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男方“凡爾賽”
問:冷大,我今年26歲,大專畢業(yè),年收入七八萬。
我遇到一個相親對象,特別喜歡“凡爾賽”,就是那種明著抱怨實際上在炫耀的。
比如他會皺著眉頭說:“哎,養(yǎng)這輛寶馬真是個無底洞,每個月保養(yǎng)加油要好幾千,煩死了。”
或者:“上次去瑞士玩了一趟,花了我小十萬,這個月又得吃土了?!?/p>
他總用這種方式來展示他的經(jīng)濟實力。我真的覺得好油膩,好不真誠。
有錢就有錢,大大方方承認不行嗎?非要用這種抱怨的方式來炫耀。
老師,一個男人這么愛慕虛榮,是不是說明他內(nèi)心其實很自卑?
答:你問:“一個男人這么愛慕虛榮,是不是說明他內(nèi)心很自卑?”
其實,他是不是自卑,不是重點,重點是:你會不會在他面前感到自卑?為什么這么說?
因為在相親、擇偶里,如果對方的表達方式、消費觀讓你時不時感到不適,甚至懷疑自己的價值,那無論他背后的心理動機是什么,這段關(guān)系對你來說都會是消耗的。
一,階層差異
階層差異,是一個很容易被忽視的擇偶變量,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擇偶變量。
尤其是現(xiàn)在流行的“霸道總裁愛上我”的劇情,讓很多女孩誤以為自己也可以和總裁在一起。
但其實,普通女孩和總裁是兩個完全不同的階層。
擇偶的經(jīng)驗法則是:不要超過兩個階層擇偶。向上不超過兩個階層,向下也不超過兩個階層。
向上超過兩個階層是高攀,向下超過兩個階層是扶貧。哪怕只高一個階層,很多觀念都需要時間磨合。
否則,他的“調(diào)侃”在同階層人眼里是松弛幽默,在你耳朵里可能就是油膩凡爾賽。
你年收入七八萬,他一次瑞士旅行花十萬;你可能還在精打細算地生活,他的寶馬車保養(yǎng)費每月就幾千元。
這不僅僅是數(shù)字的差距,而是階層的差距。
二、“凡爾賽”背后的心理
他的這種凡爾賽,有三種可能性:
1、是他圈子內(nèi)的調(diào)侃方式。
和他同個圈層的好朋友聽他這么講,可能會很松弛地回應(yīng)他:
“是啊,養(yǎng)寶馬就像養(yǎng)個寶貝兒子,真燒錢。”
“別吃土了,下頓我請?!?/p>
這是他們的社交語言,不見得是專門針對你,更不是專門在你面前“秀優(yōu)越”。
也歡迎大家留言:如果你的相親對象和你說這些,你會怎么回應(yīng)他?
2、有意為之。
如果他的這些炫耀,真的是他有意為之。那么,很可能是地位框架的確認。
在關(guān)系早期,有些人會用這種方式“展示資源”,看你會不會被吸引、會不會覺得配不上,從而在潛意識里占據(jù)主導位置。
如果你每次都接他的“凡爾賽球”,甚至因此產(chǎn)生向上的仰望感,他會覺得這種方式是有效的,并持續(xù)使用。
3、他演出來的。
他為了吸引一些女孩子,把自己打造成一個有錢男人的人設(shè)。
他的寶馬車可能是他租來的,他瑞士旅行的錢可能是他貸款來的,甚至他根本沒有去瑞士旅行,而是從網(wǎng)上找了瑞士的照片來忽悠女孩子。
這類男人,你要盡快打車跑。
三、你為什么會覺得油膩?
你會覺得他的話很油膩,很可能是因為你自己內(nèi)心也存在一種“又卑又亢”的矛盾:
卑:你會對他的經(jīng)濟實力感到壓力,潛意識里覺得自己不夠匹配。
亢:你不想被這種經(jīng)濟優(yōu)越感操控,所以反感他的凡爾賽。
如果換一個場景,你已經(jīng)和他享受過一起坐寶馬、一起去瑞士旅行,你會不會也用類似的方式對朋友抱怨+炫耀,比如:
這次去瑞士旅游好累,去了好多地方,回來都要緩好多天。
如果答案是“會”,那就說明這個問題一部分來自你的嫉妒和憤怒。
你和他很可能不是同一個階層的人,他不是你理想的結(jié)婚對象。
你在后面的擇偶時,也要留意:不要一見楊過誤終生。不要把之后相親對象的經(jīng)濟情況和他比較。
因為真正能和你進入婚姻的男人,往往是和你同一個階層,或者階層差距不會超過一個。
階層差距超過兩個的交往,很有可能是短擇(標題出處)。
主創(chuàng)團隊 | 冷愛 方賞 茜茜 惠生 柯惠
如果你也想咨詢或者傾訴,請私信我!
本文的插畫,未經(jīng)授權(quán),不得使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