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一碗菜,潤燥防秋災(zāi)”,立秋一過,天氣燥氣漸生,白天熱得口干,晚上涼得打噴嚏,稍不注意就容易上火、沒精神。老輩人常說 “秋天養(yǎng)生,菜比藥好”,立秋后別瞎補,試試這 3 道應(yīng)季家常菜:茶香排骨解膩清熱,白菜燒豆腐潤脾補鉀,土豆南瓜湯暖身強免疫,做法簡單家常,老人吃著不燥,年輕人吃著不胖,家庭主婦做起來省心,多吃全家安穩(wěn)過秋天。
第一菜:茶香排骨 —— 解膩清熱,立秋吃它不口干
立秋后總想吃點肉補補,但又怕上火?這道茶香排骨正合適。排骨香而不膩,搭配茶葉燜煮,帶著淡淡的茶香,解膩又清熱。中醫(yī)說 “秋吃排骨配茶香,潤燥不積熱”,老人牙口好的話,啃著排骨磨磨牙,吃著不費勁;孩子挑食?茶香裹著肉香,能哄著多吃半碗飯;老公上班累了,配米飯吃著解饞又解乏,家常做法吃著更舒服。
推薦做法:茶香排骨(香而不膩、脫骨入味的技巧)
食材:排骨 500 克、烏龍茶 5 克(或鐵觀音)、姜片 5 片、蔥段 3 段、冰糖 5 顆、生抽 2 勺、老抽半勺、料酒 1 勺、鹽少許、食用油 2 勺
步驟:
1.排骨選帶骨的肋排(肉嫩易燉爛),切成塊,放清水里泡 20 分鐘去血水(中途換兩次水),撈出來瀝干。鍋里放冷水,加排骨、2 片姜、1 勺料酒,大火燒開焯水(撇去浮沫,這是去腥味關(guān)鍵),撈出排骨用溫水沖洗干凈(我試過多次發(fā)現(xiàn),熱排骨用溫水洗,肉質(zhì)更嫩不發(fā)緊)。
2.烏龍茶用 80 度熱水泡 5 分鐘(別用沸水,茶香更柔和),泡出的茶水留著,茶葉瀝干備用(茶葉別泡太久,避免苦澀)。
3.熱鍋冷油,油燒至五成熱,放冰糖炒至融化(炒出糖色,排骨更紅亮),倒入排骨翻炒 2 分鐘至表面微黃,加姜片、蔥段炒香。
4.放 2 勺生抽、半勺老抽翻炒上色,加泡好的茶葉和茶水(茶水沒過排骨 1 厘米),大火燒開后轉(zhuǎn)小火,蓋著蓋子燜 40 分鐘(中途別開蓋,茶香和肉香更易融合)。
5.燜到排骨能用筷子輕松戳透,開大火收汁,湯汁濃稠裹住排骨時,加鹽調(diào)味,撒蔥花關(guān)火。我試過多次發(fā)現(xiàn),茶葉別放太多(5 克夠了),不然會發(fā)苦;排骨燜的時間別短,40 分鐘剛好脫骨不柴。這樣做的排骨帶著淡淡的茶香,肉香混著茶清,咬一口脫骨入味,一點不膩,立秋吃著解膩又清熱,口干舌燥全掃光。
第二菜:白菜燒豆腐 —— 潤脾補鉀,立秋吃它腸胃舒
立秋后 “秋燥” 先傷脾,很多人吃點東西就腹脹,這道白菜燒豆腐正合適。白菜被稱為 “秋潤第一菜”,水分足潤脾;豆腐是 “植物肉”,鉀含量高,中醫(yī)說 “秋吃白菜燒豆腐,補鉀護腸胃”。老人常說 “秋天吃豆腐白菜,拉臭臭都順暢”;家庭主婦做起來省心,燜一燜就入味;孩子不愛吃蔬菜?豆腐的軟和白菜的甜,混著醬香,能哄著多吃兩口,補鉀又下飯。
推薦做法:白菜燒豆腐(豆腐不碎、入味不柴的竅門)
食材:北豆腐 1 塊、白菜半顆、蒜末 3 瓣、生抽 2 勺、蠔油 1 勺、鹽少許、食用油 2 勺、蔥花少許
步驟:
