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45年8月6日清晨,廣島的天空藍得像一塊無瑕的玻璃,街頭巷尾飄著剛蒸好的米飯香氣,兵工廠的汽笛準時在5點響起,女工們裹著頭巾擠進車間,學校的操場上,孩子們正舉著木槍練習刺殺動作,口號喊得震天響。
8點15分,B-29轟炸機“艾諾拉·蓋伊”投下的原子彈在580米高空爆炸,6000℃的高溫瞬間將12平方公里城區(qū)燒成焦土,當蘑菇云騰起時,7.8萬條生命當場消逝,最終死亡人數(shù)超過14萬。
日本政府八十年來反復(fù)講述著“受害者”的悲情,每年8月6日,和平公園的鐘聲準時敲響,政客們鞠躬獻花,媒體展示著扭曲的鋼筋和“人影石板”照片。
但當你掀開歷史的另一面,會發(fā)現(xiàn)原子彈落下的那一刻,廣島整座城市就是一臺全速運轉(zhuǎn)的戰(zhàn)爭機器,婦女在流水線上組裝炮彈引信,學生舉竹槍高呼“為天皇效忠”,老人學習如何用手榴彈與美軍同歸于盡。
更諷刺的是就在核爆前十天,數(shù)千萬張英文傳單撒遍廣島街頭,清晰警告“這座城市將被徹底摧毀”,卻被主婦們撕碎踩進泥里。
戰(zhàn)爭機器的全民總動員
1945年夏天的廣島,空氣中彌漫著機油與狂熱交織的氣味,凌晨5點的兵工廠車間里,機器轟鳴震得地板發(fā)顫,年輕女工們穿著沾滿油污的圍裙,手指飛快地擰緊炮彈引信,懷孕的婦女用布條勒緊腹部,弓著腰推運彈藥車,汗水滴在滾燙的水泥地上。
“每一顆子彈,都是對敵人的致命一擊!”午休時她們啃著冷飯團,興奮討論廣播里的“皇軍捷報”,沒人知道,流水線上組裝的炮彈,正被運往中國戰(zhàn)場屠殺平民。
學校早已淪為軍國主義訓(xùn)練營,7歲的孩子端著比人還高的木槍,在塵土飛揚的操場練習突刺,教師吹響哨子,小學生們立刻變身殺人機器,竹槍狠狠扎進草人靶子的心臟位置,稚嫩嗓音嘶吼著“殺死敵人!”
課間播放的錄音更瘆人:“盟軍吃嬰兒內(nèi)臟”“必須復(fù)仇!”中學生課后全被拉進兵工廠,男生搬運炸藥箱磨得滿手血泡,女生擦拭機槍零件,8月6日8點10分,數(shù)百名學生仍在操場列隊,竹槍指向天空宣誓效忠天皇,五分鐘后,他們的身影永遠烙在了灼熱的石板上。
就連老弱婦孺也成了“玉碎計劃”的棋子,社區(qū)中心里,白發(fā)老人佝僂著背,顫抖的手指練習拉開手榴彈引信,準備在美軍登陸時“光榮自爆”,兒童頭戴鋼盔參加防空演習,教師教導(dǎo)他們“為天皇犧牲是櫻花般的榮耀”。
主婦們聚在神社前齊唱軍歌,有人手握短刀站在院中發(fā)誓,若丈夫膽敢逃離戰(zhàn)場,立刻切腹明志,當整個社會系統(tǒng)性地將平民轉(zhuǎn)化為戰(zhàn)爭工具時,“無辜”二字早已失去意義。
日本把民眾綁上戰(zhàn)車自取滅亡
日本高層對核爆并非毫無預(yù)兆,1945年7月26日《波茨坦公告》勒令其無條件投降,首相鈴木貫太郎卻公開宣稱“不予理會”,更驚人的是,美軍在7月下旬向廣島投放了六千萬份傳單,用日文明確警告:“這座城市將遭毀滅性打擊,請立即撤離!”可悲的是這些傳單或被踩進泥濘,或被主婦撕碎。
軍國主義洗腦的惡果此時徹底爆發(fā),廣島作為“陸軍之城”的戰(zhàn)略價值,注定了它的命運,這里是本土防衛(wèi)軍第二總軍司令部,陸軍前往中國、東南亞戰(zhàn)場的起航港。
碼頭工人8月6日清晨還在搬運彈藥箱,汗水浸透粗布工作服,街頭宣傳板刷滿“為天皇獻身”標語,紅底白字像未干的血跡,當全體國民自愿成為侵略戰(zhàn)爭的螺絲釘,災(zāi)難已成必然。
原子彈的毀滅場景觸目驚心,580米高空爆發(fā)的火球?qū)⒒◢弾r汽化,1600米內(nèi)混凝土熔成釉質(zhì),兵工廠女工與炮彈一起炸成碎片,操場上的學生瞬間碳化,范圍內(nèi)的人幾乎全在沖擊波中化為塵埃。
但真正終結(jié)戰(zhàn)爭的或許不是核爆,8月9日蘇聯(lián)對日宣戰(zhàn)并出兵中國東北,才徹底粉碎日本“以戰(zhàn)換和”的幻想,檔案顯示陸軍大臣阿南惟幾在8月14日還率叛軍沖進皇宮,試圖銷毀投降錄音,最終切腹掙扎15小時斷氣,這種瘋狂,恰是軍國主義最真實的注腳。
日本用“受害者”人設(shè)掩蓋戰(zhàn)爭原罪
2025年8月6日,廣島和平公園再次聚集數(shù)萬人,首相石破茂鞠躬獻花,重申“無核三原則”,可就在上個月,這位日本首相還在《防衛(wèi)白皮書》中渲染“中國威脅論”,推動軍費飆升至GDP的2%。
這種精分的“和平表演”持續(xù)了八十年,他們年復(fù)一年展示被熔化的兒童飯盒,卻絕口不提日軍強征的朝鮮勞工骸骨,他們鐫刻32.8萬核爆死者姓名,卻刻意遺忘南京大屠殺的30萬冤魂。
日本對歷史記憶的篡改早成體系,1982年文部省將教科書里“侵略”改為“進入”,遭到中韓抗議后勉強保留表述,但使用率不足4%。
2016年更荒誕一幕上演,美國國務(wù)卿克里訪問廣島時,日本官方狂喜炒作“美國道歉了”,結(jié)果遭克里當場打臉:“我來不是為了過去,而是為了未來?!彼I花時甚至拒絕低頭,留言簿上只寫“戰(zhàn)爭代價值得反思”,潛臺詞再清楚不過:反省侵略,別扮可憐。
真正的和平需要直面黑暗,2005年日本右翼叫囂原子彈飛行員保羅·蒂貝茨“跪地謝罪”,這位90歲老兵冷冷反問:“你們向南京道歉了嗎?”
2007年11月1日保羅·蒂貝茨去世享年92歲,他在一生中從未對原子彈轟炸廣島而道歉,他表示對此從不后悔,他堅信這是為了“結(jié)束日軍更多的殺戮”所必須做的事情。
尾聲
在廣島和平紀念公園,慰靈碑上刻著“請安息吧,錯誤不會重演”,可日本年復(fù)一年展示核爆慘狀,卻對侵略暴行輕描淡寫時,這個“錯誤”的定義變得模糊,它究竟指原子彈的毀滅,還是軍國主義的復(fù)活?
1937年南京城墻上,日本士兵舉刀砍向中國平民的頭顱,原子彈下的亡魂值得哀悼,但更該被銘記的,是我們犧牲的3500萬軍民。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