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日,武漢大學正式回應了圖書館案件,表示將高度重視社會關注問題,全面調查復核。
這個案件,一波三折。
最初,是武大圖書館的一起“性騷擾案”, 當事人遭遇大規(guī)模網(wǎng)暴。
兩年后,戲劇性 反轉來了, 案件 變成了“女方誣告”。
隨后, 女方論文被查出問題,涉嫌學術不端。
最后,武漢大學涉嫌違規(guī)紀律處分,又以一個奇葩的“警察上門”,把整件事情推向高潮。
整件事的劇本從《熔爐》變成了《狩獵》,用了整整兩年,背后折射出的是當下的某種深層次矛盾。
2025年7月25日,針對武大圖書館性騷擾案,一審的法院做出判決:
無法證明男生肖某某針對特定對象實施性騷擾,駁回女生楊某的指控。
可一開始舉報男生的那位女生不是這樣說的。
她說她在武大圖書館自習,對面男生肖同學用手隔著褲子摩擦下體,持續(xù)時間很長,有視頻為證。
肖同學還在道歉信里承認“做了下流的事”,還有一位在場男生表示自己愿意作證。
這還不是性騷擾嗎,所以她要求學校嚴肅處理。
從事發(fā)的2023年7月到后來的10月,多次維權無果的楊同學終于有一些收獲,因為10月13日那天,學校給予肖同學記過處分。
但對這個結果有些不滿意,又覺得勝券在握的楊同學,在武大畢業(yè)拿到”雙證“后,于2024年將肖同學告到法院:
要求肖同學登報道歉,賠償精神撫慰金。
這次法院不認可她的說法。
為啥呢?
因為法律上認定性騷擾,核心要看幾點:行為得跟“性”有關,違背對方意愿,針對特定的人,行為人主觀上存在故意。
看了雙方提交的證據(jù)后,法院審理認為:
肖同學有抓癢的高度可能;事發(fā)兩小時內倆人無交流,無法認定肖某某針對楊某有性暗示或者性挑逗行為。
也就是不存在性騷擾。
等等,楊同學不是有5段視頻嗎?
其實那些只能證明肖同學在撓癢,在“摩擦”。
對此,肖媽媽說肖同學自小患皮炎,視頻中動作是抓癢。
肖媽媽還說,他是系統(tǒng)派位坐到楊同學面前的,不是故意選擇坐到楊某對面。
而且,一邊看法考視頻,一邊看女同學,一邊自慰,人怎么可能一下子干三件事呢。
等等,不是還有同學的證言嗎?
采訪后發(fā)現(xiàn),那名學生說只看到肖同學在寫道歉信,沒真的撞見他性騷擾的過程。
這也行?
反正漏洞很多的素材被楊同學拿來使用,以證據(jù)之名狠狠砸向肖同學,并讓誣告持續(xù)兩年之久。
好在現(xiàn)在真相大白了。
這時候你肯定覺得肖同學可以堂堂正正生活了。
不,他的人生早已被毀。
一開始是被瘋狂網(wǎng)暴。
他的照片和身份信息被扒得干干凈凈。
他受不了壓力, 出現(xiàn)割腕、跳樓舉動,被確診PTSD。
后來還出現(xiàn)了“爺爺爬灰、母子亂倫”的謠言,爺爺當場暈倒,半年后過世;外公聽聞后,暈倒成了植物人。
同時,網(wǎng)暴還波及肖家之外的人。
因為她曾發(fā)帖質疑肖同學“有權有勢”干預武漢大學的調查,這讓有的網(wǎng)友覺得他是官二代、富二代。
然后各種張冠李戴,網(wǎng)暴進一步升級。
被謠言中傷的副區(qū)長不得不出來辟謠。
看到這里,你會覺得太可惡了。
問題來了,一起不存在的性騷擾,讓一個家庭毀了,還牽連無辜的人,那煽動輿論的楊同學該負點責吧。
總不能一個道歉就過去了。
不。
楊同學連道歉都不會道歉,因為她覺得自己不該敗訴的。
盡管她和肖同學無冤無仇,也沒有受到任何損失。可這樣的結果,顯然讓她無法在網(wǎng)絡上進一步“宣布勝利”。
她急了眼,開始嘲諷肖同學,說自己美美讀博了,肖同學他保研都困難。
他要想去境外學校深造的話,自己還會繼續(xù)舉報。
(類似言論,
在疑似楊同學的其他社媒賬號上也出現(xiàn)過)
網(wǎng)友也怒不可遏,找到疑似楊同學的社媒賬號,發(fā)現(xiàn)她攻擊性一直很強。
不僅跟訴諸正義的被害人形象不相關,而且一點都不文明。
比如,網(wǎng)友爆料她用臟話吐槽律師費貴。
爆料她常說一些露骨的話。
甚至還爆料出,她高中時疑似偷拍過男廁所,可能還不止一次。
爆料她說自己在圖書館遇到三個帥哥,踩了狗屎運。
結合她誣告肖同學圖書館性騷擾的事,網(wǎng)友質疑這不是視奸帥哥,玩雙標嗎?
