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這天,我站在菜市場里,看著攤位上最后一茬嫩姜,突然意識到——該貼秋膘了。但38℃的高溫提醒我,現在貼膘還為時過早。于是琢磨出幾道"半秋半夏"的時令菜,既順應節(jié)氣,又不辜負最后的夏日滋味。
第一道:薄荷拌藕帶
藕帶是夏日限定的水靈,立秋前后最是脆嫩。買回來斜切成段,焯水十秒立刻過冰水。抓一把陽臺瘋長的薄荷,和藕帶一起用糟鹵汁拌了,撒上烘香的松子。入口先是薄荷的清涼,接著是藕帶的爽脆,最后糟鹵的醇厚在舌尖漫開。這道菜妙在既消暑又開胃,是夏秋之交最熨帖的小菜。
第二道:冬瓜瑤柱盅
老話說"立秋啃秋",首選當然是冬瓜。取青皮冬瓜一截,挖瓤成盅。泡發(fā)幾?,幹撼山z,和薏仁一起燉出奶白的湯底。倒入冬瓜盅里蒸半小時,瓜肉半透明時撒上火腿末。冬瓜吸足了海鮮的鮮甜,用勺子輕輕一刮就化在嘴里。既應了"啃秋"的習俗,又不失消暑的功效。
第三道:桂花糖芋艿
菜場里新上的芋艿還帶著濕泥,買回來蒸熟剝皮,淋上現熬的桂花糖漿。金黃的桂花瓣浮在芋艿上,像給白胖的團子蓋了層秋日的陽光。特意沒把芋艿碾得太碎,保留些顆粒感,吃起來更有趣。溫熱的芋艿裹著涼絲絲的糖漿,是夏末秋初最溫柔的甜點。
立秋的餐桌上,我還擺了一碟嫩姜炒仔雞,一碗百合綠豆湯。這些游走在季節(jié)邊緣的食物,讓換季變得不那么突兀。就像今早出門時,熱風里突然夾了一絲涼意,轉瞬即逝,卻讓人心頭一顫——秋天真的要來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