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風瀟瀟
編輯|憶夢
年代劇《生萬物》正在熱播當中,從這部劇上我們就能發(fā)現(xiàn)好劇是需要在各個方面都做到出彩的。
無論是劇情、服化道,還是演員的演技都充滿了誠意。
而且相比于原著的沉重與殘酷,編劇在一部分情節(jié)上的改編可以大大提升觀感。
比如在最新預告中,寧繡繡的清白由馬子親自說出來,比起任何的自證都要有效,也讓觀眾心里憋的一口氣,總算是出去了。
不僅如此,更讓我驚喜的是,這部劇對于女性群像的刻畫尤為生動形象。
其所表達的女性話題也不是空喊口號,而是通過這些角色,讓觀眾有所思考。
下面就來看看該劇有哪些讓人印象深刻的女性角色?
01 寧繡繡:擁有現(xiàn)代思想的年代女性
“繡繡,你咋跟別人那么不一樣呢?”
當封大腳一臉欣賞且自豪地看著寧繡繡,說出了這句話后,相信也表達了觀眾的心聲。
寧繡繡,她真的跟其他年代女性不一樣。
從人人羨慕的大小姐淪落成土地勞動者,她沒有自暴自棄。
因為寧繡繡的心,始終是落在地上的。
她能看到生活里的好,踏踏實實地往前走。
哪怕在嫁入封家后,她有許多不適應的地方,也愿意去學習,主動踏出舒適圈。
這是因為她骨子里就沒有尊卑思想、階級思想。
她表現(xiàn)出的勇敢、大度和遠見,完全具備現(xiàn)代人的感覺,又保留了身為年代女性的質(zhì)樸、溫婉特質(zhì)。
這也是未來她能夠扎根于土地,帶領鄉(xiāng)親們不斷奮斗的原因。
02 寧蘇蘇:菩提樹下的一朵花
作為寧繡繡的妹妹,寧蘇蘇并不像姐姐那么通透明理。
但你會發(fā)現(xiàn)她在很多時候都具有“大智若愚”的魅力。
姐,俺覺得封大腳家啥都沒有。
但俺看了一圈,俺咋又覺得啥都不缺呢?
蘇蘇啊,這是因為你透過了現(xiàn)象,看到了本質(zhì)。
封家人雖然貧窮,但精神富足,家庭的溫暖比金錢更讓人感到滿足。
表面上來看,寧蘇蘇像個“傻白甜”,日子過得鬧心巴拉,只要給點好吃的就立馬樂呵了。
實際上,她才是擁有大智慧的人,思想里透著禪性。
用李雪琴形容孟子義的話來說,那就是“菩提樹下的一朵花”,大腳娘的評價也很精準:“大小姐可真是個真人。”
生于封建年代,能保留一顆純粹又明凈的內(nèi)心,是多么難得的事情???
只可惜在這個環(huán)境中,嬌弱的花朵終究會凋零,只希望編劇能給蘇蘇一個好結(jié)局。
04 費左氏:封建制度下的矛盾者
可能有很多觀眾并不喜歡費左氏,但她的存在卻尤為真實。
費左氏就是典型的被封建制度裹挾的人。
她的認知已經(jīng)被固化了,所以行為動機目的非常明確,那就是為費家開枝散葉,將女性當成生育工具。
又或者可以說,她不光是費左氏,也代表了那個年代千千萬萬的女性。
但同時她也有一份溫良,不像寧學祥那樣壓榨佃戶,逢年過節(jié)會體現(xiàn)出費家的寬容大度。
只不過這還是基于她高高在上的身份,一旦涉及到利益,費左氏依舊免不了向百姓實施階級性的壓迫。
矛盾嗎?
矛盾就對了。
拋開身份不談,費左氏也是頂頂好的人。
她何嘗不是被禮教拖進深淵的犧牲者呢?
可惜受害者拿起了刀刃,不是朝外刺,而是變成了加害者,刺向了更多與她一樣的女性。
如果可以,我們更希望費左氏生于現(xiàn)代。
她的能力、氣魄和智慧,并不輸給男人,只是輸給了那個時代而已。
05 大腳娘:苦難中微弱卻溫暖的光亮
自古以來,國產(chǎn)劇里的婆婆總是以“惡”的一面出鏡,但《生萬物》卻為觀眾塑造了一個好婆婆形象。
同為舊時代的女性,大腳娘并未被現(xiàn)實泯滅掉人性的光輝。
她溫柔、良善、勤勞、樸實,將寧繡繡當成親女兒照料,是在苦難生活中難得的一抹光亮。
更不容易的是,在這樣男性主導的家庭中,大腳娘還是有一定話語權的。
哪怕是封二故作生氣,揚言要休了她時,大腳娘也會回懟對方,其他吐槽金句也從來沒斷過。
看得出她其實是一個剛?cè)岵娜?,面對男權壓迫并非逆來順受,再加上丈夫刀子嘴豆腐心,讓她在封建枷鎖下還能保持自主性。
而大腳娘也將這份母性力量,傳承給了寧繡繡,形成了家庭良性循環(huán)。
除了大腳娘之外,寧繡繡的生母雖然戲份不多,但也用溫暖感動了不少觀眾。
事實證明,母系的托舉才是女性能夠大膽往前走的動力源泉,一代又一代的傳承,才讓她們能夠覺醒。
06 結(jié)語
年代女性群像,真是國產(chǎn)劇一直要學習的必修課。
《大江大河》里宋運萍、《山海情》中的水花姐、《小巷人家》里的宋瑩和黃玲,還有《生萬物》里的寧繡繡。
她們其實沒有多么驚天動地的本事,沒有做出轟轟烈烈的成績,卻都能夠在現(xiàn)有的生活中開出一朵花來,這就足夠值得敬佩。
觀眾們也總是能夠被這樣的群像所深深打動,感受那么年代中女性的不易、掙扎,亦或是努力,從她們身上學習到那份堅韌與頑強的品質(zhì)。
更可貴的一點是,《生萬物》還拍出了農(nóng)耕文明的魅力。
多久沒有在國產(chǎn)劇中看到這樣踏踏實實聚焦農(nóng)村的故事了?
當封二站在田地中,揮灑出手中的土壤,深深嗅著空氣中的味道,我們也能被他對土地的熱愛所感染。
當看到村民們在種地之前進行踅谷倉儀式,期盼著來年豐收富足,這份虔誠也勾起了每個觀眾骨子里的種田基因。
這一刻,我們終于明白“生萬物”的含義——
因為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孕育著萬物生靈。
而我們深深扎根在這里,世世代代,生生不息。
有土地,就有希望,有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