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菜籃子科普》
之前咱們說到我國主要栽培梨種是白梨、砂梨、秋子梨和新疆梨四大種類,根據(jù)它們的主要產區(qū)和品質特點,我把它們比作江湖中的武林幫派,下面一起瞧一瞧吧~
白梨——中原少林
原產中國黃河流域,產區(qū)主要分布在華北地區(qū):河北、河南、山東、山西等地,是我國目前分布最廣、栽培最多的一個種系。所謂的“梨中正統(tǒng)”,根基深厚,脆爽兼容,白梨之于梨門正如少林之于武林。
鴨梨
白梨系統(tǒng)中古老和傳統(tǒng)的品種,果梗凸起,形似鴨頭,果身圓潤,猶如鴨身,故得名“鴨梨”。一般在9月上旬成熟,呈倒卵形(上小下大),果皮為黃色,有褐色小斑點,表皮細薄光滑,果肉雪白細膩,酸甜可口。比較有名的是河北的泊頭鴨梨、魏縣鴨梨、山東陽信鴨梨等。
雪花梨
又名半斤酥,因梨花潔白無瑕,酷似雪花,故得名雪花梨。原產河北一帶。10月上旬果實成熟,平均將近半斤,橢圓形,果皮細薄且光滑,綠黃色,有黃褐色果點。果肉微帶淡黃色,細脆汁多,甜酸適口,常用于制作梨膏。趙縣是著名的集中產區(qū)。
蘋果梨
原產朝鮮,經引種進入我國。10月初果實成熟,可達600克,扁圓形,形似蘋果。果皮黃綠色,貯后變黃色,有鮮紅暈。果皮較薄,果梗較粗。果肉白色,肉質細脆汁多,甜酸適口,石細胞少。
碭山酥梨
酥梨原產于安徽省碭山,是最古老的地方梨品種,也是四大名梨之一(分別是安徽碭山酥梨、新疆庫爾勒香梨、山東萊陽梨和遼寧鞍山南果梨)。碭山縣氣候溫和,日照充足,加上黃河流經留下的沙質土壤,成為“人間佳果”得天獨厚的條件。
9月上中旬成熟,“碭山酥梨皮兒薄,掉到地上找不著”,在明萬歷和清乾隆年間被列為貢品。后來碭山梨苗全國推廣開,山東、山西、遼寧、江蘇等多地均陸續(xù)種植。碭山酥梨當家品種包括金蓋酥、白皮酥、青皮芹數(shù)酥和伏酥等,品種最優(yōu)異的當屬金蓋酥。
萊陽梨
萊陽茌梨,本地人叫它慈梨。研究發(fā)現(xiàn)有幾個和它關系相近的有青島恩梨、諸城冰糖子梨、滕縣槎子梨、曹縣歪把糙梨和平原縣金香梨。它們都有萊陽梨的某些屬性,血緣親近,但萊陽梨品質是最好的。
9月底到10月初成熟,果皮黃綠色,果實碩大,表面粗糙且有褐色銹斑,但果肉雪白,口感清脆。特點是每個梨的屁股下面都有一塊褐色凹陷。
從左到右:梨實蜂、梨果摘萼前后
這個其實是來自一種叫做掐花或者摘萼的操作。春天,有一種叫梨實蜂的壞家伙會把蟲卵產在梨的花萼中,這樣她的寶寶出生后在梨子里不愁吃喝了。于是萊陽果農一刀把花萼給切了,讓蟲卵無處棲身。梨子傷口自愈后留下褐色的疤痕。但驚喜的是被砍了一刀的梨果肉豐滿、膨松、脆嫩,品質明顯提高。
此做法已有一二百年的歷史了,形成了一種特別的生產習俗,逐輩流傳至今。
玉露香梨
這是山西省農科院以庫爾勒香梨為母本、雪花梨為父本雜交育成的優(yōu)質新品種。首次試驗基地在山西隰縣培育,它具有庫爾勒香梨的口感,同時優(yōu)于母本,個大、核小,可食率達90%以上,無沙且甜度大。果肉白嫩,肉質似雪,故取名為玉露香梨。
佛見喜
產地在平谷區(qū)金海湖鎮(zhèn)北部茅山后村,其名源于清朝末期進貢皇宮時,慈禧老佛爺非常喜歡吃,因此得名“佛見喜”。6月中旬成熟,這種梨果型端正,表面紅潤、個大口脆、香甜多汁,其果型端正好看,長得很像蘋果。
砂梨——南派峨眉
砂梨主要在我國的長江以南區(qū)域種植,不少日本和韓國的梨品種也屬于砂梨。果肉細嫩無渣,甜度較高,好吃好看,與峨眉派的以柔克剛,細膩且堅韌的特性如出一轍!
