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張大千于敦煌臨摹的壁畫之一、工筆重彩繪制的水月觀音像,技法高妙,韻味無窮,國內外游人見之贊賞不已,一些佛教徒還向它頂禮膜拜。
這幀紙本的中堂國畫,寬七十五厘米,高一百六十六厘米。畫中的水月觀音菩薩,頭飾珠翠、身披瓔珞,衣帶飄逸,露臂跣腳,斜倚巖石,怡然自得,凝視著水中的月影。除瓔珞、珠寶及衣帶、山石線條使用黃金描繪外,其余是用朱砂、石青、石綠、石黃等礦物顏料點染。所以,這幀畫四十年來鮮艷耀目,色彩如新。
水月觀音像來源于敦煌壁畫。1941年夏,大千先生不辭辛勞,帶領弟子們赴甘肅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等處臨摹古代壁畫,歷時兩年零七個月??谷諔?zhàn)爭勝利后,大千先生在成都舉辦畫展,展出他多年來心血凝聚的佳作。這幀水月觀音像,被繪畫界和參觀者公認為是他臨摹敦煌壁畫中最有神韻的一幅。達官顯貴、古董商人和字畫收藏家們爭出巨金購買,相持不下。
當時的省教育廳長郭有守只得請示省政府主席張群。張群最后同意由新都縣買下,放置在寶光寺內,這場風波才算平息。于是,新都縣長出面,縣中的“邦人仕女”們出錢,以一百石米的價格買下這幀畫,并請著名書畫家姚石倩先生題跋,記其原委。跋語有云:
張君大千,蜀人而擅畫,名于一代。民國三十四年十月,作畫展于成都。有水月大士一幀,是其一生杰作,計值百萬。四川教育廳郭廳長有守,以關國粹,請示兼理四川省政府主席張公岳軍,諭為醵金置寺院,交余措諸寶光寺。邦人士女,熱烈相成,謹綴緣起,各并勒名。妙輪上人其永寶之。
水月觀音畫像送到寶光寺后,方丈妙輪上人及全寺僧眾按佛教禮儀把它供奉在緊鄰方丈室的小客堂,原來這里供奉的清代著名畫僧竹禪所繪的阿彌陀佛像,即被移到別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