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心放
孟浩然是唐代著名詩人,與同時代著名詩人李白和王維關系都不錯。筆者查閱有關詩集和文獻,李白一生有直接提及孟浩然的詩,但難以找到孟浩然直接寫給李白的詩,而孟浩然和王維呢,有詩歌往來。是孟浩然區(qū)別對待兩人嗎?這話題很有趣,值得聊一聊。
(一)李白給孟浩然寫過三首詩
孟浩然是李白心中的理想人物之一,李白寫給他的詩雖然不多,僅有三首,但首首是滿格的褒意。
最著名的是婦孺皆知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筆者試釋詩意:老朋友孟浩然在春景美好的三月告別武漢黃鶴樓,出發(fā)到揚州。李白佇立在長江邊,目送載孟浩然的船漸行漸遠,直到消失在江水和碧空連成一線的天際盡頭,還久久舍不得離開。詩中表達了李白對孟浩然的深厚友情和依依惜別之情。
第二首是《贈孟浩然》“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筆者試釋詩意: 夫子是一個具有豐富文化內涵的詞語,一般用于對成年男子的尊稱,常用于稱呼老師或學者。李白稱孟浩然為“孟夫子”,表達了對他的敬愛之情。詩中稱贊孟浩然風流倜儻,名聲傳遍天下,年輕時放棄仕途(紅顏棄軒冕),年老時隱居山林(白首臥松云)。孟浩然心儀的是醉酒賞月,傾情于樹木花草,不求入仕侍候君王。李白將他比作高山,表達了對他的仰慕之情。
第三首是《春日歸山寄孟浩然》“ 朱紱遺塵境,青山謁梵筵......”筆者試著釋意:這首詩是李白在春日歸山時寄給孟浩然的。詩中描繪了山中的美景和禪意,表達了李白對孟浩然的思念之情。李白自謙地說自己不如伯牙的琴聲那樣動聽,但仍希望孟浩然能理解他的心意。
三首詩作不僅展現(xiàn)了李白與孟浩然的深厚友誼,也反映了唐代詩人之間的文化交流與情感紐帶。
(二)孟浩然和王維有詩歌往來
筆者查遍了所掌握的有關史料,硬是沒查到一首孟浩然寫給李白的詩??磥砝畎资恰疤觐^匠的挑子一頭熱”。但奇怪的是,孟浩然和同時代的王維卻有詩歌來往,雖然一來一往僅有兩首。
《留別王侍御維》(一作《留別王維》),是唐代詩人孟浩然在長安失意后創(chuàng)作的贈別王維之作。
詩人開篇就感慨自己在這寂寞的長安究竟在等待什么呢?每天都是一無所獲,獨自落寞地歸來?!凹偶拧奔葘懗隽嗽娙碎T庭冷落的景象,也體現(xiàn)出他內心的孤獨寂寞;“朝朝”則強調了這種日子的重復性,突出了詩人的失落與無奈。自己想要去尋找一塊理想之地,去過歸隱的生活,但又舍不得與老朋友王維分別,詩句中的一個“欲”字和一個“惜”字,生動地展現(xiàn)了詩人在歸隱與惜別之間的矛盾心理,也深刻地反映出他與王維之間深厚的友情。感嘆那些身居要職的當權者,有誰肯來提攜自己呢?在這世上,真正能理解自己、賞識自己才能的知音實在是太少了。一個“誰”字,反詰有力,道盡了詩人的辛酸與無奈;一個“稀”字,準確地表達出知音難遇的社會現(xiàn)實。既然知音難覓,仕途無望,那自己就應該回到故鄉(xiāng),守著那份寂寞,關閉故園的門扉,過起隱居的生活。“只應”二字,表明在詩人看來,歸隱是他此時唯一的選擇,也流露出他對現(xiàn)實的失望與無奈。
這首詩語言淺顯直率,自然流暢,抒發(fā)了詩人無人引薦、缺少知音的失意哀怨情懷,既有對朝廷埋沒人才的怨憤,又有對知心朋友的留戀,還有懷才不遇的嗟嘆。
孟浩然于開元二十八年(740年)因背疾復發(fā)去世。開元二十九年(741年),時值王維以殿中侍御史的身份前往南方主持選拔官員,途經(jīng)襄陽時,得知孟浩然去世消息,于是寫下《哭孟浩然》一詩表達對好友的哀悼之情。
這首詩語言簡潔,沒有華麗的辭藻,卻通過直抒胸臆與借景抒情相結合的手法,將詩人對故人的哀悼之情表達得淋漓盡致。詩中既有對孟浩然的懷念,也有對生命無常的感慨,情感真摯動人。
(三)一生都在徘徊的孟浩然
孟浩然幼時的家庭條件不錯,從小也很聰明能干,在讀書的同時,還學習過劍術,比一般文人多了一分英氣。20歲的時候迷戀家鄉(xiāng)的山水風光,與好友張子容一同到鹿門山隱居。張子容赴京參考后,孟浩然也心動了,下山去尋找建功立業(yè)之路,那時已年近不惑。
可嘆的是,他第一次參加考試就名落孫山,心高氣傲的他十分沮喪,但幸運的是他進了王維的朋友圈。王維利用自己在京城文人中的影響力幫他打開名氣,還帶著他參加一系列文人聚會。孟浩然的田園詩寫得頗有水平,成了山水田園詩派的一個代表人物。
可能是京城的消費水平太高,也可能是他太想念家鄉(xiāng)的父老和山水,他最終回到家鄉(xiāng)邊寫詩歌邊耕田砍柴。孟浩然的性格隨意灑脫,不喜拘束,很多人都喜歡和他交往,李白、杜甫、王維、王之渙、王昌齡等人都是他的詩友,他一天到處玩耍、喝酒,蹭飯,過著神仙般的瀟灑生活。他的詩《過故人莊》最能表現(xiàn)他的這種心情。
但如此躺平過日子,終歸不是長久之計,至少經(jīng)濟捉襟見肘吧?他又跑到京城去求官,獻上自己寫的詩給宰相張九齡,老張當時沒買他的賬,他就到襄陽歸隱去了。時任襄陽刺史韓朝宗,很喜歡他的詩,有意著力推薦他,提前相約他去參加自己的活動,以便為他拓展門路。某天韓朝宗請他去時,他正巧和遠道而來的幾個朋友喝酒,就顧不得前去赴韓朝宗之約了。直白地說,就是錯過了一次機會。張九齡后來請他去當幕僚,沒做多久,他感到不自在辭了職。王昌齡來看他。他用好吃的鳊頭魚招待客人。王昌齡擔心他大病初愈,魚是發(fā)物,吃了有問題。他說人生得意須盡歡,結果吃后背疾復發(fā),52歲就與世長辭。
文末補語:不能按照常理來推測孟浩然的所作所為。他和李白肯定是好朋友,要說他沒給李白寫詩,只能說隨意灑脫的他,與李白的交往太隨意灑脫了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