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業(yè)是北宋名將,據(jù)《宋史》記載有七個兒子,分別是楊延昭、楊延玉、楊延浦、楊延訓(xùn)、楊延瑰、楊延貴、楊延彬。
楊家的第二代子弟中,以楊延昭最為有名,也是一員鎮(zhèn)邊名將。其余六人中,楊延玉隨楊業(yè)一同戰(zhàn)死陳家谷,另五人則沒有過多記載。
因為楊業(yè)不屈而死,在北宋之時楊家將的故事已經(jīng)為人所知。到南宋和元朝之時,南渡的宋人懷念故土和父兄忠骨,渴望英雄挽回敗局,就有了很多楊家將的故事。后續(xù)的明清時期,楊家將的相關(guān)故事更是流傳于宮廷和民間,楊繼業(yè)和七個兒子一個義子都成了抗擊外敵的忠義猛將。
在楊家將故事中,最為精彩的也就是楊家七郎八虎時期。這一時期,有著七郎八虎闖幽州、血戰(zhàn)金沙灘等為人所知的故事;這一時期也是楊家將最慘烈的時期,七郎八虎血染沙場,七零八落。
那么,楊家將中的七郎八虎的結(jié)局都是怎樣的呢?
1、楊大郎楊延平
楊大郎是七郎八虎之首,性格穩(wěn)重但剛烈,對大宋朝忠心耿耿。
在明代版本的《楊家府演義》中,楊大郎就已經(jīng)是個勇冠三軍的猛將。
當時宋太宗擺駕去幽州昊天寺,楊繼業(yè)帶領(lǐng)楊家兄弟負責護駕。不巧的是,遼軍發(fā)現(xiàn)了宋朝君臣后,發(fā)動大軍圍困住了幽州城。情況緊急之下,楊大郎請令闖營而去,前去雄州搬來救兵,又殺入城中通知宋太宗救兵已至,要他帶兵里應(yīng)外合殺出城去。
亂戰(zhàn)之中,刀槍無情。楊繼業(yè)擔心宋太宗的安全,就讓楊四郎假扮宋太宗去北門詐降,吸引遼軍主力,自己趁機保著宋太宗從南門殺出。這一戰(zhàn)中,楊大郎帶領(lǐng)河?xùn)|三百敢死軍與假扮皇帝的楊四郎從北門殺出,并且一箭射殺了天慶王。蕭太后看見后惱怒不已,下令遼軍務(wù)必斬殺楊大郎。最終,楊大郎和三百河?xùn)|敢死軍被遼軍團團圍困,全部戰(zhàn)死于幽州城下。
同是明代熊大木版本的《楊家將演義》中,楊大郎已經(jīng)成了假扮宋太宗去詐降的人物了。這一次,楊大郎依然是一箭射殺天慶梁王,但他人在車駕之上,被驚怒交加策馬上前的韓延壽一槍刺死了。
自明清以來,楊家將的故事已經(jīng)越來越豐富,幽州之戰(zhàn)這節(jié)故事更加豐富。在金槍傳等書中,大加描述了金沙灘雙龍會一節(jié)。
當時韓昌在金沙灘擺下了一出雙龍會,邀請宋太宗赴宴。不過,這個鴻門宴宋太宗是沒敢去的,就由與他長相相似的楊大郎假扮,帶領(lǐng)楊家兄弟們而去了。這一次的鴻門宴上,遼國設(shè)下了種種陷阱圈套,楊大郎因為誤飲天慶梁王以轉(zhuǎn)壺所倒的毒酒而斃命,但他臨終之時仍是發(fā)出一記袖箭射殺了天慶梁王。
到現(xiàn)代之時,楊家將以劉蘭芳的評書版本最為人所知。這部評書是融合了古本演義和評書,又是有所不同。
