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高千丈,落葉歸根”。
這句話,藏著多少男人對老家的牽掛。
湖南一男子,開車10小時回大山里的老家,父母早已不在,老屋也荒著。
他搬張舊凳,在家門口坐了十幾分鐘,看看遠處的山和樹林,繞房子走了走,就說“回去吧”。
妻子一臉懵:折騰10小時,就為這十幾分鐘?
可無數(shù)網(wǎng)友卻懂:這不是折騰,是男人對“根”的執(zhí)念。
有人說,農(nóng)村老家是根,不管在外面混的多好,都不能忘了根。
女生可能沒有那種感覺,但是男生對老家的感情,根深蒂固。
事情發(fā)生在湖南的一村民家里,男子把車子停在家門口,從房子里搬出了一張古老的凳子。
擦了擦,吹一吹灰塵,然后就坐在家門口,看向遠處。
其實也沒啥好看,遠處都是山和樹林,村子稀稀落落又幾處房子,也不知道還有沒有人?。?/p>
農(nóng)村的風景,大同小異,女子不懂自己丈夫在看什么,有什么好看的。
就這樣,男子坐了十幾分鐘,看十幾分鐘的風景,又在房子周圍走一走,在房子看一看,就把凳子放回了屋檐邊,說:“回去吧”。
女子一臉懵,就這……搞不懂男子,這是要干什么?
原來,這里是男子的老家,在大山里。
男子已經(jīng)結婚有孩子了,并且在城里定居好多年了,他父母也不在了。這老家的房子,早就沒有人居住了。
但一有空,男子就開車回來,就這樣在老家待上幾個小時,或者幾十分鐘,然后又回城里里。
隨著年紀越大,男子回老家的次數(shù)也越多,以前一年回一兩次,今年都回來3次了。
女子不太理解,這么做有什么意義,睹物思人,還是懷念自己的親人?她不能理解這種感情。
網(wǎng)友說,這種戀家情懷,只有男人才會有,會懂,女人永遠都不會理解。
誰能說說,為什么男的對自己的老家,情有獨鐘?
老家是男人的“精神原鄉(xiāng)”,藏著他一半的人生。
小時候在泥地里打滾,爬過的那棵老槐樹,和發(fā)小追過的那條田埂,都是刻在骨子里的記憶。
父母在時,老家是“家”;父母不在了,老家就是“根”——站在老屋前,仿佛還能聽見父親喊他吃飯,母親在灶臺邊忙活,那些日子再苦,也是心底最暖的光。
男人比女人更認“根”。
在城里再風光,回到老家,踩踩熟悉的泥土,看看不變的山,才覺得自己還是那個沒被生活磨平棱角的少年。
哪怕只坐十幾分鐘,也是給疲憊的靈魂充充電。
我爸就這樣!在城里住了20年,每年都要回老院子待半天,摸摸土墻,看看屋檐下的燕子窩,說“這才是我的地兒”。
以前不懂,現(xiàn)在自己成了家,才明白那是他放不下的念想。
我老公開車6小時回老家,就為了在老井邊打桶水,說“這水甜”。
我嫌折騰,他說“你不懂,這井里有我小時候的影子”。男人對老家的感情,真像酒,越久越濃。
老家拆的時候,我爸蹲在廢墟上哭了,像個孩子。
他說“以后想回,都沒地方去了”。那一刻才懂,老家對男人來說,不是房子,是心里的一塊凈土。
“故鄉(xiāng)的歌是一支清遠的笛,總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席慕蓉的詩,道盡了這種牽掛。
男人對老家的情有獨鐘,不是固執(zhí),是對歲月的敬畏,對初心的堅守?;蛟S女人真的很難完全理解,但沒關系。
他回去坐坐,你陪他看看,就是最好的懂得。
每個人心里都有個“老家”,那里藏著我們最初的樣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