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點兵、徐達掛帥,楊林掃北、薛仁貴征東!項羽以多勝少,諸葛孔明運籌帷幄,還有鄧禹、秦瓊、楊六郎和岳飛,演義最強10位大元帥,誰能排第一?
古代演義評書十分多,涌現(xiàn)出來的不凡之人也是多如牛毛。如果從中選出10位大元帥、20位大將、30位上將,哪60位佼佼者能夠從中脫穎而出呢?(因為《封神演義》中太多超凡之人,故此書人物不在評選之列。)
我們先來說說,古代演義評書中的10位最強的大元帥,看看都有哪些人,誰更厲害!
古代演義評書中的10位大元帥
一個是無下無人能出其右的“無雙國士”——點兵“多多益善”的韓信;
一個是“力拔山兮氣蓋世”,以一己之力扭轉(zhuǎn)了楚漢之爭的項羽;
一個是劉秀帳前“云臺二十八將”之首——英姿勃發(fā),智勇雙全的鄧禹;
一個是“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以智慧和謀略著稱的諸葛孔明;
一個是大隋的擎天白玉柱,威武不凡,令人望而生畏的靠山王楊林;
一個是天生帥才,到哪都當(dāng)元帥的秦瓊;
一個是“家住遙遙一點紅、三歲孩童千兩價”,憑借著超凡的武藝和智謀立下赫赫戰(zhàn)功的薛仁貴;
一個是“身兼父兄智勇”,文武雙全的楊六郎;
一個是“壯懷激烈”一心精忠報國,忠勇之志令人敬仰的岳飛;
還有一個是朱元璋三顧永豐縣才請來的,德才兼?zhèn)涞拇竺鏖_國元勛徐達!
這十位大元帥都是當(dāng)時數(shù)一數(shù)二的人物,他們的能力和貢獻各有千秋。如果要從他們中挑選出其中最厲害的一位,大家會選誰呢?
1. 韓信《西漢演義》中人物
韓信是劉邦手下的漢軍大元帥,長于謀略,擅于治軍。有句話說得好:“韓信點兵,多多益善”,說的就是韓信精于帶兵。
韓信曾在項羽治下任職,只是一直沒有得到重用。后來他改投漢中王劉邦治下,還是沒有得到重用。最后,多虧蕭何發(fā)現(xiàn)了他的才能。
因為一直沒有得到劉邦的重用,韓信心灰意冷之下就跟著那些逃亡的將軍一起逃跑了。蕭何發(fā)現(xiàn)后,連夜去追他,那就是“蕭何月下追韓信”的典故。
劉邦聽了這個“典故”后,問蕭何:“那逃走的大將有好幾個,你為何不去追他們,反而去追一個小小的倉庫管理員?”
蕭何說:“大將走了還能再找,像韓信這樣的無雙國士,天下再也找不出第二個了!”
劉邦見蕭何對韓信的評價這樣高,連才開始重用韓信。
后來,在韓信的輔佐下,漢軍由弱變強。最后,韓信更將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逼到了垓下,又命漢營的士兵唱起了楚歌,導(dǎo)致楚軍個個思鄉(xiāng)心切,無心再戰(zhàn)!最后逼得霸王項羽自盡在烏江邊上。
2. 項羽《西漢演義》中人物
項羽是西楚霸王,也是楚軍的統(tǒng)帥。項羽雖然最后敗在了韓信手下,但其實他也是一個非常優(yōu)秀的天才指揮官。他曾在巨鹿之戰(zhàn)前,命令大家“破釜沉舟”,讓大家再無退路,只有一心向前,因此個個都拿出決一死戰(zhàn)的狀態(tài),以少勝多大敗以章邯為首的百萬秦軍。
此外,項羽在彭城稱王后,由于利益分配不均,各地起來反楚的勢力很多。同時,劉邦的勢力也越來越壯大,后來,他見項羽在外征討其他的勢力,覺得時機到了,于是趁機起兵偷襲彭城。
項羽當(dāng)時正在率軍攻齊,在孤軍深入、后方淪陷的情況下,他制定了大膽的戰(zhàn)略,留下主力大軍繼續(xù)討伐反抗勢力,自己僅帶3萬人馬回救彭城。由于他指揮得當(dāng)以及手下團結(jié)一心,結(jié)果他又一次以弱勝強,以3萬之兵打得劉邦的20萬大軍最后僅剩幾十人!要不是他“沽名釣譽”,沒有“宜將剩勇追窮寇”——乘勝追殺了劉邦,那歷史可能就要改寫了。
