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君相信,最早到中國的傳教士利瑪竇估摸著大家都不陌生?;蛟S對于他的生平,甚至他最終于1610年逝世于北京這件事大家會比較陌生,不過他的名字卻幾乎是家喻戶曉。
但關(guān)于最早到歐洲中國人,估摸著大 家都不清楚吧。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最早到到達歐洲的中國人。
在聊最早到達歐洲的中國人之前,我們先來聊個差點成為第一個到達歐洲的中國人:甘英。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們知道大漢和羅馬曾經(jīng)通過復雜的貿(mào)易網(wǎng)絡而知道了對方的存在,因此曾經(jīng)相互神往。再加上我們中國的老祖宗從來就不缺探索遠方的冒險精神。因此,當班超蕩平西域再無敵手后,便將目光投向西域之外那更遠的西方。
于是班超派出甘英去探索前往更遙遠西方的路線。而班甘英經(jīng)艱險最終到達了安息國,當年的安息國大概就是如今伊朗呼羅珊地區(qū)。彼時的安息國作為二道販子正享受著絲綢之路帶來的利好。自然不希望中國能與羅馬直接搭上線,一旦東西兩大帝國官方貿(mào)易達成協(xié)議后,他們這些沿途的小國自然將無法繼續(xù)作為中間商來抽油水了。于是安息人便忽悠甘英說,羅馬路途遙遠,還要歷經(jīng)漫長的水路,且這一路山風浪險阻相當兇險。甘英聽完只得作罷,失去了成為第一個到達歐洲的中國人的機會。
因此,如今有史料可以考據(jù),第一個到達歐洲的中國人便是一個12歲的廣東少年鄭瑪諾,且他還成為了耶穌會第一位華人神父,且在羅馬學院教授拉丁文和希臘文學。對此,袁國慰神父曾感嘆道:“一個中國人在歐洲文藝復興的中心——羅馬,著名的學校中教授拉丁、希臘文學,在歷史上,尚無先例?!?/p>
鄭瑪諾原名鄭維信,瑪諾是他在教會中的圣名。鄭瑪諾出生于1635年的澳門,彼時澳門的澳門早已被葡萄牙人占據(jù)了80年,成為了當時東西方經(jīng)濟文化交流的窗口,亦是天主教在中華大地上傳教的一大據(jù)點,鄭瑪諾的父親便是一個虔誠的天主教徒。
當時的意大利漢學家衛(wèi)匡國極力促成東西方文化的交流,因此他很希望可以有中國人到歐洲學習。而12歲的鄭瑪諾由于在澳門教會學校學習期間成績優(yōu)秀,被選為隨同陸德神父赴羅馬深造的中國學生,也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前往西方的留學生。
到了羅馬圣安德烈學院,鄭瑪諾就展現(xiàn)出了驚人的學習能力。原本需要四年才能完成的課程,包括哲學、修辭學、形上學還有物理、化學、邏輯等多門課程,他在短短的22個月就皆以優(yōu)異的成績修完了,震驚了當時的西方人。此后,便在羅馬學院擔任了三年的拉丁文和希臘文學教授,亦是西方的第一位中國教授。
此后,鄭瑪諾便被安排返回中國傳教,在圣保羅大學從事神職工作。
在中西歷法之爭后,康熙便對西方的文化和科學技術(shù)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得知鄭瑪諾學貫中西后,便想見見這位海歸神父,甚至表示準備讓他擔任要職。
可惜在奉上諭進京的途中,鄭瑪諾神父不幸病逝于北京。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