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居家孩子今年中考完,600 分的總分考了 520,按理說不算低,可連市里的重點高中門都沒摸著。他媽媽哭著說:“明明小學初中都是前幾名,怎么突然就跟不上了?” 其實不是孩子退步了,而是現(xiàn)在想往上走的邏輯,早就不是 “按部就班” 那套了。
這幾年馮哥說升學接觸過不少重點高中的老師,有個說法挺扎心:現(xiàn)在想考 985,從小學就得開始 “爬坡”。你以為大家都在同一個起跑線上?錯了,小學班里 30% 的孩子,早就偷偷把下學期的課本啃完了;初中時,一半以上的學生已經在補高中數學;到了高中,那些沖刺清北的,可能高一下學期就把高考內容過完了。
有人說這是 “內卷”,可現(xiàn)實就是這么殘酷。小學和初中階段,大概 30% 的孩子會選擇超前學。你要是不加入,就得熬掉其中 20% 跟不上的,才能勉強擠上重點高中的末班車。這話聽著不舒服,但看看每年的中考錄取率就懂了 —— 一半以上的孩子連普通高中都進不去,更別說重點了。
有家長不服氣:“我家孩子不超前學,憑天賦不行嗎?” 說實話,這跟買彩票沒太大區(qū)別。我認識個男孩,初中穩(wěn)居年級前十,家長堅信 “快樂教育”,拒絕提前學高中內容。結果高一第一次月考就掉到百名開外,物理居然不及格。不是他笨,是別人早就把基礎知識點吃透了,老師上課直接講難題,他連公式都記不全,怎么跟得上?
就算擠上了重點高中,真正的 “淘汰賽” 才剛開始。重點高中里,你得熬掉 50% 的同學,才能摸到 211 的門檻;再干掉 85% 的,才有機會夠著 985。這不是危言聳聽,去年某省的 985 錄取率才 1.6%,比考上公務員還難。
更讓人無奈的是,現(xiàn)在能進 C9 的學生,10 個里有 8 個都帶著競賽光環(huán)。清北每年錄取的學生里,裸分進去的連一半都不到,剩下的不是強基計劃就是競賽保送,尤其在江浙滬這些教育強省,沒拿過省級競賽獎項,想靠裸分上頂尖名校,簡直難如登天。
馮哥說升學不是鼓勵大家盲目超前學,而是想提醒家長:教育的 “軍備競賽” 早就開始了。關鍵是怎么 “超前” 得有章法。有個重點中學的班主任告訴我,真正聰明的超前學,是 “提前理解概念,而非死記硬背”。比如小學提前學初中數學,不是讓孩子刷題,而是用生活中的例子幫他理解函數關系;高中提前學大學內容,是為了用更高的視角看高考題,而不是囫圇吞棗記公式。
那些最后被淘汰的,往往不是不超前學的,而是 “偽超前” 的。有的孩子小學就把初中英語單詞背完了,可連簡單的對話都不會說;有的高中學完了微積分,卻連高考壓軸題都做不出來。這種只追求進度不重理解的超前學,到了高中只會被反噬。
說到底,教育就像跑馬拉松,有人搶跑,有人按節(jié)奏來,但真正能跑到終點的,一定是那些既懂規(guī)則,又有耐力的。與其抱怨 “內卷”,不如早點看清現(xiàn)實:現(xiàn)在的升學邏輯,拼的不僅是努力,更是信息差和規(guī)劃力。家長早點幫孩子找到適合的節(jié)奏,比盲目跟風或者硬扛著不動,要實在得多。畢竟,孩子的時間就這幾年,錯過了,可能真的就趕不上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