在韓昌設(shè)雙龍會時,宋太宗是帶了一班去赴宴了,被遼軍趁夜圍困在了行宮。關(guān)鍵時刻,與宋太宗面容相似的楊大郎挺身而出,假扮了宋太宗出去詐降,并且在會盟臺下一箭射殺了天慶梁王。不過,由于楊大郎身穿龍袍,坐在龍輦上,沒有盔甲護身,也沒有長槍在手,隨即也被遼將一槍刺死。
在各個版本中,唯一相似的就是楊大郎射殺了天慶梁王。而楊大郎之死有兩種,一是被遼將刺死,一個是飲毒酒而死。相對來說還是第二種較為流傳,因為劉版的雙龍會沒有舞劍、斗智斗勇等情節(jié),不如老本楊家將故事更精彩,多數(shù)連環(huán)畫也都是采用楊大郎假扮宋太宗去金沙灘赴宴。
2、楊二郎楊延定
楊二郎是楊家虎將,槍法精湛,曾連斬北國十八員上將,因功被封義勇侯。
在兩版明代版本楊家將中,楊二郎的結(jié)局基本是差不多的。楊家府演義中,楊二郎是在幽州城之戰(zhàn)時被遼兵射落馬下,眾軍蹂踏而死;熊大木版本的楊家將中,楊二郎與遼將耶律奇交戰(zhàn)之時,被遼軍斬斷馬足而摔落馬下,又被千軍亂蹂而死。這是早期版本中楊二郎的結(jié)局,他是被馬踏如泥了,極其慘烈。
到劉版評書中,楊二郎有著一出力托千斤閘的戲份。當時楊大郎假扮宋太宗去會盟臺詐降時,楊二郎就假扮了八賢王趙德芳一同前去。
隨著楊大郎射殺天慶梁王,金沙灘血戰(zhàn)也隨之開始,遼軍如同潮水一般殺向楊家兄弟。楊二郎知道這里不能久留,連忙招呼其余兄弟一起往外沖,并在過城門時力托即將落下的千斤閘,為六個兄弟打開了一條活路。但是,楊二郎卻沒能逃脫,他被緊隨其后的遼軍亂箭射殺,替了八賢王而死。
再有金槍傳、連環(huán)畫等版本,楊二郎也是隨同大哥一起去了金沙灘雙龍會赴宴,但結(jié)局與劉版不同。
連環(huán)畫版本的楊二郎,依然是假扮為八賢王。在宴會之上,天慶梁王以帶機關(guān)的轉(zhuǎn)壺為假的宋太宗、八賢王倒上加了劇毒的酒,兩人瞬間感覺不對勁。楊大郎直接以袖箭射殺了天慶梁王,楊二郎也是用盡全身力氣撲向遼國大臣,想要殺幾個遼國大臣,卻因毒性發(fā)作而斃命。
金槍傳版本的楊家將故事,對金沙灘雙龍會的描述就精彩了很多。當時韓昌定下了雙龍會之計,還親自前去幽州下書,仔細觀察了宋太宗一番,以防有人假冒。因為楊大郎與宋太宗有著九分相似,前去赴會之時,韓昌也沒看出端倪。不過,楊大郎和宋太宗這種相似情況萬里無一,楊二郎是不可能也與八賢王相似的,他只是假扮了個丞相。
后來,楊大郎飲下毒酒斃命。楊二郎與大哥出生入死多年,不由得暴怒交加,連殺在場陪宴的北國八位重臣,但他也被先前在宴會上舞劍的劍客耶律奚底一劍偷襲刺死。
3、楊三郎楊延光
楊三郎也是一員虎將,掃北之戰(zhàn)時曾斬將奪旗,因功被封為忠武將軍。
在早期兩個版本中,楊三郎的結(jié)局也是差不多。楊家府演義中,楊三郎是在幽州城之戰(zhàn)時被遼兵一陣短劍亂砍而死;熊大木版本的楊家將中,楊三郎是在沖出重圍后被遼軍以絆馬索絆倒,沒等起身就已經(jīng)被遼軍亂刀砍死。
