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是立秋節(jié)氣,而此時中伏尚未結束,即今年是“立秋撞中伏”,為民間常說的“秋包伏”現(xiàn)象。
“秋包伏”具體會有什么影響呢?民間老話說“秋包伏,熱死?!保质鞘裁搭A兆呢?立秋將至,2025年的炎熱還會持續(xù)多久?今年的秋天會很熱嗎?一起來看看。
一、什么是“秋包伏”?
“秋包伏”,指的是立秋之后,才迎來末伏的開始。換句話說,也就是秋天開始了,伏天的酷熱卻還沒有結束。
今年立秋時間在8月7日,中伏時間7月30日—8月8日,而末伏要從8月9日才開始,一直持續(xù)到8月18日。所以,從時間劃分來看,今年屬于“秋包伏”。
二、“秋包伏,熱死?!钡乃渍Z解讀
這句俗語意思是如果立秋后才進入末伏,天氣可能會非常炎熱,熱到連老牛都能曬死。即“秋包伏”,被視為酷熱的預兆。
怎么理解呢?
這主要是因為,夏季陽氣鼎盛,尤其是到了三伏天階段,炎熱達到巔峰。而立秋的到來,預示著時間已經(jīng)來到了秋季,陰氣初生。然而,當伏天還未走完,則意味著暑氣仍在延續(xù),即便此時立秋已到。
從熱量積累的科學視角看,中伏期間,地面積熱達到全年頂峰。當立秋到來時,若伏天余日尚多,這些積蓄的熱量需要更長時間才能消散。
三、那么,今年立秋啥情況?
根據(jù)世界氣象組織發(fā)布的氣候報告,2025-2029年間,八成概率將刷新有記錄以來的最暖年份紀錄。綜合以上分析來看,這意味著今年立秋后,炎熱天氣可能仍會持續(xù)一段時間。
而從當前的天氣預報來看,未來十天,黃淮、江漢、江南、四川盆地東部 及陜西南部等地,將出現(xiàn)持續(xù)6~10天35~38℃高溫,局地可達39℃+。提醒我們,立秋節(jié)氣前后,這些地方天氣較為炎熱,秋老虎勢力可能比較猛,值得警惕!
當然,節(jié)氣不僅關乎氣候,更承載著中國人特有的時間哲學與生命智慧。立秋時節(jié),民間有不少的習俗講究。
四、立秋的人文趣味
1.“貼秋膘”
這一習俗源于對苦夏消耗的補償,也是為即將到來的寒冬做準備。古人貼膘講究溫潤平和——鴨肉、牛肉、魚肉等都是不錯的選擇,銀耳羹、百合粥、秋梨膏成為潤燥首選。
2.啃秋
皖南地區(qū)有“啃秋”習俗。人們會在立秋日這一天吃西瓜,俗稱“啃秋”,寓意“啃去暑氣,咬住豐收”。這與《本草綱目》記載西瓜“消煩止渴,解暑熱”的功能不謀而合。
此外,還有曬秋,祭祀土地神等習俗。關于立秋,你的家鄉(xiāng),又有哪些習俗活動呢?歡迎留言分享,一起探討~
對此,你又怎么看呢?歡迎留言分享,一起探討~
喜歡就點個贊,轉發(fā)分享吧,更多優(yōu)質內容,請持續(xù)關注。
圖片來自網(wǎng)絡及AI繪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若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