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從代北到長安的帝王路)
“天上掉餡餅的事,真有!漢文帝劉恒就接住了,還是塊鑲金的龍椅餡餅”
列位看官,今兒說的這位,是劉邦的四兒子,娘是不受寵的薄姬,打小在代國喝西北風(fēng),誰也沒把他放眼里??蓞魏笠凰?,大臣們左挑右選,愣是把他推上了帝位。
更奇的是,這“撿來的皇帝”還真當(dāng)出了名堂,開創(chuàng)了“文景之治”,成了千古稱頌的賢君。司馬遷說他“德至盛也”,這話不假,可您知道嗎?他的賢,一半是天性,一半是被逼出來的。
薄命母子的“意外之喜”
劉恒的娘,薄姬,命比黃連苦,本是蘇州人,爹還是個浪蕩子,跟魏國宗室的姑娘魏媼好上了,沒結(jié)婚就生了她。
野史里說她小時候給人放牛,常對著河水嘆氣:“啥時候能不用餓肚子?”這說法雖沒正史佐證,可她的出身是真的低,《史記》明著寫她是“私生子”,在講究門第的那會兒,這身份連正經(jīng)人家的丫鬟都不如。
后來魏豹自立為魏王,魏媼把她送進(jìn)王宮當(dāng)妃子。本以為熬出頭了,沒想到魏豹反了劉邦,被韓信一鍋端了。
薄姬作為“戰(zhàn)利品”,被塞進(jìn)劉邦的織室當(dāng)苦力,每天紡線織布,手上磨出厚厚的繭子。
劉邦這人好色,有天閑逛到織室,見薄姬長得清秀,就隨口一句“抬走”,她才算進(jìn)了后宮??蛇M(jìn)了宮更慘,一年多劉邦都沒正眼瞧過她,跟守活寡沒啥兩樣。
轉(zhuǎn)機(jī)出在她的兩個“閨蜜”身上。當(dāng)年在魏豹宮里,她跟管夫人、趙子兒約好“富貴不相忘”。后來這倆人被劉邦寵上天,閑聊時笑她“守活寡還想攀高枝”,剛好被劉邦聽見。
劉邦也是個心軟的,當(dāng)晚就召了薄姬。您猜薄姬說啥?“昨晚夢見蒼龍盤我肚子上?!?/p>
這話術(shù),現(xiàn)在聽著就是瞎編,可在那會兒管用,劉邦一聽樂了:“我?guī)湍愠闪诉@好事!”就這一次,薄姬懷上了,生下來就是劉恒。
(圖:薄姬教導(dǎo)劉恒 “少言多禮”)
可劉邦也就新鮮了三天,轉(zhuǎn)頭又忘了這娘倆。劉恒打小在冷宮里長大,見了劉邦跟見了老虎似的,大氣不敢喘。薄姬教他最多的就是“少說話,多磕頭”,吃飯不敢吧唧嘴,走路不敢踩影子。
有回劉邦抱他,他嚇得尿了劉邦一身,劉邦罵了句“沒出息”,從此更不待見他。七歲那年,大臣們求情,劉邦才封他為代王,把他打發(fā)到偏遠(yuǎn)的代地(今山西大同),等于流放。
誰承想,這流放成了保命符。呂后掌權(quán)后,把劉邦的兒子殺得差不多了:劉如意被毒死,劉恢被逼死,劉友餓成了干尸。
唯獨劉恒,因為他媽不受寵,他自己又“沒出息”,呂后覺得這娘倆翻不起浪,竟網(wǎng)開一面,還恩準(zhǔn)薄姬去代地陪兒子。
代地雖苦寒,可母子倆總算能喘口氣。劉恒在那兒修長城,勸農(nóng)桑,跟匈奴打交道,把個邊境小國治理得井井有條?!稘h書》里說他“代王時,與民休息,邊境寧”,這為他后來治國攢下了第一筆經(jīng)驗。
天上掉下來的龍椅
公元前180年,呂后一死,呂家想篡位,周勃、陳平這幫老臣聯(lián)合宗室,跟砍瓜似的把呂家滅了。接下來該立誰當(dāng)皇帝?劉邦的兒子就剩劉恒和劉長了。
劉長是呂后養(yǎng)大的,大臣們怕他跟呂家穿一條褲子;劉恒呢,娘家人老實,他自己名聲也好,又是長子(剩下的里),簡直是量身定做的人選。
可劉恒接到擁立的消息,第一反應(yīng)是“這是陷阱吧?”他召集代國大臣開會,郎中令張武說:“京城那幫人老奸巨猾,說不定想把您騙過去宰了!”中尉宋昌卻勸:“呂家剛滅,大臣們得找個靠譜的,您是最佳人選!”劉恒還是不放心,先派舅舅薄昭去長安探風(fēng)。
薄昭見了周勃,周勃把心窩子都掏了:“咱就是想找個仁厚的主子,絕無二心!”,于是薄昭回來復(fù)命,但劉恒還是一步三回頭。
(圖:渭橋受璽的謹(jǐn)慎)
走到高陵,他又派宋昌去長安城外看看動靜。宋昌回報:“大臣們都在渭橋跪著等您呢!”劉恒這才敢往前走,到了渭橋,周勃想私下跟他說幾句,宋昌攔著:“公事公辦!”周勃沒辦法,只能當(dāng)眾獻(xiàn)上玉璽。