翠冠、翠玉
翠冠又稱“六月雪”,屬于早熟品種,七月份下旬上市,果實近圓形。果皮細薄,底色為黃綠色,有果銹,果肉雪白、肉質細嫩。是浙江省農業(yè)科學院雜交出來的品種,主要在長江流域及珠江流域種植。
左:翠冠 右:翠玉
后來又用“翠冠”為父本進行雜交,選育出后來的“翠玉”,屬于特早熟砂梨品種,7月上旬成熟,果皮光滑細薄,底色暗綠,無果銹。浙江很多地方的特產蜜梨就是翠冠、翠玉等品種。
蘇翠1號
江蘇省農業(yè)科學院果樹研究所雜交選育的早熟砂梨新品種,媽媽是華酥梨(白梨),爸爸是翠冠梨。7月中旬成熟,果實呈倒卵圓形,果皮黃綠色且果銹極少,肉質細脆、汁多味甜。
蒼溪雪梨
又名施家梨,是四川蒼溪縣境砂梨群落中發(fā)現(xiàn)的一種獨特品種。9月中旬成熟,果倒卵圓形,果實很大,重可達3斤以上;果皮黃褐色,較粗糙,果點大,分布稀;果肉白色,肉質脆嫩,汁多味甜,石細胞少。
秋月梨
日本雜交培育出的砂梨品種,如今產區(qū)遍布山東、河北、河南、安徽等地,其中公認最好的產區(qū),還是萊陽。
由于它的親本是“豐水梨”等優(yōu)質品種,所以具備了天然的優(yōu)勢。水分充足,口感細膩,幾乎化渣,但是價格也是不菲。在很多地方,出現(xiàn)了一些將相較秋月梨便宜一半的豐水梨冒充秋月梨賣的現(xiàn)象,以次充好導致市場上秋月梨品質良莠不齊。
秋子梨——北方丐幫
秋子梨主要集中在我國的東北和西北地區(qū),耐寒抗凍,屬于后熟型水果,即剛摘下來吃著生澀,放一段時間就脫胎換骨了:軟糯香甜,香氣撲鼻,梨味濃郁。正像是出生山野的丐幫,雖為草根,但隨著歲月積累逆境翻盤,化拙為巧!
南果梨
主產地為遼寧鞍山,產量較高,屬華夏果中之桂冠。采摘期為九月初,果實較小,約為45克。采摘后要過個一兩周時間的時間,色澤、口感、香味才會充分顯露出來,果肉黃白色,細軟汁多,甜酸適度,聞起來吃起來會有一種濃郁的酒香,這是因為南果梨在成熟的過程中,果肉自然發(fā)酵。
花蓋梨
原產遼寧,10月上旬成熟,果實小,平均重65克,圓球形或扁圓形,果皮黃綠色,后熟為黃色,果點小,果頂端有大的圓形褐斑,好像一個大蓋子。果肉乳黃色,味道酸甜,有濃香,東北凍梨一般用的就是這種花蓋梨。
軟兒梨
主要產于我國甘肅和青海。大約立冬時節(jié)成熟,但剛摘下來時又酸又硬,沒人會吃它。但經過一個多月的冰箱冷凍或自然冷藏,軟兒梨外面變得黑黢黢的,但里面果肉發(fā)酵軟化,果皮變褐返砂,果味變甜,這個過程稱為“化心”或“糖心”。
這就是西北的凍梨,化解后皮與肉很容易剝離,甜度比東北凍梨高。大概是這邊晝夜溫差大的緣故吧,更有利于糖份積聚。
京白梨
產地是門頭溝區(qū)軍莊鎮(zhèn)的孟悟村和東山村,從明代開始,就是皇家貢品。京白梨一定要變黃了,3-4天后的口感是最好的(放熟后青色轉為黃色),香甜多汁,入口即化,幾乎沒有渣子,每年只有9月初熟一季。
而且一方水土長一方梨,別的地方的“京白梨”,哪怕相隔只有幾公里,味道、口感就大打折扣,嚴格意義上講不能叫做“京白梨”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