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 擊【預約】按鈕預約直播,參與抽 獎
包郵贈送法式度假包包/帽子套裝
最近追《脫口秀和Ta的朋友們》,對演員大國手講的一個故事,印象深刻。
碩士畢業(yè)后,大國手有5年沒上班,窮得只能向朋友借錢。
雖然沒什么收入來源,但她租房一定要租個兩室,一個當臥室,一個當工作室。
為什么明明沒工作,還要工作室?
因為:
沒有工作室,就會被認為是混子; 但有工作室,即便沒工作,也會被認為是藝術家。
就這樣,大國手在冬冷夏熱的租房里硬撐了幾年,依然沒找著正經(jīng)工作。
她只能繼續(xù)找親朋好友周濟,欠了一屁股債。
想起近年流行的一個詞:“精致窮”。
意思是,有些人明明沒什么積蓄,卻極力追求所謂的“品質生活”。
他們寧可借錢充面子、刷信用卡擺闊,也要用匱乏的金錢,撐起虛假的體面。
殊不知,在無意義的排場上窮大方,掏空的是現(xiàn)在的錢包,透支的是未來的底氣。
老話說得好:富摳門,窮闊綽。
越窮的人,越喜歡在這3件事上大方,結果越來越窮。
作家李月亮分享過一個廣告公司老總的故事。
前七八年的時候,這位老總接到過不少項目合作,公司也在業(yè)內小有名氣。
誰料近兩年行情變差,公司一直賠錢,家底都快被掏空了。
老婆看不過去,一直勸他把公司關了,找個正經(jīng)工作賺錢。
可他說什么也不肯。
理由是,他現(xiàn)在好歹是公司里的“陳總”,有一幫員工對他恭恭敬敬,在親戚圈也算臉面有光。
要是把公司關了,去給別人打工,不就意味著聽人使喚、風光盡失嗎?
就這樣,他推掉了好幾份妻子為他找的工作,寧可負債給員工發(fā)工資,也不愿去上班。
老婆勸了他好幾年無果,心徹底涼透了,和他提出了離婚。
他罵老婆勢利眼,不能與自己共患難。
老婆卻回懟他:
你哪怕出去當個服務員,一個月賺兩千塊錢,我都不嫌棄你。 可你現(xiàn)在這樣算什么?整天賠錢還打腫臉充胖子,你放不下面子,就跟面子過去吧!
噎得他無話可說。
是啊,追求體面固然是人的本性,可沒底氣的體面,終究經(jīng)不住生活的考驗。
用透支自我的方式,維持表面的風光,只會讓生活愈發(fā)寸步難行。
主持人陳銘提出過一個“拉拉鏈效應”。
意思是,維系自尊這件事,就像拉拉鏈似的,你越用勁,越容易卡死。
放下身段,以退為進,前方才會一路暢通,日子也會越過越順。
前段時間,有媒體曝出58歲的TVB女星黃鳳瓊,已經(jīng)轉行做了7年的月嫂。
黃鳳瓊曾經(jīng)是香港當紅演員,參演過《九品芝麻官》《唐伯虎點秋香》等著名影視作品。
可后來行業(yè)不景氣,她整整3年找不到工作,只能靠積蓄生活。
眼看著生活即將捉襟見肘,她在朋友建議下,考了護理證,成為一名月嫂。
在雇主家,黃鳳瓊每天起早貪黑,給嬰兒換尿布、做輔食,用專業(yè)贏得了客戶的信任。
雖然放下了昔日的明星光環(huán),但隨著收入穩(wěn)定增長,黃鳳瓊的生活漸漸有了起色。
人到中年漸漸發(fā)現(xiàn),面子是給別人看的,生活才是過給自己的。
低頭賺錢不丟人,賺不到錢還硬撐場面,才是最丟人的。
日子寸步難行的時候,想想孩子的教育費,父母的養(yǎng)老錢,還有家里每月的房貸車貸、水電燃氣費……
哪一樣,不需要足夠的經(jīng)濟條件支撐?
