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秋
暑氣未消而秋意已萌
此時天地陽氣漸收
陰氣始生
順應節(jié)氣規(guī)律調整身心
減少寒涼食物攝入
適量運動
保持良好心態(tài)
開啟健康的秋季生活
飲食:潤燥為先,兼顧祛濕
苦熱的夏季悄悄過去
又到了貼秋膘的季節(jié)
盛夏里
胃口變小飲食清淡
涼風一起
人們自然想吃些好的
彌補一下夏天的“損失”
人們把這稱作貼秋膘
北方百姓家吃燉肉
還有人家吃白切肉、紅燜肉
以及肉餡餃子、燉雞、燉鴨、紅燒魚等
一些老字號肉食柜臺前
顧客會排起長隊
人們在立秋的前一日食西瓜
于是謂之啃秋,也稱咬秋
寓意炎炎夏日酷熱難熬
時逢立秋將其一口咬住
秋季燥氣當令易傷津液
飲食應以滋陰潤肺為宜
人們多食用蜂蜜
可潤肺去燥,從內養(yǎng)外
是皮膚絕佳的保養(yǎng)品
適當多吃銀耳、百合、山藥、蓮子
南瓜、梨、葡萄等
一碗潤燥美顏的冰糖銀耳湯
是秋季最適宜的甜品
梗米甘平,宜煮粥食
既能去火又能潤肺的生地粥
加上少許冰糖
堪稱初秋的絕配美食
起居:早臥早起,適度“秋凍”
立秋意味著暑去秋來
晝夜溫差逐漸增大
順應天時
調整作息
《黃帝內經(jīng)》強調
“秋三月…早臥早起,與雞俱興?!?/strong>
早睡以順應陽氣收斂
早起使肺氣得以舒展
科學“秋凍”,增強耐寒
初秋氣溫波動
不宜過早添厚衣
適度讓身體感受涼爽
可激發(fā)機體御寒能力
但需因人而異
尤其老人、小孩及體弱者
重點保護頸背、腹部、關節(jié)等部位
避免受涼
保證睡眠
緩解秋乏
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
有助于恢復體力,養(yǎng)足精神
夜間睡覺避免開窗或空調直吹
運動:舒緩收斂,動靜相宜
選擇溫和項目
散步、慢跑、太極拳、八段錦等
強度適中,微微汗出即可
避免大汗淋漓耗傷津液
運動后及時補充水分
忌喝冰水和沖涼水澡
時間宜選早晚
避開午間炎熱時段
重視拉伸
秋季筋脈易緊
運動前后充分拉伸
保持身體柔韌通暢
情志:安寧平和,遠離悲秋
秋氣通于肺,在志為憂
立秋后日照減少
易生悲涼之感
保持心境平和
遇事豁達,少思慮,戒躁怒
可通過適當多曬太陽
親近大自然
與朋友聊天
保持心態(tài)平和
做到內心寧靜
心情舒暢
即使遇到傷感的事
也應主動予以排解
立秋
是萬物成熟的序曲
也是身心調養(yǎng)的良機
順應天時,平衡陰陽
以平和之心迎接
即將到來的金色豐收季
在自然的律動中
與萬物共呼吸
與四季同脈動
文案整理:劉婉茹
監(jiān)制:盧靜 編輯:劉婉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