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下午,譯者、詩人孫冬(遠程)和作家、繪者朱蕊攜新作《如何成為一只貓》做客上海書展(場外·朵云書院),與復(fù)旦大學(xué)哲學(xué)學(xué)院副院長尹潔教授、閱讀推廣人陳燕華(燕子姐姐),以及南京大學(xué)出版社編輯譚天(兼主持)展開新書悅享圓桌會談。
《如何成為一只貓》是一本文化散文集,隨文配有五十余幅精美趣味貓咪油畫,通過貓這個載體,融合了哲學(xué)、社會學(xué)和心理學(xué)的視角,為讀者提供了一種新的看待世界的方式。貓的存在不僅是一個陪伴的角色,更是對人類生活方式和心理狀態(tài)的反思。以貓為寫作(繪畫)對象,通過觀察貓的行為和人貓之間的互動,生發(fā)出對于當代社會種種之現(xiàn)狀,以及人和動物、自然和城市、男人和女人之間關(guān)系的反思。
《如何成為一只貓》插圖:《自閉中》
悅享會現(xiàn)場,遠在大西洋彼岸的孫冬通過視頻,與大家分享了她的創(chuàng)作初衷與靈感來源,解釋了“貓既是獨立的生命個體,也是人類社會的隱喻”的含義。孫冬表示,朱蕊畫筆下的貓咪有一種霸氣,一種凌亂又無所謂的氣質(zhì),這與她文字中的貓咪無意間產(chǎn)生了一種精神上的契合。
作者孫冬
朱蕊分享了她沒有養(yǎng)貓經(jīng)歷卻可以神奇精準捕捉貓咪神采的繪畫創(chuàng)作緣起——2022年的一段時間,因為足不出戶,活動范圍縮小,和貓咪打照面的機會反而更多了。小區(qū)園子里,它們一如既往地活躍。黑貓、白貓、玳瑁貓、虎斑貓……不管什么樣的性格,貓都和你保持著它們認可的距離,看得出來它們很有主意,這界限是由它們劃定的,感覺它們真的像“君子”,淡如水的關(guān)系,一別兩寬。朱蕊表示,她喜歡這樣的狀態(tài),貓咪在她的生活中若即若離,她與它們可以互相觀察,互相審視,卻互不打擾:“我得和貓咪們保持平等,就像現(xiàn)在這樣,它們和我有界限,相見時愉悅,不見亦心寬?!?/p>
繪者朱蕊
復(fù)旦大學(xué)教授尹潔從她本科時最難的一門課——動物實驗談起,她寫過不少與動物倫理相關(guān)的論文,也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像如何對待動物,包括這個領(lǐng)域的“灰色地帶”,比如我們?nèi)绾问秤脛游锏?。她認為《如何成為一只貓》寫得很好,能以圖書和繪畫這兩種相結(jié)合的媒介來將動物權(quán)利或者動物倫理擺上桌面去探討,這本身就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嘗試。在社會性的現(xiàn)象之外,還有非常多的文學(xué)、藝術(shù)、哲學(xué)元素在里面,從動物到擬貓性的人類,充滿了哲學(xué)的奧義。書中運用了康德、海德格爾、尼采、德勒茲等哲學(xué)家的觀點作為理論支撐,使得動物倫理問題變得更加具體和切實,它就在身邊,在字里行間,在五彩斑斕的油畫里。
尹潔(左)
著名童書朗讀者及閱讀推廣人陳燕華(燕子姐姐)在生活中與朱蕊是多年好友,她表示從聽到《如何成為一只貓》的書名開始就喜歡上了這本明亮溫暖的小貓書,拿到書更是喜歡得不得了,小開本、天鵝絨裝幀,摸它的時候,就像在摸貓咪的耳朵。很多時候,貓是童話故事里的主角,燕子姐姐為了演繹好這些動物角色,她研究過貓,觀察過貓,還變成過貓——入戲的時候,她覺得自己變成了一只貓,這種感覺很奇妙,有一種進入心里的欣喜,說不出來的溫暖與美好。
活動現(xiàn)場,燕子姐姐還聲情并茂地朗讀了《如何成為一只貓》的精彩片段。
陳燕華(燕子姐姐)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