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是寒門,而是豪門!
北大心理學教授林巨的一句話,讓全網(wǎng)炸鍋。
2025年8月,人民日報發(fā)布了一段42秒的視頻——龐眾望,那個曾經(jīng)靠撿廢品上清華的農村娃,如今已是航天芯片領域的頂尖科學家。他穿著洗得發(fā)白的實驗服,在清華超凈實驗室里調試一顆指甲蓋大小的陀螺儀,而這顆芯片,即將搭載在我國新一代微納衛(wèi)星上。
評論區(qū)瞬間沸騰:“8年了,他真的把‘日子會好’變成了現(xiàn)實!”
1. 從76張借條到1200萬科研經(jīng)費
2011年,7歲的龐眾望被查出先天性心臟病,手術費4萬元。
他的母親龐志芹,坐著生銹的輪椅,挨家挨戶借錢。
全村82戶,她敲開了76家的門,每借一筆,就在作業(yè)本背面記下:
“若我死了,我兒子長大還?!?/p>
6年后,13歲的龐眾望靠撿廢品、刷盤子,還清了最后一筆債。
2024年,他以第一作者在頂級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發(fā)表論文,影響因子14.7,直接推動我國航天芯片技術突破。
2025年,他帶領團隊拿下1200萬**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經(jīng)費,成為最年輕的執(zhí)行負責人。
2. 母親的“遺產(chǎn)”:比錢更值錢的東西
龐眾望的母親去世前,只留給他兩樣東西:
一張按滿手印的借條本
一句話:日子會好。
他沒有辜負這份“遺產(chǎn)”。
① 還債+翻倍回報
13歲還清全村債務,博士畢業(yè)后設立“志芹獎學金”,資助37名貧困生每人8000元。
② 科研報國
他的芯片技術被列入國家“十四五”預研項目,未來可能用于衛(wèi)星導航。
③ 財富觀
本科起自力更生,存款全買國債,受益人寫的是姥姥。
3. 林巨教授為何說他是“豪門”?
物質的貧窮可以改變,但精神的富足才是真正的“豪門”。
龐眾望身上有3個特質,普通人難學卻值得深思:
? 極致感恩——哪怕還清債務,仍堅持回饋社會
? 絕對自律——本科起經(jīng)濟獨立,科研、賺錢兩不誤
? 長期主義——不貪快錢,專注技術,最終厚積薄發(fā)
“輪椅到不了的地方,我替您走?!?/p>
這是龐眾望的微信簽名,也是他對母親最深的承諾。
4. 我們誤解了“寒門貴子”
很多人以為寒門逆襲全靠“拼命”,但龐眾望的故事告訴我們:
真正的核心競爭力,是精神韌性
母親教會他:欠債要還,但尊嚴不能丟
苦難沒有讓他自卑,反而鍛造出超強抗壓能力
貴人相助?不如自己成為貴人
他沒等“伯樂”,而是用實力讓國家愿意投資1200萬
他沒抱怨出身,而是用行動讓76戶村民的信任增值百倍
5. 我們能學到什么?
① 別把“原生家庭”當借口——龐眾望連張完整的書桌都沒有,卻考上了清華
② 短期吃苦,長期收益——他13歲還債,30歲帶隊搞航天芯片
③ 精神財富才是真資產(chǎn)——母親留給他的不是錢,是“日子會好”的信念
最后一句扎心真相:
這世上根本沒有“寒門逆襲”,只有“豪門覺醒”——有些人窮的只是錢包,富的卻是心。
(如果你也曾被一句“日子會好”照亮,點個贊,在評論區(qū)留下你的故事。)
權威信源:
- 人民日報客戶端 2025-08-13
- 清華大學新聞網(wǎng) 2025-08-15
- 央視《面對面》采訪片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