1.北豆腐選硬一點的(不易碎),切成 2 厘米見方的塊,用廚房紙輕輕吸干表面水分(我試過多次發(fā)現(xiàn),豆腐煎前擦干水,煎的時候不易碎,還能煎出金黃外皮)。
2.白菜洗凈,葉子撕成大片,菜幫切成薄片(菜幫和葉子分開炒,菜幫耐炒先放);蒜末備好。
3.熱鍋冷油,油燒至六成熱,放入豆腐塊,中小火慢煎(別頻繁翻動,一面煎至金黃再翻),煎到四面都微黃,盛出來備用(煎過的豆腐更吸味,還不易爛)。
4.鍋里不用再倒油,加蒜末炒香,放白菜幫翻炒 1 分鐘至變軟,加白菜葉繼續(xù)炒 30 秒至葉子打蔫。
5.倒回煎好的豆腐,加 2 勺生抽、1 勺蠔油、少許清水(沒過豆腐底部),大火燒開后轉(zhuǎn)小火燜 5 分鐘(讓豆腐和白菜充分吸味),最后加鹽調(diào)味,撒蔥花關(guān)火。這樣做的豆腐外香里嫩,白菜吸滿湯汁,肉末鮮而不膩,立秋吃著潤脾補鉀,腸胃舒服不脹氣。
第三菜:土豆南瓜湯 —— 暖身強免疫,立秋喝它不發(fā)冷
立秋后早晚涼,總覺得身上發(fā)冷?這道土豆南瓜湯暖身又強免疫。南瓜被稱為 “秋補黃金瓜”,黃心南瓜自帶甜味,鉀含量高;土豆綿密軟糯,兩者燉在一起,湯甜絲絲的,暖身又補水。老人吹空調(diào)多,喝這湯暖關(guān)節(jié);孩子秋冬易感冒,喝著補維生素強免疫;早上喝一碗,暖身不發(fā)沉,整天都有勁,全家喝著都舒服。
推薦做法:土豆南瓜湯(綿密甜潤、不糊底的技巧)
食材:黃心南瓜 200 克、土豆 1 個、姜片 2 片、蔥花少許、鹽少許、白胡椒粉少許、食用油 1 勺
步驟:
1.南瓜選黃心的(更甜更糯),去皮后切成塊(別切太小,燉久了易爛);土豆選黃皮的(綿密),去皮切成滾刀塊(和南瓜大小差不多,一起熟)。
2.熱鍋冷油,油燒至五成熱,放姜片炒出香味,倒入南瓜塊和土豆塊翻炒 1 分鐘(先炒一下,南瓜和土豆更易出甜汁,湯更濃)。
3.加足量熱水(沒過食材 2 厘米),大火燒開后轉(zhuǎn)小火,蓋著蓋子燉 15 分鐘(燉到土豆能用筷子輕松戳透,南瓜軟塌)。
4.用勺子把部分南瓜和土豆壓成泥(湯會更濃稠,喜歡稀的可以不壓),加少許鹽、白胡椒粉調(diào)味(白胡椒粉別多,提鮮不嗆)。
5.最后撒蔥花,關(guān)火燜 3 分鐘(讓香味融合)。我試過多次發(fā)現(xiàn),南瓜和土豆別削皮太薄,保留點厚度燉出來更綿密;加水用熱水,湯不易糊底。這樣燉的湯甜絲絲的,土豆綿密帶沙,南瓜軟嫩吸滿湯,喝一口從嗓子暖到肚子,立秋喝著暖身強免疫,發(fā)冷打噴嚏都少了。
立秋后的養(yǎng)生,藏在一菜一湯里。這 3 道家常菜 —— 茶香排骨解膩清熱,白菜燒豆腐潤脾補鉀,土豆南瓜湯暖身強免疫,都是老輩人傳下來的應(yīng)季味,食材常見做法簡單,不用刻意買名貴補品,全家吃著舒服又健康。
老人吃著不燥不上火,年輕人吃著不胖不發(fā)沉,孩子吃著開胃補營養(yǎng),家庭主婦花點時間就能做好。立秋了,不妨給家人做起來,讓家常味護著全家安穩(wěn)過秋天。覺得有用的話,別忘了點贊轉(zhuǎn)發(fā),讓更多人知道這些立秋吃菜的小竅門~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