這還沒完,劉恒先去代王府邸住下,等大臣們把皇宮里的“隱患”(呂后立的小皇帝和呂家殘余)清理干凈,才肯進(jìn)宮。
進(jìn)宮當(dāng)晚,他干了三件事:
一是讓宋昌管南北軍(京城衛(wèi)戍部隊),張武管皇宮侍衛(wèi),把軍權(quán)抓在手里;
二是下旨大赦天下,給老百姓發(fā)福利;
三是封周勃為右丞相,陳平為左丞相,論功行賞。
您瞧這操作,步步穩(wěn)妥,哪像個“沒見過世面”的代王?這都是在代地磨練出來的,跟匈奴打交道,少一步小心就得掉腦袋。
可坐穩(wěn)龍椅沒那么容易。周勃仗著擁立有功,上朝時大搖大擺,劉恒就拿眼睛瞪他,瞪得他渾身不自在,后來主動辭職了。
有人告周勃謀反,劉恒把他抓起來,查清楚是誣告,又放了,還賞了錢。他對周勃說:“老將軍有功,可國法更大。”既給了面子,又立了規(guī)矩。
還有倆宗室不服:濟(jì)北王劉興居和淮南王劉長。劉興居趁劉恒去太原,起兵叛亂,劉恒派柴武一頓胖揍,劉興居自殺了。
劉長更橫,親自把辟陽侯審食其捶死,還跑到皇宮門口喊:“我媽當(dāng)年受欺負(fù),他不幫忙!”劉恒沒殺他,把他流放蜀地,結(jié)果劉長在路上絕食死了。劉恒哭著下令:“以列侯禮葬了吧?!?/p>
這兩手硬一手軟,宗室們再也不敢炸刺了。
“摳門”皇帝的治世經(jīng)
劉恒治國,就一個字:“省”。他剛即位,就下旨:“皇宮里的宮女夠使喚就行,多余的全放回家嫁人?!苯又终f:“各地別給我送奇珍異寶,勞民傷財!”
(圖:拒建露臺的節(jié)儉)
有回他想建個露臺,叫工匠算算花多少錢。工匠說:“得一百斤黃金。”劉恒一聽急了:“一百斤黃金是十戶中等人家的家產(chǎn),我住著先帝的宮室都臉紅,建這玩意兒干啥?”立馬作罷。
野史里說他穿的龍袍,袖口都磨破了,還讓皇后補(bǔ)補(bǔ)再穿。慎夫人是他寵妃,想穿件拖地長裙,劉恒說:“布料夠做三件短褂了,別瞎浪費!”
連他的陵墓霸陵,都規(guī)定“不用金銀銅錫,全用瓦器”,墳堆都不讓起太高。這在歷代皇帝里,簡直是“鐵公雞中的戰(zhàn)斗機(jī)”。
可他對老百姓卻大方得很。即位當(dāng)年就把田租從十五稅一降到三十稅一,后來干脆全免了十三年。算賦(人頭稅)從每人每年120錢降到40錢,徭役從每年一次改成三年一次。
有個叫晁錯的大臣,給他出主意:“讓富人捐糧食換爵位,既能充實糧倉,又能讓窮人少交稅?!眲⒑阋慌拇笸龋骸熬瓦@么辦!”結(jié)果邊防糧倉堆得冒尖,老百姓手里也有了余糧。
他還把國家的山林、河流、礦山全開放了,“老百姓想挖礦挖礦,想打魚打魚,不用給朝廷交份子錢”。
這下可火了,商人們趕著馬車跑遍天下,鹽鐵生意做得紅紅火火,《史記》里說“富商大賈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
關(guān)隘也取消了通行證,往來不用掏過路費,物流成本降了一半,連偏遠(yuǎn)地區(qū)的老百姓都能吃上南越的荔枝了。
最絕的是他對待匈奴的態(tài)度。匈奴老來搶東西,大臣們喊著要打,劉恒說:“打仗花錢不說,士兵死了多少?老百姓要種地,別折騰了。”
他繼續(xù)和親,把宗室姑娘嫁過去,陪送大批嫁妝??梢膊皇且晃锻俗專倥娓襾矸?,他就派灌嬰帶著十萬兵駐守邊境,不主動出擊,但也絕不示弱。
有回匈奴單于寫信罵他,他還回信:“咱別打了,還是和親好?!边@“軟中帶硬”的招,愣是讓邊境安穩(wěn)了十幾年。
廢除苛法的仁心
秦朝的法律有多狠?偷個東西就砍手,罵句皇帝就滅族。劉恒一上臺就說:“這法太不是人了!”他先廢了“連坐法”:以前一人犯罪,全家遭殃,他下旨:“誰犯罪誰擔(dān)著,父母妻兒別連累。”
大臣們反對:“沒連坐,老百姓不怕法!”劉恒瞪著眼:“法是管壞人的,不是逼好人的!”硬是廢了。
更出名的是“緹縈救父”的故事。齊地太倉令淳于意犯了罪,要被處肉刑(臉上刺字、割鼻子或砍腳)。
(圖:緹縈上書救父)
他女兒緹縈才十五歲,跟著到長安,給劉恒上書:“我爸犯了罪,該受罰??扇庑桃皇埽司蛷U了,想改過自新都不行。我愿做奴婢,換我爸一條活路!”
