛慢慢緩和。
1972年后,他又調(diào)往鹽城、福建,抓僑務(wù),搞投資,樣樣有聲有色。五個子女沒有一個給他找關(guān)系,全靠自己真本事出人頭地。
直到2007年,胡宏這位心中有黨、心中有人民的老干部走完了傳奇一生。在他心里,毛主席的叮囑和笑容,從未消散。
那“罱”字背后的深意,那深夜專列上擲地有聲的交談,早已化為他一生為民服務(wù)的動力。主席留給他的,不只是一個字,更是一種精神:深入群眾,謀實事,干成事。
你說,那場看似簡單的“字謎答題”,究竟包藏著怎樣的考驗與期盼?答案就在行動中,在那抹穿越歷史煙塵的真誠誓言里。
參考資料: [1] 胡宏同志生平傳略 [2] 《徐州地域志·1950—1970》 [3] 《毛澤東年譜》1988年版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