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在關稅問題上的決策存在很大的“黑箱”,他反復無常,往往最后一刻才給出答案。更有意思的是,有時大家都不清楚特朗普究竟想在談判中得到什么!
特朗普“關稅決策”很黑箱,沒人知道他是怎么想的!
繼今年4月2日之后,全球貿易秩序在8月1日再次因為特朗普的關稅政策而遭受沖擊。但很奇怪的是,8月1日當天,當特朗普被一眾球星簇擁現身后,他才輕描淡寫地談了幾句關稅議題。
英國《金融時報》指出,這番看似漫不經心的言論,卻像極了一場精心設計的嘲諷,而嘲諷對象正是在談判期限到來前還在瘋狂游說的貿易伙伴,包括印度、加拿大等。
隨著最后期限逼近,這些國家更加感到無助與失望。這場猶如“俄羅斯輪盤賭”的關稅賭局,不僅揭示了特朗普政府內部的混亂決策過程,更讓全球盟友看清了這位總統反復無常、交易至上的本質。
事實上,特朗普政府的貿易決策一直充滿了矛盾與不確定性。從4月2日以來能夠清楚看到特朗普本人的反復無常:他先是祭出所謂的“對等關稅”,讓全球市場陷入恐慌,隨后又突然暫停;他迅速升級對華貿易戰(zhàn),引發(fā)全球經濟衰退的警告,接著又同意休戰(zhàn);他對墨西哥和加拿大兩個鄰國早早開征關稅,卻又豁免了大部分產品。
《金融時報》還披露:在4月2日,特朗普公布“對待關稅”的前一刻,白宮內部仍在對如何界定“對等關稅”數字而進行激烈討論,最后特朗普選擇了一個簡單的計算公式。幾個小時后,“對等關稅”數字公布。
有時,特朗普直到最后一刻才會公布答案
這次同樣也是遇到了上次的情況,在8月1日新關稅行政命令發(fā)布前的幾個小時,白宮內部仍在激烈辯論。特朗普本人對于要懲罰哪些貿易伙伴、赦免哪些對象,始終搖擺不定。在最后關頭,他召集了核心顧問團隊在橢圓型辦公室進行了數小時的閉門會議。
與此同時,各國的談判代表和全球媒體,只能焦急地不斷刷新特朗普的社交賬號。而在美東時間7月31日晚間7點30分過后,一連串突如其來的關稅公告讓國家都措手不及。
其中最典型的案例就是瑞士。在特朗普“新關稅”出爐前,瑞士很自信,畢竟自己對特朗普做了很大的讓步,對超過99%的美國商品完全開放市場,但最終的關稅數字直接讓瑞士傻眼,不僅沒有得到一個低關稅,甚至新關稅數字比4月的關稅數字還要高!
因此外界普遍認為,和其他政治人物不同,特朗普的決策無法預測,經常只有到了最后才能揭曉最終的答案!
一位美國高官對《金融時報》表示:現在大家在談及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時,只知道他在利用美國的力量獲取最大利益。因為他很“了解美國市場的杠桿作用”,想要利用這一點來“改變全球貿易體系,使其更有益于美國勞工及其家庭”。但具體他會采取什么措施,付諸什么行動,外界一無所知。因為特朗普的決策過程具有很大的“黑箱”,他有時到最后甚至會一拍腦門,隨便給出一個數字。
和特朗普談判是一種折磨,有時不知道他到底想要什么
此外,有時對于特朗普想要什么,甚至就連他的親信也摸不著頭腦。這名高官還特別舉了印度的例子:每當盧特尼克對特朗普提及印度的提案時,后者都只是讓他回去努力談判,這就直接把盧特尼克搞懵了,只能和印度不斷談判,但對于特朗普究竟想要什么,盧特尼克和印度都很迷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