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胡大一,曾總結過一部“健康三字經”。
其中最重要的一個長壽秘訣,就是“家和睦,壽百歲”。
無獨有偶,哈佛大學醫(yī)學院一項長達20年的研究也發(fā)現(xiàn),決定壽命長短的因素中,“與家人的關系”排在第一位。
家庭和睦的人,長期被幸福的家庭氛圍所滋養(yǎng),心寬氣順,自然神采煥發(fā);
而家庭不和的人,總被怨氣、爭吵和冷戰(zhàn)消耗,只會身心俱疲,日漸頹靡。
家庭的能量,決定了一個人生活的質量。
對普通人來說,和諧的家庭氛圍,就是最好的養(yǎng)生良藥。
01
前陣子看到一則新聞:
浙江麗水,一位妻子和丈夫因為家庭瑣事,爆發(fā)了激烈爭吵。
吵著吵著,妻子突然喘不上氣來。
她癱倒在地,開始惡心嘔吐,全身控制不住地顫抖,手掌也僵硬得無法動彈。
送醫(yī)后,她被確診為呼吸性堿中毒,險些危及生命。
醫(yī)生說:“氣死人”是真實存在的。
很多人會有類似的感覺:發(fā)怒的時候,會胸悶氣短、呼吸急促。
這是因為,人在生氣的時候,會分泌皮質醇、去甲腎上腺素等“壓力激素”。
有研究發(fā)現(xiàn),這些激素的劑量,足以毒死一只成年小鼠。
有毒的環(huán)境,是對人身心最大的損耗。
每一次爭吵,每一次慪氣,都是在給身體注射慢性毒藥,日積月累,遲早會把人壓垮。
編劇王秋雨與妻子朱雅瓊剛結婚時,也曾如膠似漆,羨煞旁人。
可幾年后,兩人的矛盾就顯現(xiàn)出來。
朱雅瓊浪漫且隨性,王秋雨卻理性而克制,兩人因為觀念不同,常常摩擦不斷。
朱雅瓊喜歡唱歌彈琴,王秋雨卻不解風情,反對她唱歌。
朱雅瓊一直想補辦一場婚禮,王秋雨卻覺得“沒必要”,有那時間不如干點別的。
而朱雅瓊呢,也看不慣王秋雨的古板獨斷。
她常常質疑王秋雨的決定,有時還故意和王秋雨對著干。
兩人幾乎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家庭氛圍逐漸變得劍拔弩張。
有時吵得不可開交時,朱雅瓊想冷靜一下。
可是王秋雨非要拉著她,把問題掰扯清楚。
窒息的家庭氛圍,讓朱雅瓊患上了抑郁癥,還常常莫名其妙流淚,身體也逐漸消瘦下來。
兩人的婚姻,也走到了盡頭。
家是休憩的港灣,不是一較高下的角斗場。
若是一點雞毛蒜皮都能成為矛盾導火索,一點不順心意就能冷戰(zhàn)上大半天,人怎么可能過得自在舒心?
親人之間,爭吵多了,戾氣就重了,內心能量也會被耗得越來越少。
而這些變化,都能被身體敏銳感知,變成情緒上的病,五臟六腑里的毒,悄無聲息侵蝕著人的生命力。
不和諧的家庭,如同精神刑場,反復凌遲每個家庭成員的精神。
長此以往,人也會在無休止的內耗中,變得心力交瘁。
02
心理學家袁辛說:擁有不同情緒價值的家,往往有著不同的命運走向。
充滿戾氣的家庭,就像一個黑洞,不斷吞噬著人的激情與活力。
而溫馨有愛的家庭,則像一座精神補給站,源源不斷地給人注入能量。著名演員“肥貓”鄭則仕,婚后對妻子疼愛有加,妻子想要什么,他都盡量滿足。
90年代,他因為投資失敗,欠下8000萬的債務。
這筆錢放在今天,都是一筆天大的巨款,更遑論當時。
因為害怕拖累妻子,鄭則仕有意離婚。
別人也覺得,夫妻倆會就此分道揚鑣。
可沒想到,妻子卻選擇與鄭則仕共渡難關。
那段時間,鄭則仕每天起早貪黑地拍戲,而妻子則在后方分擔家務、教育子女。
每當鄭則仕情緒低落時,妻子都會陪他聊天,開導他說一切困難都會過去。
鄭則仕有糖尿病,妻子擔心他病情加重,還時刻監(jiān)督他的飲食,提醒他做康復訓練。
后來,鄭則仕還清了債務,身體也逐漸康復。
夫妻倆的故事,也成了香港娛樂圈的一段佳話。
溫馨的家庭,是身心的庇護所。
日子再苦,有家人相伴,也能消解精神的重壓;
生活再難,有家人扶持,也能重振內心的力量。
還記得因為《朗讀者》走紅的丁一舟、賴敏夫婦嗎?