同樣,楊同學之前口口聲聲不要賠償,但打官司時索要賠償金5000元,這不也是玩雙標嗎?
當然上面這些賬號發(fā)言是否是楊同學本人的,還未經(jīng)證實。
但還沒完。
很快,又有網(wǎng)友爆出, 楊同學的論文有問題,涉嫌使用AI。
于是這一周,知網(wǎng)上她的論文被下載了31000多次,成為武大歷史第四。
網(wǎng)友一查發(fā)現(xiàn)她的論文里問題更多。
語病和錯字的。
還把各種時間給寫錯了。
虛構了《離婚法》,這法律根本不存在。
也有事實和數(shù)據(jù)上的無中生有。
怎么編造怎么來。
關鍵是疑似抄襲。
凡此種種,這是不是有學術不端的嫌疑了?
事實上論文問題也非常好舉報,所以在扒論文問題時,已經(jīng)有人寫信寄給武漢大學和她正讀博的香港浸會大學了。
眼見輿論如此激烈,香港浸會大學作出了回應,說:
“對于任何違反行為守則的大學成員,浸大會根據(jù)既定的紀律程序處理。浸大不會就個別個案作出評論?!?/p>
雖然最后結果怎么樣很難說,但楊同學說的話首先反彈到了自己身上。
因為網(wǎng)友已經(jīng)舉報到她沒法好好讀博了。
然而,武大要擔負的責任不比楊同學的少。
首先,不查清真相就草率做決定。
事實上,男生肖同學所在的 外國語學院認為那些證據(jù)算不上實錘。
在與楊同學溝通的三個月中,外國語學院一直對所謂的性騷擾行為存疑,說無法確定。
但事情上熱搜后,武漢大學在三天內就給肖同學記過處分。
而一審結束,圖書館事件反轉后,更離奇的事情來了。
武漢的一位博主「李然于心」因為舉報楊同學學術不端,竟然遭到上門警告。
雖然現(xiàn)在只是一審結束,但事實基本很清楚了。
所以,對武大來說,要做的是如何彌補肖同學。
肖同學當時讀完大一,大學期末績點3.9。面對記過處分和網(wǎng)暴,身心健康被嚴重影響。
所以哪怕不追究當時調查的工作部的責任,武大也應該對肖同學進行道歉、撤消記過處分,并給出一些實質性補償。
還有,武大也要考慮一下是不是得查查楊同學的論文。
按網(wǎng)絡爆料來說,楊同學論文漏洞百出,很多錯誤有學術不端嫌疑。理論上不應該是985高校的碩士做出來的。
所以當時是怎么通過的呢?
一所頂尖高校在論文審核上如此草率,那誰能信它學術上也客觀呢?
而且,為了平息輿論,犧牲一個清白年輕人后,誰還信你下一次不會再苦一苦學生呢?
我們常說文人要有風骨,其實匯聚文人的大學更要有風骨,這樣才能有底氣去培養(yǎng)出獨立人格、品行端正的學子。
只是這次武大讓人失望了。
所以為了不讓錯誤繼續(xù),是時候做出正確選擇了。
說到這里,可能有人覺得誣告沒代價,壞人一直活得很滋潤啊。
其實未必。
這次,楊同學深陷于開盒困境里,她的照片、電話號碼、身份證、QQ號也在網(wǎng)上滿天飛了。
很多人會覺得她心狠不在乎這些,但看她社媒賬號上的言論,也有很多情緒崩潰時候。
畢竟誰也不是鐵做的,而網(wǎng)絡評論真是鋒利。
之前,川大某女研究生張同學在地鐵上覺得一位農(nóng)民工偷拍自己,大叔翻出手機相冊自證清白,然后雙方當場和解。但女生仍不罷休,在網(wǎng)上罵大叔。
但后來大家發(fā)現(xiàn)沒偷拍。
張同學就被瘋狂開盒,她的英語四級準考證、身份證號碼、具體到單元房號的家庭住址在網(wǎng)上擴散。
同時她也被學校留校察看、留黨察看了。
還有,陳露爆出霍尊黃色聊天記錄,指責他出軌,試圖用輿論的力量從霍尊那里得到更多好處。
但后來大家發(fā)現(xiàn)霍尊是分手在前,并沒有出軌,而那個聊天記錄也斷章取義了。
現(xiàn)在霍尊雖然沒法做明星了,但 陳露也因為涉嫌敲詐勒索被取保候審。
這么多年,利用輿論的人往往會被反噬。
躺到公眾放大鏡底下是一件極危險的事情,從此以后你的一舉一動都會被整個社會用放大鏡觀察。
因為互聯(lián)網(wǎng)機制很粗暴,能讓你得到想要的瘋狂,也容易讓你瘋癲。
所以希望所有心懷不軌想操縱,利用輿論的人,看到上面這些例子的窘境,可以稍微顧忌一點。
仔細考慮一下你想不想變得和他們一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