成年人的自由和底氣,都是要用錢來養(yǎng)的。
與其死要面子活受罪,不如把心變糙點,把臉皮變厚點。
放下身段,好好賺錢,當你手頭寬裕了,無需硬撐外表的光鮮,也能活得從容且有尊嚴。
前段時間,重溫電視劇《北上》,對夏鳳華的遭遇,唏噓不已。
夏鳳華是一個快遞站點的小主管,為人慷慨仗義,凡事都把員工放在第一位。
她明明薪水不高,卻寧可自己降薪,也要給員工買保險。
甚至常常自掏腰包,給員工報銷各種福利和補貼。
站里有個員工叫何天明,因為租不起房,帶著妻兒和老母,住進快遞站的宿舍里。
夏鳳華的合伙人直言快遞站養(yǎng)不起閑人,要趕走何天明一家。
可夏鳳華卻覺得何天明可憐,不惜和合伙人撕破臉,也要保住何天明。
她又是給何天明一家提供住宿,又是借他五千給母親看病。
沒想到何天明卻得寸進尺,要求夏鳳華給自己漲工資。
夏鳳華雖然沒答應,但顧念舊情,還是給了何天明副主管的職位。
可她的熱心腸,并沒有換來何天明的感激。
后來,快遞市場低迷,夏鳳華急缺人手幫忙。
何天明卻在此時跳槽去了待遇更高的公司,留下夏鳳華單槍匹馬,每天在快遞站忙得心力交瘁。
想起紀伯倫說的:
熱情加上“過度”,就是一個自焚的火焰。
在人情上窮大方,不一定能讓別人感恩戴德,卻有可能給自己挖坑。
一旦別人習慣了你的掏心掏肺,就會變得沒心沒肺,把你過往的所有好,悉數(shù)拋諸腦后。
面對越界的請求,性格冷一點,態(tài)度硬一些,別人才不會覺得你好拿捏。
心理學家哈麗雅特有個工作習慣,就是會在郵箱的簽名欄里,標注出自己職務的負責內容。
同事們找她幫忙時,只要事情不在她的職責范圍內,她都會直接拒絕。
剛開始,常有同事埋怨她太過冷淡,不好說話。
可時間久了,來麻煩她做事的人越來越少,剩下那些與她打交道的,都是和業(yè)務直接相關的同事和領導。
她也得以在業(yè)務上穩(wěn)步精進,工資也水漲船高。
很多時候,斬斷一些人情糾葛,并不是壞事,反而會讓你過得越來越好。
畢竟能讓一個人持續(xù)升值的,從不是無底線的討好,而是過濾無關的干擾,把精力聚焦在自我提升上。
困于人情,無底線向人妥協(xié),只會不斷透支自己;
量力而行,不輕易讓渡自身利益,別人才會尊重你的底線。
當你守好自己的邊界,敢于對不合理請求說“不”,才能把精力留給重要的事,在自己的領域不斷提升。
你有沒有過類似的時刻?
明明想讀幾本書,可一下班,卻忍不住癱在沙發(fā)上玩手機;
明明想考專業(yè)證書,可總覺得準備時間充分,于是整日打游戲消磨時間;
明明打算一口氣完成工作,中途卻忍不住和人閑聊,導致任務反復中斷,效率極低……
聽過一個“時間上的窮人”的概念。
意思是,很多人以為自以為時間充裕,于是大肆揮霍光陰享樂,不僅耽誤了工作,也荒廢了人生的更多可能性。
殊不知,那些荒廢的時光,不會讓你變得快樂,只會像水蛭一樣,慢慢吸走你的生命能量。
美國記者卡爾·桑德堡說過一句話:
時間是你人生的錢幣,它是你唯一的錢幣,只有你能決定將怎么使用它。
越有遠見的人,越會將時間視為自己的重要資產(chǎn),把每分每秒用到極致。
作家李筱懿有個雷打不動的習慣:
每天凌晨4點45分,準時起床讀書、寫作。
等到7點,大多數(shù)人才剛揉著眼睛起床時,她已經(jīng)寫完了上千字的文章。
上班后,她更是連碎片時間也不放過:
化妝師打理頭發(fā)期間,她會手捧紙質書翻閱;
工作休息間隙,她也會打開有聲書,如饑似渴地汲取新知。
這樣日積月累下來,李筱懿每年的閱讀量都能達到驚人的100本。
李筱懿曾說:
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你把它花在哪里,它之后一定會以某種方式呈現(xiàn): 時間花在讀書上,就會擁有更多元的見解; 花在學習技能上,就會在同樣的競爭條件下,比別人多一個機會。
也正是因為對時間極度珍視,李筱懿成為寫作圈里極具影響力的作家。
你有多會放大時間的價值,就能有多大程度靠近理想的生活。
如今喧囂的時代里,每天都有五花八門的信息,切割我們的注意力。
怎樣才能想要保持專注力,拒絕無意義的時間消耗?
推薦一個馬斯克都在用的時間管理方法:“時間盒子法”。
在這個方法里,時間會被分割成15分鐘一個的“盒子”,每個盒子對應一個明確的小目標。
每個時間盒內,只完成一個目標;如果沒有完成,也要繼續(xù)推進,絕不打亂后續(xù)計劃。
“時間盒子法”的核心,是學會設置“時間限”,而不是“時間線”。
讓每一項行動,都有截止的時點,才能高效推進整體行動,不至于把大把時間耗費在同一件事情上。
想要實現(xiàn)人生的躍遷,就要做時間的朋友,而不是時間的窮人。
學會分秒必爭,你才能把生命里的每一份投入,都沉淀為底氣,在有限的人生里創(chuàng)造無限的精彩。
經(jīng)濟學家托馬斯·索維爾有句名言:
人的一生都在與本能作戰(zhàn),而財富是對反人性者的獎賞。
生而為人,我們或許都有這樣那樣的缺陷,譬如好面子,圖安逸,重人情……
但也總有人,能克服多數(shù)人克服不了的弱點,達成其他人達成不了的高光。
甩掉面子包袱,賺足生活的底氣;
屏蔽垃圾關系,保護內在的心力;
杜絕虛擲時間,活出每分每秒的意義。
要知道,一個人的精力、資源和財富,都是有限的。
戒掉“窮大方”,才能收獲“真自在”。
點個,愿我們都能專注于內在的節(jié)奏,擺脫窮人思維,走向富足人生。
作者 | 竹西,愛讀書,愛生活。
主播 | 夏萌,用我的聲音溫暖你的睡前時光。
圖片 | 視覺中國,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