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特朗普的特使史蒂夫·維特科夫?qū)ν庑Q,普京已同意美國和歐洲為烏克蘭提供"類似北約第五條的保護"。維特科夫在接受CNN采訪時表示,這是特朗普與普京阿拉斯加峰會的重大突破,普京首次同意西方可以為烏克蘭提供"強有力的安全保障"。這一說法迅速引發(fā)各方關注。
但這個消息傳來傳去,從普京“同意”變成了特朗普“愿意”為烏克蘭提供保護,最終誰也沒有弄清楚普京的要價是什么,是不是改變了要價?
北約第五條,即集體防御條款,是北約的核心。它規(guī)定對一個成員國的武裝攻擊將被視為對所有成員國的攻擊。當?shù)谖鍡l被啟動時,所有盟國可提供他們認為必要的援助,包括軍事力量。
自1949年北約成立以來,第五條僅在2001年9/11襲擊后啟動過一次。這一條款構(gòu)成北約軍事同盟的基石,為成員國提供了最高層級的安全保障。
然而,維特科夫所說的"類第五條保護"背后,隱藏著多重風險與陷阱。
首先,普京與克里姆林宮并未明確確認這一說法。俄方始終強調(diào)的是"承認新領土現(xiàn)實"。據(jù)路透社報道,普京向特朗普提出的條件包括烏克蘭必須放棄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地區(qū),并接受克里米亞歸屬俄羅斯,作為結(jié)束戰(zhàn)爭的前提。俄羅斯將當前占領的四個州視為"不可逆的現(xiàn)實",這與西方所理解的"安全保障"框架完全不同。
回到現(xiàn)實。俄方要的不是詞語,是版圖的承認。
對烏克蘭而言,最糟糕的情況是:先被要求"承認現(xiàn)狀"讓出領土,再換取一把不確定能否打開的"保護傘"。地丟了,傘未必管用,這是最不利的組合。
歐洲國家基本上不相信俄羅斯會“一分錢不要”就直接接受這一“規(guī)則”。法國總統(tǒng)埃馬紐埃爾·馬克龍就告訴記者,“我不認為普京想要和平。我相信他希望烏克蘭屈服。”
"類第五條"與真正的北約第五條有本質(zhì)區(qū)別。北約能為此而設立一個統(tǒng)一的指揮結(jié)構(gòu)嗎?這要求共同的防務預算,自動觸發(fā)機制和法律約束力。否則,危機來臨時,這種保護可能只剩下政治表態(tài),沒有實質(zhì)行動。它是一把看似結(jié)實但可能無法打開的"紙傘"。
更危險的是它帶來的復制效應,俄方不會沒想到這一點。
一旦為烏克蘭設立這一先例,俄羅斯周邊的其他非北約國家可能會要求同等待遇。首例一開,拒絕后續(xù)將變得政治上不可行。北約以這種方式擴張就是增加了世界的戰(zhàn)爭危險。而北約若侵吞俄的勢力范圍,俄也不會按兵不動。
從戰(zhàn)略層面看,真要執(zhí)行"類第五條",北約直接參戰(zhàn),那必須要冒更大的風險。
俄羅斯可是一個擁有核武的大國,這是至今北約國家不敢直接參戰(zhàn)的一個重要原因,那么即使有"類第五條",他們就敢于參戰(zhàn)了嗎?
俄方對"安全保障"的理解與西方完全不同。俄羅斯談的"保障"多指對烏限制:烏克蘭保持中立、不部署遠程武器、不允許外國軍事基地。而且確保俄羅斯擁有一定的“勢力范圍”以達到安全的目的。
西方設想的對烏"保護傘"是想通過規(guī)則來解決沖突,但其實質(zhì)上還是在擴大勢力范圍。雙方這樣搞下去,只會回到原來的老路上——延續(xù)并擴大沖突,也許會有短暫的和平,但根本問題沒有解決,隨時會戰(zhàn)火重燃。
"類第五條"對烏克蘭不是護城河,更像是危險的試驗,歐洲與世界同樣承受不起其帶來的連鎖風險。
在俄方堅持"領土現(xiàn)實"的前提下,它更像是一場"割地換紙傘"的交易?,F(xiàn)在我們就要看看,這個交易能不能做成?
the end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