劉恒看了信,鼻子一酸:“老百姓犯了錯,是我沒教好?。 碑?dāng)天就下旨廢肉刑:“刺字改成剃光頭干活,割鼻子改成打三百板子,砍腳改成打五百板子。”
后來覺得打得太多,又減成“打三百改兩百,打兩百改一百”,還規(guī)定“板子得是竹片做的,不許帶棱,打完不能再打第二回”。
這一下,多少人保住了手腳,史書說“天下斷獄四百,有刑錯之風(fēng)”,就是說一年才判四百個案子,冤案都少了。
他還廢了“誹謗妖言罪”。以前老百姓罵老天爺,都算“罵皇帝”,要殺頭。劉恒說:“老百姓有怨氣不讓說,憋出事來更麻煩。想說啥說啥,說錯了也不罰!”
這下大臣們敢提意見了,賈誼寫《治安策》罵他“諸侯太大要造反”,他雖沒全聽,卻把賈誼調(diào)到身邊當(dāng)顧問;晁錯說“削諸侯才能保江山”,他雖沒立馬削,卻悄悄做了準(zhǔn)備,為后來景帝平七國之亂打了基礎(chǔ)。
(圖:與張釋之論法)
有兩件事最能看出他的法治精神。一次他出行,有人從橋下跑出來,驚了他的馬車。廷尉張釋之判那人“罰款四兩金”,劉恒怒了:“差點撞死我,就罰錢?”張釋之說:“法是天子和百姓共有的,不能因為是您就加重?!眲⒑沣读算叮f:“你說得對。”
另一次,有人偷了高祖廟的玉環(huán),張釋之判“砍頭示眾”。劉恒想判“滅族”,張釋之說:“偷玉環(huán)就滅族,那將來有人挖高祖墳,您還能咋罰?”劉恒想了想,嘆口氣:“就按你說的辦?!边@就是劉恒的厲害:知道啥時候該放權(quán),啥時候該守規(guī)矩。
霸陵青松下的余溫
公元前157年夏天,劉恒病倒了。他躺在未央宮的病榻上,召來太子劉啟,囑咐說:“周勃的兒子周亞夫能打仗,將來國家有難,用他準(zhǔn)沒錯。”
又下了最后一道旨:“我死了,別搞厚葬,后宮夫人以下的宮女全放回家,給老百姓減負(fù)。”說完就咽了氣,才四十六歲。
可老百姓記著他的好。關(guān)中的老農(nóng)說:“文帝在位,咱地里的糧食吃不完,罐子里總有余錢?!标P(guān)東的商人說:“那會兒走南闖北,關(guān)卡不收費,生意好做?。 边B司馬遷都忍不住夸:“漢興四十余年,德至盛也!”
列位看官,劉恒這輩子,就像粒落在石縫里的種子,沒人看好,卻憑著一股子韌勁,長出了參天大樹。
他沒項羽的勇,沒劉邦的狠,可他有三樣寶:仁心、節(jié)儉、知進(jìn)退。龍椅是撿來的,可治世是干出來的。
現(xiàn)在霸陵的青松還在,風(fēng)吹過樹梢,沙沙作響,像在說:“當(dāng)皇帝不難,難的是揣著明白裝糊涂,拿著權(quán)力當(dāng)責(zé)任?!边@話,您品,您細(xì)品。
這正是:
代北苦寒礪初心,龍椅雖輕重千鈞。
輕徭薄賦民安樂,留得清風(fēng)滿乾坤。
本篇為歷史通俗演繹,主要參考《史記》,部分情節(jié)融合民間傳說與文學(xué)再構(gòu)。
參考資料:
《史記》
本文部分配圖由 AI 輔助生成,僅為增強(qiáng)歷史氛圍與理解體驗,非史實復(fù)原,請讀者辨析。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