到劉版評書之中,楊三郎的下場就更為慘烈了。在楊二郎力托千斤閘助幾兄弟沖殺出城門后,年紀最小的楊八郎被遼軍圍困,馬也被鉤傷。眼看楊八郎就要命喪敵軍之手時,楊三郎奮勇殺回救下了他,又將自己的戰(zhàn)馬換了他受傷的馬,再殺開一條血路助他逃了出去。
只是楊三郎卻沒能殺出去,他因戰(zhàn)馬受傷被遼軍團團圍困。楊三郎連挑七員北國大將,卻也是連中十一箭,座下受傷的戰(zhàn)馬也是徹底倒下了。最終,楊三郎被沖過來的遼軍人馬從身上踏過去,踩踏成了泥漿。
金槍傳中,楊三郎則是楊家兄弟中最高大的一人。在大郎和二郎身死后,三郎帶兄弟們往外沖,又奮力撞開了被沙包堵住的城門。不過,在金沙灘血戰(zhàn)中,楊三郎遭遇遼軍的鐵甲騎兵時丟了馬,又以步戰(zhàn)對遼國騎兵,最終大槍扎在馬身上拔不出來,他也被沖上來的騎兵撞倒,馬踩如泥。
至于連環(huán)畫版本,楊三郎的結(jié)局就草率了很多。楊三郎是沖殺時陷入了淤泥河中,被遼軍亂箭射死。
4、楊四郎楊延輝
楊四郎是個文武全才的人,也曾在陣前立功,因功被封為明威將軍、代州團練使。
在楊家府演義中,楊四郎是假扮宋太宗出北門去詐降。這一戰(zhàn)中,楊四郎被遼軍俘虜,面見蕭太后之時挺身而立,厲聲呵斥,引頸等死。蕭太后倒是十分欣賞楊四郎,要招他為女婿。楊四郎也是覺得不能輕生,就化名為木易,娶了遼國二公主,忍辱負重。
十八年后,楊四郎助楊六郎破幽州有功,帶妻子重回了天波府,還因功被封秦州節(jié)度使,福而有壽。
后續(xù)的相關(guān)評書、戲曲中,楊四郎的結(jié)局基本都是善終。不過,楊四郎最為正統(tǒng)的結(jié)局并不是回了中原,而是宋遼議和之后他遵守與鐵鏡公主的約定,留在了北地而善終,后來他的兒子楊宗原回了中原認祖歸宗。因為這個結(jié)局比明代版本的楊六郎帶軍滅遼更合理,清代時期又經(jīng)宮廷和民間前輩潤色,成了楊四郎的一個正統(tǒng)結(jié)局。
在眾多版本的楊四郎結(jié)局中,也只有戲曲《忠孝節(jié)》最為不同。在楊六郎鎮(zhèn)守三關(guān)之時,楊四郎曾助潛入幽州的八姐盜鳳發(fā)。佘太君這才知道楊四郎沒死,惱怒之下向蕭太后索要楊四郎回國正法。等楊四郎被送回中原后,佘太君不顧皇帝和眾臣求情,逼死了楊四郎。這是少有楊四郎身死的結(jié)局,塑造了大義滅親的佘太君形象,但這個版本太過悲劇,基本沒有影響力。
至于劉版楊家將評書中,楊四郎就是簡單一帶而過,只說他下落不明。
5、楊五郎楊延德
楊五郎是個力大勇猛的武將,擅使長槍和斧子,武功奇高,又身具佛性。
在各個版本中,楊五郎的結(jié)局基本都是一樣的。金沙灘血戰(zhàn)之時,楊五郎與眾位兄弟殺散,上五臺山出家當了和尚,精研武藝,成了一代大宗師。這期間,楊五郎也曾多番下山助陣楊家將征戰(zhàn),最終圓寂。
關(guān)于楊五郎出家還有一個故事。早在楊繼業(yè)還在北漢之時,帶七子去五臺山找智聰長老算過前途。智聰就曾說過七人都是忠國勤民之相,但剛直太露,恐怕難以善終。楊五郎身具佛性,在五臺山歇息之時,夜間去見智聰長老請他指點。智聰就給了楊五郎一個小皮匣,讓他遇到大難時打開,能救他一命。
