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沛,熟悉三國的人肯定不陌生。劉備曾多次屯兵小沛,呂布投靠劉備后,劉備也曾讓呂布屯兵小沛。那么,小沛到底在哪里,小沛和徐州是什么關(guān)系?劉備、呂布在小沛有哪些故事?
小沛在哪里
李賢曰:高祖本泗水郡沛縣人,及得天下,改泗水為沛郡,小沛即沛縣。
胡三省曰:沛國,治相縣,而沛自為縣,屬沛國,時人謂沛縣為小沛
小沛,就是沛縣。
根據(jù)李賢所注可以看到,劉邦本是秦末泗水郡沛縣人,秦末天下大亂,劉邦斬白蛇而起,建立西漢。既然有了天下,當(dāng)然要提升自己故鄉(xiāng)的規(guī)格,所以劉邦改泗水郡為沛郡,沛縣仍然是沛縣,但由于沛郡、沛縣并存,所以當(dāng)時人稱沛縣為“小沛”。
東漢時期,沛郡可能由于有諸侯王所在,所以改為沛國,比如曹操就是沛國譙縣人,但沛縣依然存在,所以東漢是沛國、沛縣并存,但“小沛”的稱呼依然存在。所以在東漢末年三國初期,小沛一直指的是沛縣。
三國時期,曹魏的締造者曹操是沛國西部的譙縣人氏,他將原沛國包括郡治相縣在內(nèi)的絕大部分被劃歸新建的譙郡,沛國范圍大大縮小,廢國改沛郡,治所也由相縣(今安徽淮北相山區(qū))遷移到了沛縣。
沛縣和徐州的關(guān)系
從地圖上可以看出,沛縣并非屬于徐州刺史部,而是屬于豫州刺史部,但小沛距離徐州非常近。東漢時期,徐州治所在東海郡郯縣,小沛距離郯縣、下邳、彭城等地都非常近。
而且有意思的是,小沛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兗州、豫州、徐州的三岔地帶。天然就是一個地理要沖,占據(jù)小沛,向東可以謀取徐州,向南可以全據(jù)豫州,向西可以威脅兗州。
劉備、呂布與小沛的不解之緣
興平元年(194年),兗州牧曹操以為父報仇作借口進(jìn)攻徐州,徐州牧陶謙無力抵抗,向公孫瓚求救。公孫瓚派田楷、劉備前往救援,劉備到了徐州,參加了郯城保衛(wèi)戰(zhàn),幫助陶謙渡過危機(jī),事后劉備沒有再回公孫瓚處,而是留在了徐州。
陶謙表奏劉備為豫州刺史,又給他增加了4000名丹陽兵,讓他駐扎在小沛。陶謙的意圖很明顯,雖然曹操暫時退軍,那是因為陳宮、張邈叛迎呂布,曹操不得不回軍爭奪兗州。但如果曹操再次進(jìn)攻徐州,小沛正好擋在中間,可以阻擋曹操的進(jìn)攻。
之后陶謙病死,糜竺、陳登等人迎劉備為徐州刺史。195年,曹操經(jīng)過艱苦奮戰(zhàn),成功擊敗呂布,奪回兗州。呂布戰(zhàn)敗逃往徐州,投靠劉備,劉備接納呂布,讓其屯兵小沛。劉備的意圖和當(dāng)初陶謙一樣,用呂布作為抵擋曹操的第一線。
196年袁術(shù)進(jìn)攻徐州,劉備率軍迎戰(zhàn),張飛留守下邳。結(jié)果呂布趁虛而入,占據(jù)了徐州。劉備被袁術(shù)追得很慘,無奈之下又轉(zhuǎn)過頭來投靠呂布,呂布又讓劉備屯兵小沛。后來,呂布再次進(jìn)攻劉備,劉備投靠曹操。
198年曹操、劉備合力攻破下邳,呂布被殺。199年,曹操派劉備截?fù)粼g(shù),結(jié)果劉備到徐州后,殺了曹操任命的徐州刺史車胄,自領(lǐng)徐州刺史。劉備讓關(guān)羽駐守下邳,自己屯兵小沛,結(jié)果曹操親自率軍東征,劉備逃走投靠袁紹,關(guān)羽被曹操俘虜。之后,劉備再也沒回到小沛。
總而言之,小沛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處于兗州、豫州、徐州交匯之處,成為各方矚目的戰(zhàn)略要地。尤其是劉備,多次屯兵小沛卻又離開,留下了很多歷史故事。
參考資料:《三國志》裴松之注、盧弼《三國志集解》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