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 | 鄭麗媛
出品 | CSDN(ID:CSDNne ws)
投稿或尋求報道 | zhanghy@csdn.net
“我只是想把和 AI 的對話發(fā)給朋友看看,沒想到一搜 Google,結果居然被掛在了網(wǎng)上——誰都能看!”
這并不是哪位網(wǎng)友的虛驚,而是一場真實發(fā)生、并引發(fā)了廣泛爭議的隱私風波。
近日,外媒 Fast Company 曝光:大量用戶與 ChatGPT 的私密對話,未經(jīng)充分告知的情況下,就被公開收錄進了 Google 搜索結果。雖然沒有明確展示賬號 ID 或郵箱等身份信息,但很多聊天內容中包含了十分詳細的描述,足以拼湊出對話者的個人生活軌跡。
面對洶涌而來的輿論壓力,OpenAI 緊急下架了相關功能,并承諾配合清除搜索引擎的已索引內容——但這場危機,仍讓不少用戶開始重新思考一個問題:我們與AI對話時,到底還有多少“隱私”可言?
“你的對話在Google上”:一場從“分享”按鈕引發(fā)的隱私事故
事情的起點,其實是 ChatGPT 的一個看似友善的功能——“分享”。
OpenAI 曾允許用戶通過點擊“Share”(分享)按鈕,將某段對話生成鏈接,方便轉發(fā)給朋友或團隊成員查看。然而,在分享時,系統(tǒng)會展示一個選項:“Make this chat discoverable(使此對話可被發(fā)現(xiàn))”。如果用戶勾選,意味著這段對話將被發(fā)布為一個公共網(wǎng)頁,可被搜索引擎抓取。
問題在于,這項設定的提示并不清晰。正如 Fast Company 報道指出,這行文字下方還有一條灰色小字:“這些聊天內容可能會出現(xiàn)在搜索引擎結果中?!薄芏嘤脩舨⑽醋⒁饣蚶斫膺@層含義,以為只是生成一個私密鏈接,卻在不知不覺間將自己的對話“貢獻”到了 Google。
結果就是,數(shù)千條包含用戶隱私內容的 ChatGPT 對話,被完整地暴露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根據(jù)知名投資人 Oliver Molander 在 LinkedIn 上發(fā)布的帖子,一度有超過 70000+ 個經(jīng)用戶分享的 ChatGPT 對話在網(wǎng)上公開可見。
例如,有人向 ChatGPT 詢問如何翻新浴室:
也有人讓 ChatGPT 推薦一些創(chuàng)意菜譜:
還有人與 ChatGPT 的對話涉及心理創(chuàng)傷、家庭矛盾、藥物使用、生活細節(jié)等高度敏感話題——雖然這些網(wǎng)頁并不會顯示 OpenAI 用戶名,但由于內容中常夾雜著生活細節(jié)、地點或稱呼,仍可能會間接暴露用戶身份。
OpenAI承認設計存在問題,緊急撤回“可被發(fā)現(xiàn)”的選項
在事件爆發(fā)初期,OpenAI 曾表示“可被發(fā)現(xiàn)”的提示信息“已足夠清晰”,不存在誤導,都是用戶自愿勾選導致的。
但在后續(xù)愈演愈烈的批評聲中,OpenAI 首席信息安全官 Dane Stuckey 改口表示,“這項功能確實讓很多人不小心分享了他們原本不想公開的內容”,并承認這一機制存在設計問題。
他還把“可被發(fā)現(xiàn)”的設置稱為一個“短期實驗”,原本是為了“幫助用戶發(fā)現(xiàn)有價值的公開對話”,但最終造成了大量誤操作,因此 OpenAI 決定全面下架該選項,并承諾將配合搜索引擎清除已被索引的頁面。
目前,ChatGPT 的“分享”功能已無法再將對話設為“可被發(fā)現(xiàn)”,用戶只能生成私密鏈接,避免公開傳播。然而,已被索引的內容在接下來一段時間內仍可能繼續(xù)出現(xiàn)在搜索引擎中。
另一方面,Google 并未直接回應是否參與了索引這些頁面的決策。
在接受媒體詢問時,Google 只明確強調:“搜索引擎本身無法控制網(wǎng)頁是否公開,網(wǎng)頁發(fā)布者(即 OpenAI)才擁有全部決定權?!薄獫撆_詞就是:OpenAI 生成的這些公開鏈接,是默認允許被Google搜索引擎抓取和收錄的。
也就是說,是 OpenAI 自己決定開放了這些聊天頁面,同時也需要自己使用Google提供的相關工具進行屏蔽。不過這些工具往往只對 Google 有效,而 Bing、DuckDuckGo 等其他搜索引擎是否會持續(xù)收錄這些對話仍是未知數(shù)。
科技公司把用戶當“小白鼠”的又一例證?
盡管 OpenAI 想要緊急止損,但這一事件已然造成了廣泛影響。更巧的是,這場搜索泄露風波并非 OpenAI 近期面臨的唯一隱私危機。
不久前,OpenAI 剛因另一場法律訴訟被法院要求“永久保存所有被刪除的對話記錄”,以備訴訟調查之用。這一判決意味著,即使用戶點擊“刪除對話”,OpenAI 也可能必須在后臺保留副本,這引發(fā)了大量用戶對“AI聊天是否真的私密”的擔憂。
有用戶調侃道:“以前以為 ChatGPT 的聊天是‘隨刪隨走’,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是‘刪了還在’?!?/p>
在這種背景下,近日 ChatGPT 對話內容在搜索引擎中的曝光無疑更加劇了信任危機。一邊是“刪不掉的對話”,另一邊是“不小心就會公開的對話”,用戶對 OpenAI 數(shù)據(jù)治理的信心正在逐漸流失。
不僅如此,對于這次事件學術界也有強烈反應。
牛津大學 AI 倫理學家 Carissa Véliz 表示,她對于 OpenAI 的這種做法感到震驚,并指出這種“先上線、再看反應”的做法正是科技公司一貫的模式:“哪怕只是短期實驗,也令人不安,科技公司總是把普通用戶當成小白鼠,把功能扔出來看看有沒有人投訴?!?/p>
最后,F(xiàn)ast Company 建議用戶如果想檢查自己的對話是否被索引,可以用已分享過的鏈接中的一部分內容去 Google 搜索,看看是否仍能被找到。
參考鏈接:https://www.reddit.com/r/webdev/comments/1mhiw6c/theyre_destroying_the_internet_in_real_time_there/
https://techcrunch.com/2025/07/31/your-public-chatgpt-queries-are-getting-indexed-by-google-and-other-search-engines/
2025 全球產(chǎn)品經(jīng)理大會
8月15–16日·北京威斯汀酒店
互聯(lián)網(wǎng)大廠&AI創(chuàng)業(yè)公司產(chǎn)品人齊聚
12 大專題,趨勢洞察 × 實戰(zhàn)拆解
掃碼領取大會 PPT,搶占 AI 產(chǎn)品新紅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