3. 鄧禹《東漢演義》中人物
鄧禹是劉秀帳下的三軍大元帥,他武藝超強,是云臺二十八將之首。他年輕時和劉秀是“同學(xué)”,后來劉秀起義后,他便千里去投奔!劉秀知道鄧禹長于計謀,便讓他統(tǒng)領(lǐng)三軍。鄧禹沒有辜負劉秀的信任,他帶兵連連取得大捷,期間還擊敗了不可一世的銅馬軍。最后,鄧禹和當(dāng)初主動退位讓穆桂英當(dāng)元帥的楊六郎一樣,他見馬援的才華比起自己有過之而無不及,便主動將帥位讓給了馬援。
4. 諸葛亮《三國演義》中人物
諸葛亮是三國時蜀國劉備帳下的蜀軍大元帥。劉備聽徐庶說諸葛亮天生大材,當(dāng)時,老徐是這樣對劉備說的:
徐庶說:“臥龍先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懂陰陽,明八卦,曉奇門,知遁甲。比我強多了!”
劉備求賢若渴,連忙帶著關(guān)羽和張飛三顧茅廬到隆中去請諸葛亮。諸葛亮被劉備的誠心打動,于是作了“隆中對”,因此,后人說他“未出茅廬便知三分天下”。
諸葛亮成為劉備的軍師和元帥后,初戰(zhàn)便指揮劉備大軍火燒博望坡,之后又水淹博陵渡。為了幫劉備三分天下,他到東吳舌戰(zhàn)群儒,終于說服東吳一起抗擊曹操。在赤壁之戰(zhàn)中,他還上演了草船借箭的本事——那“萬事具備,只欠東風(fēng)”的典故,正是由此而來。
諸葛亮治軍有方,關(guān)羽和張飛從一開始對他的不信任,到后來的越來越尊重,就是敬佩諸葛亮的治軍和帶兵的才能。
諸葛亮憑借自己的本事,硬是將曹操、孫權(quán)和劉備三者勢力中最弱小的一方,帶成了強者。最后,如他的“隆中對”一樣,成功幫助劉備達到了三分天下得其一的目標(biāo)。
5. 楊林《楊林掃北》、《隋唐演義》和《說唐全傳》中人物
楊林是隋軍的天下都招伐兵馬大元帥,他是隋朝的擎天白玉柱,不僅精通謀略,武藝也十分出眾,他還是“隋唐十條好漢”中排名第八的好漢。特別是在前期,沒有他的輔佐,楊堅稱帝肯定不會那么順利。甚至有人說,隋朝的一半江山都是他打下來的。
6. 秦瓊《隋唐演義》、《說唐全傳》、《興唐傳》和《瓦崗英雄》中的人物
秦瓊先在瓦崗混世魔王程咬金麾下當(dāng)瓦崗軍的元帥,在十八路反王劫殺隋煬帝楊廣的時候,他又當(dāng)了十八路反王聯(lián)軍的都元帥。投唐后,在李世民帳下還是繼續(xù)當(dāng)三軍大元帥,最后功彪凌煙閣。
7. 薛仁貴《薛仁貴征東》、《薛仁貴征西》中人物
薛仁貴,唐朝的鎮(zhèn)國大元帥。評書說他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應(yīng)夢賢臣,他曾在李世民的夢中留下一首詩,詩曰:
家住遙遙一點紅,飄飄四下影無蹤。三歲孩童千兩價,保主跨海去征東。
后來,李世民找徐茂功解詩,徐茂功解出詩中所說之人正是薛仁貴。
薛仁貴掛帥征東十八年,三箭定天山,帶病挑安殿寶,最后大敗蓋蘇文,智滅東遼軍!因功被封為平遼王。
8. 楊延昭《楊家將》和《楊六郎掛帥》中的人物
楊延昭,人稱楊六郎,他是文武雙全的帥才。曾在遂州城,三計守遂州。當(dāng)時任堂惠剛舍命全交替了他去死,他還在隱姓埋名的階段,當(dāng)時他以任堂惠之名販賣牤牛滯留遂州城。他得知韓昌已經(jīng)對遂州城發(fā)起了攻擊,城墻都被他們用擂石打出了很多缺口,情勢岌岌可危。于是,他就對雙王呼延丕顯說,自己可假扮成楊六郎,登上城頭嚇一嚇韓昌。結(jié)果,他在城頭一聲大喝,嚇得韓昌退兵六十里。
后來,他又利用當(dāng)時的寒冷天氣,叫軍兵和百姓一起挑水澆在城墻上,不僅修補了城墻缺口,還將城墻澆成了一座滑不溜秋的冰城。等韓昌再次要來進攻遂州的時候,只能徒嘆奈何!
