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光明日報)
轉(zhuǎn)自:光明日報
【覽事速遞】
春夏秋冬,四季輪轉(zhuǎn),古代文人如何度過自己的休閑時光?有人焚香品茗,有人園林雅集,有人悠游于山川之間……
蘇州博物館正在舉辦的特展“從拙政園到長物志”,巧妙以名園拙政園為起點,以明代文震亨《長物志》中春夏秋冬四時雅事為線索,展現(xiàn)古人的園林雅趣、生活美學(xué),讓人體會到一份穿越時空的“松弛感”。
《長物志》是一本關(guān)于居室園林營構(gòu)、山水木石措置的生活指南,表達出中國傳統(tǒng)文人趣味和“雅、古、隱”的精神追求。全書十二章節(jié),將園之營造分為室廬、花木、水石、禽魚、書畫、幾榻、器具、衣飾、舟車、位置、蔬果、香茗十二類。展覽以書中論述為線索,通過花卉、焚香、品茗、賞畫、擇器等多個維度,邀請觀眾循物入境,領(lǐng)略古代文人“以器載道,借物明心”的精神境界。
沈周、王鏊、祝允明、文徵明、唐寅、文嘉等吳門巨匠的書畫力作悉數(shù)亮相。從沈周《岸波圖》卷中悠遠的河岸景色,到文徵明《三絕圖》卷中散逸的古木竹石,作品皆詩、書、畫相映,文辭精妙,行云流水,盡顯文人意趣。在文徵明《行書五律煮茶軸》中,感受臨曉風(fēng)而煮茶的閑適;在唐寅《農(nóng)訓(xùn)圖》中,體會江南鄉(xiāng)居的靜謐韻致……信步瀏覽,如同進入隱藏在繁華市井中的桃源之地,“閑”與“雅”的心境油然而生。
除書畫外,展覽還包含宋代小白釉杯、宋代青釉刻花瓷瓶、明代銅香爐、元代龍泉窯絞絲耳三足香爐、清代紫砂壺等生活類器物。銅爐中青煙裊裊,瓷瓶中插著梅花,素墻下古琴清音流淌,觀物賞畫,自成妙境。
此次特展的空間設(shè)計亦是一大看點,通過序廳“入夢·四時花神”“春·紫藤幽徑暗香契格”“夏·雨打芭蕉事修明志”“秋·菊綾揭妙觀畫窺心”“冬·讀牘梅間擇器知境”五個單元,生動體現(xiàn)《長物志》中“寧古無時,寧樸無巧”的審美哲學(xué)。每一處裝置設(shè)計都精心考究,營造出古雅靜謐的氛圍。
展覽還創(chuàng)新引入NFC手環(huán)互動系統(tǒng),觀眾可錄入個人信息,在象征四季的展區(qū)掃描心儀展品,最終在服務(wù)臺揭曉個人專屬的“花神”身份,領(lǐng)取紀(jì)念幣,與文震亨、沈周等明代文人“隔空對話”。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