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huán)球網
在北京協和醫(yī)院婦科內分泌與生殖中心教研室主任郁琦接診的一起更年期特殊病例中,一名更年期女性,持續(xù)感到“嗓子里有異物”,輾轉十家醫(yī)院要求喉鏡檢查。盡管前九家醫(yī)院的耳鼻喉科檢查,都顯示咽喉部沒有異常,病人仍然堅持復檢。
當她來到第十家醫(yī)院,北京協和醫(yī)院耳鼻喉科再次要求喉鏡的時候,醫(yī)生根據其重復求診及檢查的結果,判斷可能是更年期引發(fā)的軀體化癥狀,最后將她轉到了婦科門診。經過相應的治療,兩周后“嗓子里的異物”神奇地消失了。
“這是一個極端的例子?!庇翮硎?,更年期會出現很多癥狀,突然心跳加快、手腳發(fā)麻;無緣無故出現潮熱發(fā)汗,感到一股熱氣從胸前騰起;身體無力、對任何事都提不起興趣……很多人不知道更年期癥狀是個問題,也不知道更年期問題是可以治療的。
為了讓女性更了解更年期、平穩(wěn)度過更年期,郁琦和團隊用專業(yè)沉淀和人文關懷,推出了國內首部《更年期患者指南》。8月8日,《更年期患者指南》在北京正式發(fā)布。
發(fā)布會現場(主辦方供圖)
該指南由北京協和醫(yī)院郁琦教授、陳蓉教授、王亞平教授,北京大學第一醫(yī)院金鴻雁教授,太原市婦幼保健院李艷教授,上海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yī)院鄒世恩教授等權威專家編寫。旨在為中國的更年期女性答疑解惑,重塑女性健康認知。
“更年期到底怎么定義的,我算不算更年期?”“更年期到底怎么辦?”指南把每一個術語、每一句話的表達都進行了反復推敲和辯證,力求用最易理解的語言,讓每一位女性都可以從中獲益。
北京協和醫(yī)院婦產科學系副主任陳蓉提醒,女性在40歲后需要開始關注月經是否出現紊亂現象,50歲左右要開始了解哪些是更年期癥狀,而絕經后則要特別關注泌尿生殖道的問題。
活動現場,她介紹了《更年期患者指南》線上版,微信搜索“知更健康”小程序,進入線上版患者指南。女性可以通過電子指南的智能問答、用藥地圖、自測工具、科普視頻四大核心板塊,完成自我評估、準備就醫(yī),以及就醫(yī)后的方方面面。
“很多女性朋友對自己的狀態(tài)并不能清晰地認知,她甚至有的時候會覺得人生就是這樣,有點兒疼很自然、很正常?!标惾乇硎?,在實際就診中很多人已經達到了比較嚴重的程度。線上版的指南像是一個隨身攜帶的“口袋醫(yī)院”,復雜的醫(yī)學內容以“一圖讀懂”的形式呈現,可以隨時隨地地幫助廣大女性對癥下藥。
更年期需要“扛”嗎,扛一扛就過去了?陳蓉教授介紹,更年期癥狀其實是身體發(fā)出的求助信號?!坝部浮敝粫屌愿油纯?,甚至會錯過治療的窗口期。
郁琦介紹,臨床數據顯示,大部分女性經歷中重度癥狀,但僅有15%就醫(yī),到正確科室的就更少了。更年期是雌激素缺乏,如同高血壓需要干預??茖W管理可降低骨質疏松風險,心血管疾病?!案昶谟部笡]必要,更沒有好處?!?/p>
郁琦說,每一個經歷更年期的人都會感到記憶力下降、認知能力下降。絕經激素治療是解決的根本方法,同時結合自身問題,進行運動、飲食的調節(jié),包括參加社會活動,對于更年期癥狀緩解和遠期疾病的預防都非常重要。同時,他表示,更年期不應該變成污名化的名詞,他希望要勇于把更年期作為一個公開的話題談論,不需要諱疾忌醫(y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