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鞭呼家,銀槍楊家。
在宋朝為背景的演義評書中,是有著北宋的呼楊高鄭和南宋的岳家五大將門家族。
這五大家族都是延續(xù)多代,演繹了眾多精彩的傳奇。那么,這五大家族延續(xù)的最后一代人物又是誰呢?
呼家將——呼延鈺
呼家將,正確來說應(yīng)該是呼延家將,但通俗稱為呼家將。
呼家起自唐末五代時期,最早的人物是呼延鳳。在《趙匡胤三下河?xùn)|》和楊家將的相關(guān)故事中,呼延鳳都曾出場,是一個智勇雙全的武將。
不過,呼家將最為人所知的第一代還是鐵鞭王呼延贊。呼延贊是趙匡胤麾下勇冠三軍的猛將,因功被封為鐵鞭王,并御賜打王金鞭,這才有了金鞭呼家的說法。
自呼延贊開始,呼家將的故事正式開始。在其后,有著十二歲下邊關(guān)的呼延丕顯,有著呼延守用、呼延守信、呼延慶、呼延云飛、呼延豹等大一班人物,一直在北宋傳承著,也是演繹了很多精彩的故事。
到北宋末年之時,呼延家的后人是呼延灼。呼延灼也就是梁山五虎之一的雙鞭呼延灼,他的介紹正是北宋開國之初河?xùn)|名將呼延贊的嫡派子孫。因此,呼延灼可是正宗的呼家將后人,而且到他之時還是汝寧郡都統(tǒng)制,相當(dāng)于一方軍區(qū)司令,職位已經(jīng)非常高了。
雖然呼延灼已經(jīng)屬于呼家將末期的人物了,但他還不是最后一代。在《水滸傳》的續(xù)書《水滸后傳》中,又有呼延灼的兒子呼延鈺出場,他和呼延灼等人在北宋滅亡后一起投了海外暹羅的李俊,自此長居暹羅,官爵顯赫,而呼家將的故事也是就此完結(jié)。
楊家將——楊繼周
楊家將和呼家將齊名,是演義評書中最有名的兩大家族,而且兩家的很多故事都是聯(lián)系在一起的。
在明清版本的楊家將中,楊家將的故事只有五代。第一代就是楊繼業(yè),第二代是楊六郎這一代,第三代是楊宗保,第四代是楊文廣,第五代是楊懷玉,楊懷玉時期因為朝廷不容,他將病重的楊文廣和全家遷移到了太行山隱居,不再為宋朝效力。后續(xù)的《說岳》中也是延續(xù)了這一個說法,楊再興是楊六郎的玄孫,也就是楊懷玉的兒子。
到后期的大鼓書和評書中,又塑造了多代的楊家將故事。據(jù)楊家將相關(guān)評書來看,楊家將最早的人物是金刀銀槍大帥楊師厚,被設(shè)定為楊袞的父親,但故事并不算多;楊家將尊為鼻祖的人物則是火山王楊袞,他也就是楊繼業(yè)的父親,演繹了很多精彩的傳奇,有著一部《火山王楊袞》的單獨故事。
楊繼業(yè)到楊懷玉傳承是不變的,只是故事更豐富了。再到楊懷玉到楊再興之間,就又加了楊士瀚、楊金豹、楊滿堂三代,都是有著相關(guān)的一套故事,在《楊滿堂除奸》的最后也說了楊再興是楊滿堂的兒子。
這個設(shè)定雖然多加了三代,但實際上是比較合理的。楊懷玉的故事背景是在宋神宗,楊再興卻是在北宋末南宋初,其間跨度還是比較大的,多了三代算是填補了時間的缺陷。
在楊再興之后,楊家將的最后一個人物就是他的兒子楊繼周了。楊繼周在岳雷掃北之時曾參與,還以回馬飛戟射殺了金國神武大元帥山獅駝,是僅次于高寵的第二猛將,再揚了楊家將神威。
楊繼周也是楊家將相關(guān)評書的最后一代,自他之后基本沒有了故事。
高家將——高風(fēng)
高家將的祖上是高思繼,五代的第一名槍。
在晚唐五代時期,高思繼就是威震天下。再到高思繼的兒子高行周之時,也是驍勇善戰(zhàn),威震一方。因此,高家將也是將門家族,高家槍名揚天下。
自高行周義借人頭給趙匡胤后,高懷德、高懷亮兄弟效力于趙匡胤,屢立戰(zhàn)功。趙匡胤也是沒有虧待高家,封高懷德為東平王、高懷亮為鎮(zhèn)殿侯,而且高懷德還娶了趙匡胤的妹子,高家也是極其顯赫的皇親國戚。自此,高家在大宋延續(xù)傳承下來。
相比于呼楊兩家,高家的故事少了點,但也是一直延續(xù)。自高懷德、高懷亮之后,高家又有高君保、高君佩、銀槍將高增、金毛虎高英等人,但多不出彩,只有高英與楊懷玉、呼延云飛等人并列小五虎,手中一對銀錘十分厲害。