眼看冬天就要過去,他又生第三計,就是訓(xùn)練手中的500頭大牤牛,要大擺牤牛陣。果然,天曖花開后,那冰融化了,韓昌又率軍前來攻城。結(jié)果楊六郎一生:“放牛!”500頭訓(xùn)練有素的大牤牛一起沖出,將韓昌的十萬人馬刺傷、踩死無數(shù)。
楊六郎對將士很好,因此深得大家的愛戴。他的手下有二十幾員大將,個個都很敬服他。因此,將士同心的他們在陣前所向披靡,打得韓昌不服不行!韓昌更是揚言:“大宋只要有楊六郎一桿金槍在,我便永不南侵!”
9. 岳飛《岳飛傳》和《說岳全傳》中的人物
岳飛是周僮的弟子,槍法超群。因為從小熟讀兵書,又聰明好學(xué),因此,長大后能文能武!他在青龍山一戰(zhàn)以八百宋軍大敗十萬金兵,一戰(zhàn)揚名。
岳飛治軍嚴(yán),賞罰分明。岳家軍在他的帶領(lǐng)下一路勢如破竹,勇不可擋!特別是朱仙鎮(zhèn)之戰(zhàn),岳家軍殺得號稱30萬的金軍屁滾尿流,嚇得兀術(shù)都逃回了大金。因此,大家都說:“憾江山易,憾岳家軍難!”
后來,眼看岳家軍就要直搗黃龍,迎回“二圣”了。不曾想,趙構(gòu)卻在秦檜的慫恿下連發(fā)一十二道金牌,將岳飛調(diào)回了京城。
再后來,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將岳飛害死在風(fēng)波亭??上Я?,壯懷激烈的一代精忠大元帥,空有一身本事,卻只能含冤而死。最后,留下一首《滿江紅》,讓人唏噓不已!
10. 徐達《明英烈》中的?人物
徐達,這位元朝最后賢相(老太師)脫脫的得意門生,有勇有謀——能“揮戈定太平”的英雄,堪稱勇猛與智慧的結(jié)合體。他曾擔(dān)任元朝的元帥,然而,因為對元順帝的昏庸無道感到極度不滿,他毅然離任,以此表達他不屈的決心!
李善長知道徐達的本事,他向朱元璋推薦徐達,還勸朱元璋效仿三國時的劉備,親自到徐達的隱居之處去恭請徐達。朱元璋求才若渴,即刻沐浴更衣,隨后與李善長一同前往永豐縣徐達的隱居之處懇請他出山相助。
為了試探朱元璋是否真心相請,徐達學(xué)諸葛亮采用欲擒故縱之計,前兩次皆不肯出山。然而,朱元璋對人才的渴求程度超乎想象,他竟然三次親臨永豐縣相請。徐達被朱元璋的真誠打動,終于走出山林,成為了朱元璋帳下義軍的兵馬大元帥。
在徐達的英明指揮下,朱元璋的義軍如魚得水,最終成功推翻了元朝的統(tǒng)治。徐達因功被封為中山王。
古代演義評書10位備受推崇的大元帥,誰能排第一?
