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2025未來科學大獎獲獎名單揭曉。
季強、徐星、周忠和獲得“生命科學獎”,以表彰他們發(fā)現(xiàn)了鳥類起源于恐龍的化石證據(jù);方忠、戴希、丁洪獲得“物質(zhì)科學獎”,以表彰他們在拓撲電子材料的計算預測以及實驗實現(xiàn)方面做出的貢獻;盧志遠獲得“數(shù)學與計算機科學獎”,以表彰他在非易失性半導體存儲單元密度、器件集成度和數(shù)據(jù)可靠性領域的發(fā)明和引領的貢獻。
其中,獲得“物質(zhì)科學獎”的丁洪,1968年出生于湖南長沙,湖南師大附中1986屆校友。全國政協(xié)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知名凝聚態(tài)物理學家,上海交通大學李政道研究所副所長、講席教授。長期從事凝聚態(tài)物理的實驗研究,主要研究領域為量子材料和量子計算,取得過多項具有重要國際影響力的原創(chuàng)性成果。曾獲美國斯隆獎、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歐洲先進材料獎、中國科學院杰出科技成就獎(個人獎)、騰訊新基石研究員以及2024年度發(fā)展中國家科學院(TWAS)獎物理、天文和空間科學獎(共享)等榮譽和獎勵。
丁洪在附中學習生活的幸福時光
丁洪是美國物理學界第一位全職回國的正教授,2008年回國之初,他便懷揣關于大國重器的“三個夢”。
丁洪規(guī)劃的三個“科學夢”——“夢之線”,建設一條多項技術指標世界領先的光束線站;“夢之環(huán)”,建設世界上亮度最高的高能同步輻射光源;“夢之城”,建設懷柔科學城。 丁洪說,自己是個特別愛造夢的人,愛追逐有挑戰(zhàn)性的事情。猶記得2008年,他回國那陣,正值一種新型高溫超導體——鐵基高溫超導體被發(fā)現(xiàn)。高溫超導體就是在臨界溫度提高的情況下具有超導特性的材料。他就將目標鎖定在此項研究上。 經(jīng)過日復一日的實驗,丁洪率領團隊利用角分辨光電子能譜技術,發(fā)現(xiàn)了鐵基超導體中依賴費米面的無節(jié)點的超導能隙,被國際同行認為是對鐵基超導體s-波對稱性的建立具有奠基性意義的工作。 科研領域的國際競賽,如同一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體現(xiàn)的往往是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貒@些年來,丁洪團隊在量子材料和量子計算領域產(chǎn)出了多項具有國際重大影響力的原創(chuàng)性成果。 他的同事說,“老丁這個人,只要實驗裝置一開始運轉,幾天幾夜待在實驗室里不出來,那都是家常便飯!”可丁洪卻極少提及自己在科研中的艱辛和困難,他總在感慨自己科研之路到目前為止都很順利,即便是在高溫超導體研究、發(fā)現(xiàn)外爾費米子、馬約拉納零能模的存在等這些國際性物理問題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他也總是云淡風輕地道一句,“運氣不錯”。 2022年,丁洪成為上海交通大學李政道研究所講席教授。丁洪說,新的環(huán)境帶來新的挑戰(zhàn)與動力,在新的征程上,他又有了新的“科學夢”,即“夢之所”,把李政道研究所建設成為世界一流的國際化前沿物理中心。
2022年丁洪回母校湖南師大附中為師生作學術報告
“我出生在長沙,岳麓山腳下長大,在湖南師大附中度過了難忘的6年?!倍『楦嬖V正在求學的年輕學子們?nèi)绾纬蔀橐幻茖W家:“在科學研究道路上遇到一些困難都是極為正的事,科學家就該有股創(chuàng)新精神和不認輸?shù)捻g勁兒?!睆目蒲腥藛T自身來說,對研究項目的重要性和成功概率有比較清晰的判斷很關鍵。一旦做出了肯定的判斷,那就心無旁騖“玩命干”。
同時,科學家需要一種品質(zhì)——“grit”,沙子中堅硬耐磨且發(fā)亮的小顆粒,外形樸實無華,卻閃耀著千萬次磨礪后的光芒。他經(jīng)常勉勵科研人員“專注于你能改變的領域”,保持專注,堅持深耕,并持之以恒。
瀟湘晨報記者沈顥 通訊員蘇曉玲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