再到《說岳》時期,高家后人出現(xiàn)了一個高寵。高寵在牛頭山力挑十一輛鐵滑車,猶如西楚霸王再世,將高家將的武力推到了巔峰。可惜的是,高寵落幕太快,后期岳雷掃北之時也并沒有他的后人出現(xiàn)。
單田芳先生的《鐵傘怪俠》中,倒是有高寵的兒子高風(fēng)。高風(fēng)本是高寵兄弟飛天玉虎高凌的兒子高杰,因母親早早去世,由高寵夫人馮氏撫養(yǎng);再有岳霆也被岳飛過繼給了高寵,因高寵戰(zhàn)死而沒有子嗣,岳飛將岳霆送給了馮氏為子,改名高霆。因此,這兩個人都是高寵的兒子。
后來,因為岳飛被害風(fēng)波亭,高杰改為了高風(fēng),高霆改為了高波。這兩兄弟也是遭遇奸臣派爪牙追殺,但幸被高人所救傳授武藝,成為名震江湖的木劍先生和鐵傘怪俠,并清除奸相,為岳飛昭雪。
到高風(fēng)這里,也是高家將的最后一代了。
鄭家將——鄭世寶
鄭家將是鄭恩家族,爵位為汝南王。
鄭恩起自于五代,與柴榮和趙匡胤是結(jié)拜兄弟。在那亂世之中,鄭恩為后周南征北戰(zhàn),立有無數(shù)戰(zhàn)功,被大哥柴榮冊封為汝南王。后來,趙匡胤黃袍加身時,鄭恩也是他的支持者,依然是北宋的汝南王。
不過,鄭恩是個猛張飛式的人物,為人莽撞。在趙匡胤杯酒釋兵權(quán)解除眾兄弟兵權(quán)之時,鄭恩曾沖撞過他。這本來也沒有什么大事,畢竟鄭恩初出世就救過趙匡胤的命,又陪他千里逃命走天涯,南征北戰(zhàn),比親兄弟還親。但后來再因為趙匡胤寵幸韓素梅,鄭恩怒打游街的韓龍,讓趙匡胤心中很是不滿,決定來個殺雞儆猴震懾眾將,最終假借醉酒斬殺了他。
鄭恩無辜被殺,軍師苗光義辭官而去,眾兄弟也是無比寒心。鄭恩的老婆王妃陶三春更是不干了,帶人殺到宮門前。要知道陶三春可是女中豪杰,神力無窮的鄭恩曾被她輕易打翻,高懷德、高懷亮兩兄弟也被她打得到處躲,滿朝武將都不敢與她動手。趙匡胤又是理虧,只得拿出黃袍讓陶三春砍三刀賠罪。陶三春也是明事理的人,自然知道不能殺了趙匡胤,壞了鄭恩的忠義之名,只得忍痛砍了龍袍三刀。最終,趙匡胤又冊封陶三春為太君之首,并許諾鄭家子孫世襲汝南王。
第二代的汝南王就是鄭印,年少之時也曾在南唐壽州城勇闖連營救駕,也是恒勇無敵。后續(xù)之時,鄭印也曾力保楊七郎,也曾參與破天門陣。不過,自鄭印之后,鄭家雖然也有鄭黑虎等人傳承,但都不太出眾,屬于是龍?zhí)捉巧?,?jīng)常與高家后人當(dāng)個武場監(jiān)考官之類的。
直到岳飛時期,又有一個鄭家后人鄭懷出現(xiàn)。在牛皋押運糧草去牛頭山時,鄭懷手持一根酒杯粗的鐵棍出世,為押運糧草上牛頭山立下大功,后續(xù)又參與大破楊幺、大鬧朱仙鎮(zhèn),是岳家軍的一員有名猛將。
后續(xù)岳雷掃北之時,也有鄭懷的兒子鄭世寶出現(xiàn)。鄭世寶的表現(xiàn)不算多,但參與掃北有功,最終被封為了總兵官。
岳家將——岳濬
岳家將自然是岳飛家族了,南宋的將門家族。
相較于呼楊高鄭家族,岳家將的傳承并不多。在《說岳》中,岳家只有岳飛和五個兒子,但除了岳飛、岳云、岳雷外,其他的岳霖、岳霆、岳震都不太出眾。
到評書岳飛傳中,岳飛五子則是各有了精彩表現(xiàn),而且還多了一代岳甫。岳甫是岳云的兒子,也是在岳雷掃北時大揚神威。
自《說岳》之后,在《明英烈》中也有岳飛后人金眼雕岳倫。到岳倫之時,岳家的家境已經(jīng)沒落,但岳家槍依然是一絕,岳倫曾以八寶陀龍槍扎傷過四寶將脫金龍,實力無比強悍。不過,因為朱元璋初見岳倫時看不起落魄的他,岳倫展示了真本事后,卻也不愿意再保朱元璋,就此飄然而去。
到岳倫之后,演義評書中還有岳家后人嗎?還真有。
在清朝還有本小說《平金川》,里面講的就是年羹堯和岳鐘琪平定青海羅卜藏丹津的故事。岳鐘琪正是岳飛后人,他因功被賞戴雙眼花翎,封一等侯爵,任陜西提督。后來,岳鐘琪一直做到大將軍,加封一等公爵。
最終之時,又有提及岳鐘琪的兒子岳濬。岳濬不到三十就做了山東巡撫,深受雍正賞識。
因此,岳濬也是演義中提及的最后一位岳家后人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