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8月2日援引兩名印度消息人士的話稱,莫迪政府并沒有迫于壓力,暫停購買俄羅斯的石油。印度石油公司也沒有接到政府通知,要求減少從俄羅斯進口石油。
8月1日,特朗普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聽說印度不會再向俄羅斯進口石油,這是一項好舉措。不到一天時間,特朗普的表態(tài)就被印度打臉。
如果這一消息坐實,意味著印度將硬剛特朗普的“二級制裁”,繼續(xù)購買俄羅斯石油。有觀點認為,印度忤逆特朗普,恐怕會引發(fā)美印關系新一輪的不確定性。
從7月開始,特朗普就在不停地對俄羅斯發(fā)出“最后通牒”,先是要求俄羅斯在50天內(nèi)和烏克蘭達成和平協(xié)議,否則將對俄羅斯商品征收高額關稅,以及對與俄羅斯進行石油貿(mào)易的國家采取“二級制裁”措施,征收100%的關稅。
之后特朗普在英國進行訪問時,又縮短了“最后通牒”的時間,要求俄羅斯在10天內(nèi)與烏克蘭達成協(xié)議,否則將實施制裁。
而在受到“二級制裁”的國家名單中,除了中國,還有印度。雖然印度不是俄羅斯第一大石油進口國,但也僅次于中國,每天從俄羅斯進口的石油超過200萬桶。
印度還與中國不同,中國進口石油絕大部分是自用,印度是當?shù)範?,低價買進俄羅斯石油,轉(zhuǎn)手就賣給了歐洲,從中賺利差,這也讓歐美對俄羅斯的能源制裁起不到作用。
除此之外,本來美國想要借著對俄羅斯的能源制裁,向歐洲高價賣美國自產(chǎn)的石油和天然氣 ,結(jié)果被印度虎口奪食。所以,所以特朗普在這個問題上針對印度的意思非常明顯,反而提到中國的次數(shù)不多。
那問題就來了,在美國發(fā)出“二級制裁”的威脅下,印度憑什么敢硬剛特朗普?印度不是中國,也沒有中國手中的籌碼,難不成印度是真的想將“中國行我也行”踐行到底?
顯然不是,而是印度吃準了美國還需要印度發(fā)光發(fā)熱。在美國的未來戰(zhàn)略中,印度將起到重大作用,美國媒體自己也承認這一點。
莫迪手中最少有兩張王牌,可以保證特朗普不會對印度輕舉妄動。
一是印度的戰(zhàn)略地位,印度實力雖然不如中俄,但充當配角綽綽有余。在中美競爭和對抗中,印度一定是美國制衡中國戰(zhàn)略中的重要角色。在政治上,中印在第三世界國家中都有巨大的影響力,印度可以抵消部分中國影響力的擴張。在產(chǎn)業(yè)分工上,特朗普試圖重新塑造全球分工體系,但唯一能夠替代中國,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的國家就只有印度。因此,美國不可能不管不顧,徹底和印度撕破臉皮,這不符合美國全球戰(zhàn)略。
二是印度可以在金磚國家內(nèi)部充當美國利益代理人的角色。金磚國家在中俄的主導下,正在尋求建立金磚國家結(jié)算體系,積極推動去美元化。特朗普近期多次強調(diào)金磚國家去美元化是“反美政策”。如果特朗普想要阻止金磚國家的去美元化進程,印度就必須要站出來反對,如果美印關系搞不好,印度也加入去美元化行列,美國恐怕就真的要難受了。
其實印度在金磚組織中的立場,本來就要更加符合美國人的利益。
一方面,印度并不希望看到一個中國主導的金磚國家組織,幾乎在金磚國家任何內(nèi)部事務中,都是在扮演攪局者的角色。另一方面,印度在全球政治舞臺一直都是左右逢源的存在,并不愿意選邊站隊,尤其是站隊中國。
鑒于印度的重要性,印度必然是美國政府拉攏的對象。只要印度愿意表態(tài)妥協(xié)為美國所用,所謂的關稅問題也好、二級制裁也罷,都不是問題。
從這個角度來說,印度作為一個“大國”在兩大陣營中來回搖擺,印度可以拿到更多的好處,而美國卻不敢輕舉妄動,拿印度怎么樣。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