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是劉小順的旅行和生活研究所。
河南這片雄踞中原腹地的土地,仿佛是一部攤開的千年史書,從仰韶文化的彩陶紋路到二里頭遺址的青銅光芒,從商王武丁的征伐到唐宋詩詞的吟唱,數(shù)千年文明在此生生不息,沉淀出厚重得能攥出歷史汁液的人文底蘊。作為中華文化當之無愧的重要發(fā)祥地,河南的旅游資源如星羅棋布,每年都以其獨有的“歷史穿透力”,吸引著無數(shù)探尋者踏上這片土地。
在河南眾多熠熠生輝的著名城市中,除了省會鄭州的現(xiàn)代脈動,還有一批承載著時光密碼的“古城”,而開封,無疑是其中最具傳奇色彩的城市之一。
開封坐落于河南東部的城市,緊挨著省會鄭州,是中原城市群核心區(qū)的重要節(jié)點。作為國務(wù)院首批公布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開封的故事,遠比我們想象中更波瀾壯闊。它的建城史可追溯至4000多年前,夏朝曾在此建都,戰(zhàn)國時期是魏國都城“大梁”,五代中的后梁、后晉、后漢、后周皆以此為中心,至北宋時更成為名揚天下的“東京汴梁”,此后金朝亦在此定都——“八朝古都”的稱號,是歷史刻在這座城市身上最深的烙印。
尤其北宋時期,開封迎來了它的“黃金時代”。彼時的東京城,是世界上第一個人口突破百萬的城市,汴河之上“舟楫相連,商賈云集”,御街兩旁“店鋪林立,晝夜不絕”,上元節(jié)的花燈能照亮半個夜空,瓦子里的雜劇唱遍四方——北宋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不過是這座超級都市繁華日常的一角剪影。更重要的是,開封孕育的“宋文化”,上承漢唐的雄渾大氣,下啟明清的雅致內(nèi)斂,從宋詞的婉約豪放,到宋體字的方正端莊,從《營造法式》的建筑智慧到《武經(jīng)總要》的軍事謀略,深刻塑造了后世中國的文化基因。
更令人稱奇的是,開封還是世界上罕見的“城摞城”都城。由于黃河多次泛濫淤積,如今的開封城下,層層疊疊壓著六座古城——從戰(zhàn)國大梁城到北宋東京城,從金汴京城到明開封城,每一層都是一段凝固的歷史。這種“地下疊城”的奇觀,在全球城市發(fā)展史上都堪稱獨一份,仿佛大地深處藏著一串關(guān)于興衰的密碼。
如今的開封,依然是一座被歷史浸潤的寶庫:5A級景區(qū)清明上河園再現(xiàn)了北宋市井風情,龍亭公園的紅墻黃瓦依稀可見皇家氣派,大相國寺的鐘聲里還回蕩著魯智深倒拔垂楊柳的傳說,鐵塔歷經(jīng)千年風雨依然矗立如劍等等,全市多家4A及以上景區(qū),還有多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如同散落的珍珠,串起了這座城市的記憶。難怪常有人說,到河南若不去開封,便像讀《紅樓夢》沒看到大觀園,總少了份對“中原風華”的直觀感受。
然而,曾經(jīng)的 “世界第一大城市”開封,如今已褪去了昔日的光環(huán),在當代中國城市格局中,只能算是一座安靜的三線小城。站在龍亭湖畔眺望,遠處的高樓不多,街道上的節(jié)奏不算匆忙,與記憶中《清明上河圖》的喧囂相比,多了幾分歲月沉淀后的從容,也難免讓人生出 “繁華落盡” 的唏噓。
關(guān)于開封的未來,人們總有不同的暢想:有人看好它的“文化基因”—— 隨著中部崛起戰(zhàn)略的推進,這座城市獨特的歷史IP或許能成為破局的關(guān)鍵;但也有人擔憂,在城市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下,沒有強勢工業(yè)支撐、區(qū)位優(yōu)勢被省會鄭州部分覆蓋的開封,想要重現(xiàn)輝煌,恐怕需要更精準的城市定位與更有力的發(fā)展突破才行。
但無論如何,開封的魅力從未因時代變遷而消減。它就像一位飽經(jīng)滄桑的老者,把千年故事藏在每一塊城磚、每一條古巷里,等著懂它的人來傾聽。你有沒有來過開封旅游呢?對開封印象怎么樣?歡迎大家留言評論哦!
用有趣的角度看世界,做最有態(tài)度的旅行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