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個屬于書展的上海早晨。晨光里,書展門外的隊伍前半部幾乎清一色都是年輕的面孔,甚至有人作了妝造,這一條長龍,顯出某種青春特有的喧騰與光彩。
小讀者沉浸在閱讀中
高二學生雯雯和斯坦是第二次來上海書展,想在這里看到一些與課堂上不一樣的書,因為“寫作文需要思辨性內(nèi)容”。彭婉宸和弟弟拖著一個20寸的旅行箱來上海書展,她說:“去年來書展,發(fā)現(xiàn)要買的書太多,提不動,這次就把平時學校住宿用的箱子當工具帶來,可以裝更多書啦?!蓖瑯訋е眯邢涞倪€有來自嘉興的曹女士,時不時拿出手帕給身邊十歲的兒子擦擦滿頭的大汗?!斑@次是為了坦克叔叔的簽售來的,我想和他面對面。”小朋友說。他們的行囊里還裝著鄰居熟人的“上海書展代購單”。
書展上的年輕人
這些年輕人何以如此熱烈地奔赴?這不僅僅關(guān)乎書的內(nèi)容本身,更關(guān)乎一種渴求:在數(shù)字洪流中浸泡成長的他們,對實體書與人群聚集的現(xiàn)場,懷有一種近乎虔誠的儀式感需求。這種共鳴,是獨處屏幕前無法復制的溫度。幾個女孩在中央大廳主賓省湖南的燈光之門下拿著書拍照,想必這些照片很快會見諸社交媒體。書頁在她們手中,可以是精神食糧,也可以是社交場上的徽章,線上線下的界限在此模糊交融。書展里,年輕人所追逐的不僅是書的內(nèi)容,更是這場城市文化盛宴中那“我在場”的證明。
原標題:《上海書展·手記|與青春共鳴》
欄目編輯:沈毓燁 文字編輯:江妍 題圖來源:新民晚報 王凱 圖片來源:新民晚報 王凱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徐翌晟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