妻子賴敏21歲時,被查出患有罕見的“企鵝病”,被醫(yī)生預計活不過30歲。
丈夫丁一舟為了完成她的心愿,帶著她四處旅行,在中國地圖上走出了一個“心”形。
當時,兩夫妻的故事,感動了無數(shù)網友。
但也有一些聲音覺得,兩人不過一時作秀,撐不過多久。
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如今節(jié)目播出近10年,賴敏不僅安然活到39歲,還誕下一名健康的寶寶。
這一切,都得益于丁一舟十年如一日以來,不離不棄的照顧。
由于賴敏行動不便,丁一舟便包攬下所有照護工作,每天幫妻子洗漱、做飯、梳頭。
身邊人都覺得這樣的日子太熬人,可丁一舟卻說:
“跟她在一起,我整個人都變積極、愛笑了很多?!?/p>
而賴敏也會在丈夫擺攤時幫著叫賣,在他下班后為他按摩。
歲月的流逝沒有磋磨掉夫妻倆的深情,他們把這些年的故事寫成一本書,并在書中總結道:“這真是奇跡般的經歷?!?/p>
想起英國作家奧古斯丁的名言:肉體與靈魂的安寧,能給人注入井然有序的生命力。很多時候,療愈一個人的,不是昂貴的藥物,而是舒心安適的生活環(huán)境。
家庭的氛圍好了,心情就愉悅了,身體時刻加滿電量,對人也是最好的滋養(yǎng)。
再多的財富,都不如家人相親;再貴的補品,也不如家和人寧。
好好經營家庭,打造溫馨有愛的能量場,人也會在幸福的包圍下,把日子過得順遂安寧。
03
心理學教授約翰·戈特曼曾指出:與那些離婚或身處不幸婚姻的人相比,生活在幸?;橐鲋械娜嘶畹酶L久,更健康。
一個家的氛圍怎么樣,這個家的氣運就怎么樣。
家庭越溫馨,越能給人滋養(yǎng)和動力,讓人把日子經營得蒸蒸日上。
民國有一對著名的“病秧子夫妻”,周有光和張允和。
其中,丈夫周有光從小患有肺癆,體弱多病。
他的妻子張允和,也因為患有心臟病,被醫(yī)生斷言活不過50歲。
兩人的結合,并不被親友們看好,因為誰都不相信這兩個身體底子弱的人,能扛過生活的風浪。
可夫妻倆完全不理會身邊人的閑言碎語,而是琴瑟和鳴,把小家庭經營得和和美美。
張允和喜歡唱昆曲,周有光就在臺下當觀眾,給妻子鼓掌喝彩。
周有光喜歡西洋音樂會,張允和也會陪他去聽。
周有光曾在自己的回憶錄里寫道,妻子喜歡喝茶,而自己喜歡喝咖啡。
兩人常常會在對飲時相互碰杯,還會把杯子舉過頭頂,笑稱這是“舉杯齊眉”。
為了家庭和睦,張允和曾給自己定過一個三不原則:
“不拿別人的過失責備自己,不拿自己的過失得罪別人,不拿自己的過錯懲罰自己?!?/p>
周有光也和妻子一唱一和, 出了個三自政策:
“自食其力、自得其樂、自鳴得意?!?/strong>
在周有光看來:夫妻之間有愛有敬,既可以增加家庭的趣味,也可以維持生活的穩(wěn)定。
最后,夫妻倆一個活到93歲,一個活到112歲。
幸福的家庭,是滋養(yǎng)情感與生命力的沃土。
哈佛醫(yī)學院精神病專家羅伯特曾指出,良好的親密關系,能讓體內“類固醇指數(shù)”保持在最優(yōu),有益于健康長壽。
再多的保健品,都不如一個和睦的家庭,更能讓人煥發(fā)生機。
家人之間,小事不吵,大事齊心,時刻流淌著歡笑與溫情。
長期生活在這樣的氛圍下,生活越過越舒心,精氣神也會越來越足。
04
百歲高齡的楊振寧院士,曾分享過自己的長壽秘訣:
“保證家庭融洽,心情自然會好一些,人也不會有后顧之憂。”
和睦的家庭關系,是頤養(yǎng)身心的密鑰。
一個家的氛圍有多好,人的幸福感就有多高。
善待家人,給自己營造出一個充滿愛的磁場。
家庭安定了,心氣平順了,很多疾病會悄然遠離,健康和福氣也會不請自來。
點個贊吧,與朋友們共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