這是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我先在這拋磚引玉!我個人認為他們的排名如下:
第一位:《岳飛傳》和《說岳全傳》中“壯懷激烈、精忠報國”的岳飛;
第二位:《西漢演義》中的“無雙國士,點兵多多益善”的韓信;
第三位:《三國演義》中“未出茅廬已知三分天下,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諸葛孔明;
第四位: 《隋唐演義》、《說唐全傳》、《興唐傳》和《瓦崗英雄》中的“都元帥”秦瓊;
第五位:《明英烈》中“德才兼?zhèn)?,配享太廟”的徐達;
第六位:《西漢演義》中人物“力拔山兮氣蓋世,以一己之力扭轉(zhuǎn)了楚漢之爭”的項羽;
第七位:《薛仁貴征東》中“跨海征東,三箭定天山”的薛仁貴;
第八位:《楊家將》和《楊六郎掛帥》中“身兼父兄智勇,三計守遂州”的楊六郎;
第九位: 《楊林掃北》、《隋唐演義》和《說唐全傳》中“威武不凡,有勇有謀”的楊林;
第十位:《東漢演義》中“長于智謀,善于識人”的鄧禹。
古代演義評書中的20位大將
1.李存孝《殘?zhí)莆宕费萘x》、《殘?zhí)蒲萘x》中的人物,因為他為將太厲害了,有“將不過李”的美譽。他在“殘?zhí)剖堋敝信琶谝?,有一塊御賜“天下第一橫勇無敵”金牌。
2.李元霸《說唐全傳》和《瓦崗英雄》中的人物,力大無窮,因此大家都說“力不過霸”,他在“隋唐十八條好漢”中排名第一,也有一塊御賜的無敵金牌。
3.呂布《三國演義》中的人物,因為他太優(yōu)秀了,因此有“馬中赤兔,人中呂布”的說法。
4.曹克讓《曹家將》中的人物,有三龍二虎九牛之力。
5.薛葵《薛丁山征西》和《薛剛反唐》中的人物,天上鐵石星轉(zhuǎn)世,有“萬鈞”之力。
6.楊七郎《楊家將》和《三槍定南唐》中的人物 三槍定南唐,幽州城外力殺四門。
7.高寵《說岳全傳》和《岳飛傳》中的人物 挑十二輛滑輪車。
8.賈復(fù)《東漢演義》中人物,書中第一猛將,一把銀戟縱橫天下,沒有敵手。
9.趙云《三國演義》中的人物,常勝將軍,生平未嘗一敗。
10.常茂《明英烈》中人物,常遇春的兒子,手使禹王神槊,曾一戰(zhàn)連勝二十幾員大將。
11.王蘭英《楊家將》中人物,一把合扇板門刀,陣前沒人能敵!
12.楊懷玉《楊懷玉征西》和《小五虎征西》中人物,一把三尖兩刃寶刀,威震沙場。
13.宇文成都《說唐全傳》和《瓦崗英雄》中的人物,“隋唐十八條好漢”中排第二,天寶將軍,有一塊御賜“橫勇無敵”金牌,武藝僅次于李元霸。
14.王彥章《殘?zhí)蒲萘x》中的人物,“殘?zhí)剖堋敝信琶诙?,武藝僅次于李存孝,曾日不移影連勝晉王手下36員大將。
15.典韋《三國演義》中的人物,不管是“一呂二趙三典韋”,還是“一呂二馬三典韋”,一般一般,能居第三?
