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菜這活兒,講究個耐心。雪里紅、冬筍、蓮藕、胡蘿卜、香菇、芹菜、木耳、黃豆芽,七八樣山野菜都得改刀成絲,粗細盡量勻稱點。刀工不行也別慌,切慢點兒總比弄一手傷強,案板邊備塊濕布隨時擦手,不然滑溜溜的抓不住刀。
洗好的菜絲不能濕漉漉就下鍋,那肯定炒成一鍋湯。竹簸箕或者干凈的棉布都行,攤開了晾著,廚房有穿堂風最好,沒風就多等會兒。急也沒用,帶著水汽的菜一下熱油鍋,噼里啪啦亂蹦不說,那股子鮮味全給水汽悶跑了,吃著水垮垮的沒勁道。
鍋燒熱,倒油。油溫別太高,冒青煙就過了,瞅著鍋底油紋像水波一樣蕩開就合適。先炒誰?香菇絲和木耳絲打頭陣比較穩(wěn)妥。這倆貨吃油,油溫合適了丟進去,“刺啦”一聲聽著就舒坦,中火煸炒,看它們從干癟變得油潤軟乎,邊緣帶點微焦最好。撒點鹽進去,咸味能幫著逼出香氣。
輪到胡蘿卜絲和冬筍絲了,這兩樣帶點甜頭,炒的時候手快些,火候過了就蔫吧,吃著不脆生。油要是被香菇木耳吸干了,就稍微補一點。翻炒幾下,看著胡蘿卜顏色更亮堂了,筍絲也透亮了,趕緊扒拉出來。
蓮藕和雪里紅麻煩點,藕絲愛粘鍋,油溫稍高些下鍋,手上別停,快速劃散。雪里紅呢,咸鮮味足,但自帶咸度,鹽就得悠著點放,或者干脆不放。炒到藕絲邊緣有點透明,雪里紅也褪了生澀氣,關火盛出。
黃豆芽和芹菜絲是最后下場的,這兩樣水分足,特別是豆芽,一股腦倒進去鍋里溫度立馬降下來,容易出湯。單獨炒,大火快攻,芹菜絲剛變深綠,豆芽身子骨還支棱著就得起鍋,要的就是那口爽脆。
費這么大勁分開炒,不就為最后這一拌嘛。找個大盆,所有炒好的菜絲全倒進去,趁熱乎勁兒。麻油,對,就那個小磨香油,沿著盆邊淋上兩圈,別小氣也別過分,那股子特殊的香氣一出來,整個廚房都跟著精神??曜右埠?,長柄勺也行,從底下往上翻著拌,讓每根菜絲都裹上亮晶晶的麻油。
嘗一口?先別急。剛拌好的味道還沒完全融進去,讓它在大盆里歇會兒,余溫會幫著各種味道串串門。等到溫熱不燙嘴了再吃,山野菜各自的那股子鮮、甜、脆、韌,加上麻油一統(tǒng)江湖的香,全在嘴里頭了。配白飯,配剛出鍋的餃子,尤其對付,清清爽爽不膩人。
說工序繁復是真不假,洗切晾炒拌,一道素菜折騰半天。可你要圖省事一鍋燴,那出來的東西只能叫“炒雜菜”,跟“素什錦”的精氣神差著十萬八千里。刀工差點意思沒事,火候掌握是關鍵,該脆的別炒塌了,該軟的別夾生。麻油最后淋,早了香味全跑光。做熟練了其實也就那樣,手上有點準頭,心里別發(fā)毛,廚房里的事兒,多做幾回總能摸到點門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