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卿說過:“生命的意義不在于長度,而在于寬度和厚度?!比嘶畹街心辏兆酉癖萃噶说牟?,濃淡自定,卻總有些滋味需要湊著熱氣才嘗得真切。
都說中年是道坎,上有老下有小,肩上扛著責任,腳下踩著瑣碎,有時候就想窩在家里圖個清靜,可真把自己關久了,心勁兒反倒容易蔫下去。
老祖宗早說過“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人這一輩子,從來不是單打獨斗的旅程。中年尤其如此,那些看似可有可無的聚會,往往藏著幫你破局的力量。
人到中年,哪怕再忙再累,也得逼著自己出席這3種聚會——不是為了湊熱鬧,而是為了給生活多留幾條路,給日子多添幾分底氣。
一、 和老同事、老戰(zhàn)友的“懷舊局”,別嫌嘮叨,那是藏著經驗的“江湖路”
俗話說“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可這朋友里,最知根知底的,往往是那些一起拼過命的老同事、老戰(zhàn)友。
你可能覺得,都過去那么多年了,再聚首無非是憶當年、吹吹牛,能有啥用?
其實不然。
上次參加前單位的老同事聚會,當年帶我的張哥喝多了,拍著我肩膀說:“你當年那個項目思路,現(xiàn)在在新領域照樣吃得開,我最近就碰上個老板,就認這套邏輯?!?br/>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后來我試著往那個方向琢磨,還真成了個小單子。
老同事之間,知你的長板,懂你的短板,他們嘴里的一句“我記得你以前……”,可能就是你自己都忘了的閃光點。
再者說,人到中年,誰沒遇到過幾個坎兒?老戰(zhàn)友一句“當年你幫我的,現(xiàn)在我能搭把手”,比啥都實在。
別總說“沒時間”,懷舊局不是浪費時間,是在給自己攢人情、找路子。
二、 混進比自己厲害的人的“圈子局”,別怕露怯,那是能拔高眼界的“登高梯”
老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中年人的圈子,藏著你的天花板。總跟差不多水平的人打轉,日子久了容易原地踏步,可要是能偶爾混進比自己厲害的人的局,哪怕只是聽人聊聊天,都能打開新世界。
我認識個大哥,開了家小公司,總說自己“格局不夠”。后來他硬著頭皮參加了個行業(yè)峰會的閉門會,回來后跟我說:“以前覺得能把眼下的活兒干好就不錯,聽那些大佬一聊才明白,人家盯著的是三五年后的趨勢,我這眼皮子太淺了?!?br/>從那以后,他總找機會去這種“高level”的局,哪怕插不上話,就坐在旁邊聽,記筆記,散場了遞根煙、加個微信,說句“以后多請教”。
慢慢的,還真有人愿意帶他玩,給了他幾個合作的機會。
人到中年,別害怕在厲害的人面前露怯。承認自己有不足,才有機會補短板。那些比你強的人,一句話、一個思路,可能就幫你少走幾年彎路。
三、 帶著家人參加的“親友局”,別嫌麻煩,那是能暖透心窩的“避風港”
俗話說“家和萬事興”,中年人的壓力,一半得靠家里人給的溫暖來化解??涩F(xiàn)在的人忙起來,別說親戚,就連自己兄弟姐妹,一年到頭也見不了幾次面。
我有個朋友,前幾年一門心思撲在工作上,逢年過節(jié)也總說“太忙,回不去”。后來他爸生病住院,他一個人跑前跑后,累得直掉眼淚。這時候,遠房的表哥表姐主動過來搭把手,輪流守夜、幫忙送飯,他才發(fā)現(xiàn),原來這些平時不怎么聯(lián)系的親人,關鍵時候這么靠譜。
從那以后,他再忙也會抽時間參加家族聚會,帶著老婆孩子一起去,跟長輩聊聊近況,跟同輩說說難處。
有一次他公司資金周轉不開,還是舅舅把養(yǎng)老錢拿出來,說“先拿去用,一家人不說兩家話”。
人到中年,別把自己活成一座孤島。親友局不是要你攀比炫耀,是讓你知道,不管你飛得高不高,總有人在身后盼著你好。那份血濃于水的情分,是你累了倦了時,最踏實的依靠。
說到底,中年人的聚會,從來不是簡單的吃吃喝喝。
老同事的局,是幫你盤活過去的資源;厲害人的局,是幫你打開未來的眼界;親友的局,是幫你筑牢身后的根基。
就像撒貝寧說的:“人生不是軌道,而是曠野?!?偶爾逼自己走出舒適區(qū),去見見不同的人,聽聽不同的話,你會發(fā)現(xiàn),中年的路,其實能走得更寬、更穩(wěn)。
別總說“沒必要”,有些局,你去了,才知道有多重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