16.呼延平《呼家將》中人物,楊五郎徒弟,力大無比,武藝比王敖老祖的徒弟呼延平還要更強。
17.狄難撫《楊懷玉征西》和《小五虎征西》中人物,楊五郎徒弟,武藝僅次于玉面虎楊懷玉。
18.楊繼周《說岳全傳》中人物,白袍銀槍楊再興的兒子,《說岳》中武藝僅次于高寵。
19.關(guān)羽《三國演義》中的人物,蜀國五虎上將之首,后來的武圣。
20.張飛《三國演義》中的人物,蜀國五虎上將第二名,武藝不在關(guān)羽之下。
古代演義評書中的30位上將
1.高思繼《殘?zhí)莆宕费萘x》、《殘?zhí)蒲萘x》中的人物,“殘?zhí)剖堋敝信琶谌?,武藝不比王彥章差,只是一不小心被王彥章用回馬槍挑殺。
2.裴元慶《說唐全傳》和《瓦崗英雄》中的人物,“隋唐十八條好漢”中排第三,能硬接李元霸三錘。
3.常遇春《英烈傳》中的人物,武藝僅比他的兒子差一點。
4.楊袞《火山王楊袞》中的人物,白馬銀槍高思繼的師弟,一人身懷殘?zhí)迫龢咏^技,又自創(chuàng)聞名天下的楊家槍。
5.羅成《興唐傳》《說唐全傳》和《瓦崗英雄》中的人物,興唐傳中一槍挑傷李元霸。
6.陸文龍《說岳全傳》和《岳飛傳》中的人物,武藝僅次于高寵和楊繼周。
7.巨無霸《東漢演義》中人物,武藝僅次于賈復(fù)。
8.曹寧《說岳全傳》和《岳飛傳》中的人物,武藝幾乎與陸文龍不相上下。
9.雄闊海《說唐全傳》和《瓦崗英雄》中的人物,“隋唐十八條好漢”中排名第四。
10.黃忠《三國演義》中的人物,蜀國五虎上將排名第五。老而彌堅的勇將。
11.楊五郎《楊家將》中人物,出家后自創(chuàng)“五郎八卦棍”,楊家將在陣前但有搞不定的總會去請他,他一來,就能解決問題,幾乎世外高人一般的存在!
12.岳云《說岳全傳》和《岳飛傳》中的人物,武藝稍遜于陸文龍和曹寧。
13.許褚《三國演義》中的人物,曹操的愛將,力大如牛,曾與典韋大戰(zhàn)上百合,不分上下。
14.英布《西漢演義》中的人物,能與項羽戰(zhàn)二十幾個回合。
15.楊再興《說岳全傳》和《岳飛傳》中的人物,豪氣干云,敢單人獨馬沖入金軍大營殺個來回!
16.伍云召《說唐全傳》和《瓦崗英雄》中的人物,“隋唐十八條好漢”中排名第五。
17.章邯《西漢演義》中的人物,能與項羽戰(zhàn)十幾個回合,五十回合敗在英布手下。
18.呂巨《英烈傳》中的人物,武藝僅次與常遇春。
19.張憲《說岳全傳》和《岳飛傳》中的人物,單論武藝不比楊再興差。
20.龍且《西漢演義》中的人物,項羽手下五大將之首,有萬夫不當(dāng)之勇。
16.龐德《三國演義》中的人物,曹操的愛將,曹操軍中第三猛將。
17.夏侯惇《三國演義》中的人物,曹操的愛將,曹操軍中第四猛將。
18.徐晃《三國演義》中的人物,曹操的愛將,曹操軍中第五猛將。
19.魏文通《說唐全傳》和《瓦崗英雄》中的人物,“隋唐十八條好漢”中排名第九。
20.史敬思《殘?zhí)蒲萘x》中的人物,“殘?zhí)剖堋敝信琶诎恕?/p>
21.伍云錫《說唐全傳》和《瓦崗英雄》中的人物,“隋唐十八條好漢”中排名第六。
22.樊噲《西漢演義》中的人物,劉邦手下大將,有萬夫不當(dāng)之勇。
23.薛雷《薛雷掃北》中的人物,他是薛葵的兒子,曾在校場比武力壓群雄。
24.魏延《三國演義》中的人物,蜀國末期大將。
25.尚師徒《說唐全傳》和《瓦崗英雄》中的人物,“隋唐十八條好漢”中排名第十。
26.楊繼業(yè)《楊家將》和《金刀楊令公》中的人物,一把金刀橫掃千軍,人稱“金刀楊無敵”。
27.高懷亮《楊家將》、《飛龍全傳》、《趙匡胤演義》中的人物,曾用槍戰(zhàn)勝過楊繼業(yè),楊繼業(yè)因此棄槍學(xué)刀。
28.灌嬰《西漢演義》中的人物,劉邦手下大將,武藝僅次于樊噲。
29.羅通《羅通掃北》中的人物,羅成之子,曾日不移影連挑北國上將一十三員。最震撼的是,他曾盤腸大戰(zhàn)王不超。
30.楊金豹《楊金豹下山》中人物,鳳翔府外力殺四門。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