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出一個錯誤的決定,只需要順坡下驢;而推翻一個錯誤的決定,卻往往難如登天。
這個定律,完美印證在了武漢大學身上。
大家應該也都知道了,今年7月25日,所謂“武漢大學圖書館性騷擾事件”一審宣判。法院認為“不符合性騷擾的構成要件”,駁回了原告女生的訴求。
肖同學終于洗刷了“公共場合自慰”“性騷擾”的污名。
而這同時也意味著,武漢大學在兩年前對肖同學所做的“記過處分”,就顯得過于倉促,很值得商榷了。
我一向支持女性爭取話語權,寫過很多文章為女性的不幸遭遇吶喊;我也知道,這個話題很容易碰到“男女對立”的紅線,兩邊都不討好。
但我還是想說兩句。為了避開所謂“男女對立”的陷阱,不談立場,不談男女,咱們只看邏輯。
事發(fā)后,楊同學在網上發(fā)布文章,向學院舉報,要求學院處分肖同學,并通報批評,要求取消他一切評獎評優(yōu)、保研資格及入黨資格。
有意思的是,楊同學的文章是2023年10月11日發(fā)的,武漢大學的處分是2023年10月13日來的。
僅僅隔了一天,這速度可謂雷厲風行。
諷刺的是,武漢大學的通報中,言之鑿鑿地說,對肖同學的處分,是“經調查核實”的。
且不說僅僅隔了一天,到底是怎么“調查核實”的,既然武漢大學尊重“調查核實”,那是不是就不能只尊重自己的“調查核實”,也要尊重一下法院的“調查核實”?
換句話說,根據(jù)自己的一個倉促的“調查核實”,武漢大學就能給肖同學記過處分;法院現(xiàn)在已經莊嚴地認定“不符合性騷擾的構成要件”,那武漢大學是不是也要給肖同學恢復名譽,賠禮道歉?
這才符合邏輯的一慣性,對吧?
要知道,在當時,楊同學發(fā)文章控訴肖同學,也只是她的一面之詞,輿論雖然更傾向于女性,但肖同學也還有辯解的余地,也還有獲得支持的可能性。
但是,武漢大學的處分通報一出來,整個輿論場的風向就都發(fā)生了變化。既然官方都處罰了,那還有什么好說的?
官方的下場,增加了楊同學說法的可信度,讓肖同學的處境雪上加霜。
如果楊同學是始作俑者,那么武漢大學的通報就是為虎作倀!
根據(jù)媒體報道,過去這兩年里,肖同學被“開盒”,照片被制作成花圈、遺像,生出“官二代、富二代性欺壓女生”等傳言,全家遭遇網暴。
肖某某也被同學孤立、謾罵,出現(xiàn)割腕、跳樓舉動后,被精神衛(wèi)生醫(yī)院確診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因自殺風險高被醫(yī)生建議收治入院。
據(jù)肖同學的媽媽說,爺爺看到極端網暴言論后,氣得當場暈倒。外婆不小心說漏嘴,外公暈倒后成了植物人。
而反觀楊同學,保研成功,順利畢業(yè),以后還會美美讀博,前程一片大好。
而她表示,無論以后肖同學去哪個學校,都會收到她的舉報材料。
我想,如果沒有武漢大學在這件事情里的官方背書,肖同學受到的傷害不會像現(xiàn)在這么嚴重。
然而,法院已經宣判快一周了,武漢大學還在裝聾作啞。
我看同行自媒體的報道,武漢大學的官方微博,不但搜不到了,還開啟了“一鍵防護模式”。
甚至,連舉報唐同學碩士畢業(yè)論文存在問題的博主“李然于心”,都被登門拜訪警告了。
武漢大學的種種行為,讓人失望。
大錯已經鑄成,當有機會彌補時,這座百年名校,卻像個縮頭烏龜一樣,躲了起來,完全配不上自己曾經的名望和聲譽。
肖同學的媽媽接受采訪時表示,武漢大學的負責人曾說過,記過處分,是為當時的輿情降溫,是應急處理措施。
既然如此,問題就來了:
當時要給輿情降溫,就要記過處分;那么現(xiàn)在輿情洶涌,要武漢大學出來走兩步,怎么就這么難了?
武漢大學,你在玩雙標?。?/p>
武漢大學,你是在等待二審反轉,還是在等待人們遺忘呢?
武漢大學,請拿出百年名校的擔當,你欠肖同學一個說法和道歉!
—The End—
作者:魏春亮
首發(fā):亮見,ID:liangjian0624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