在血戰(zhàn)金沙灘之時,楊五郎打開了皮匣。這個匣子里面是一張度牒,一把剃頭刀,一件僧衣。楊五郎立馬領(lǐng)會了智聰長老的意思,脫掉鎧甲,剃掉頭發(fā),上了五臺山。就這樣,楊五郎成了佛家弟子,負責教習五百僧兵棍法。
6、楊六郎楊延昭
楊六郎是楊家兄弟中槍法較為出眾的一個,還是一個足智多謀的帥才。
在金沙灘之戰(zhàn)后,只有楊六郎回到了天波府,繼續(xù)擔任三關(guān)大帥鎮(zhèn)守三關(guān)。
在宋遼議和后,楊六郎派了孟良潛入幽州去洪洋洞盜取老令公。這一次本來很順利,但孟良失手誤殺了暗中跟隨而來的焦贊。孟良又痛又悔,找到一個邊關(guān)老軍,托他將老令公骸骨送交天波府后,也是選擇了拔刀自刎。
楊六郎驚聞噩耗,傷心孟良焦贊之死,也是嘔血染病而死。這就是楊家將中的三星歸位,焦贊、孟良、楊六郎三兄弟基本同時身死。
7、楊七郎楊延嗣
楊七郎是楊家七郎八虎中最猛的武將,有著力殺四門之勇。
在前期故事中,楊七郎才是真正的主角,他的故事就是一部大書。不過,所有版本的楊家將中,楊七郎的結(jié)局都是較為統(tǒng)一的——被亂箭射殺。
當時楊繼業(yè)被困兩狼山陳家谷,楊七郎殺出重圍去瓜州大營搬救兵。主帥潘仁美不僅不肯發(fā)兵,還下令將楊七郎捆了起來吊在高處,又下令軍士將他亂箭射殺。
后續(xù)評書之和戲曲中,只是更加豐富了這段故事。楊七郎結(jié)局卻是依然,被吊在高桿之上,又被連射一百單三箭,七十二箭穿胸而慘死。
8、楊八郎楊延順
在清代版本的楊家將故事中才出現(xiàn)了楊八郎,后續(xù)評書一直沿用,定型為七郎八虎。
楊八郎本是河?xùn)|王令公王貴的兒子,原名王順。當年在北漢之時,楊繼業(yè)拒不歸宋,一口金刀連敗宋朝猛將。宋軍謀士就買通了北漢奸臣誣陷楊繼業(yè),河?xùn)|劉王誤中反間計,派軍圍困應(yīng)州,遼軍也趁機出兵征討楊繼業(yè),致使楊繼業(yè)腹背受敵。
在這等危機時刻,王貴冒死搬來了高懷德、呼延贊救援。臨死之際,王貴將幼子王順托付給了楊繼業(yè)撫養(yǎng)。楊繼業(yè)為了不讓王順受委屈,就拿他當成了親生兒子撫養(yǎng)。
在楊家兄弟中,老令公和老太君也最是偏愛楊八郎。楊七郎雖然是楊家的老疙瘩,備受父母疼愛,但他小時候和八郎打架,父母不問青紅皂白就是揍他一頓,就是因為念著故交情誼。
到金沙灘血戰(zhàn)之時,楊八郎被玉鏡公主帶人以絆馬索擒拿。玉鏡公主也是看上了年少俊美的八郎,八郎本是強硬的不肯降遼,在四郎的勸說下才化名王司徒當了北國三駙馬。
八郎和玉鏡公主也很是恩愛,并向她說明了真實身份。后來,兩人也為宋遼議和做出了貢獻。自此,宋遼再無戰(zhàn)事,八郎也是得以善終。
這就是楊家七郎八虎的結(jié)局,大郎、二郎、三郎戰(zhàn)死沙場,七郎被亂箭射殺,六郎嘔血病逝,只有四郎、五郎、八郎得以善終。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