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歐豪被嘲“只會裝酷”的快男出身、演技虛空的偶像派演員。
可現(xiàn)在,“白牙少年”變成了央視年代劇《生萬物》里的“封大腳”,一個皮糙肉厚、肩能抗糧食、眼能盛深情的莊稼漢。
這個角色不僅刷新了觀眾對他的印象,更意外成就了他出道以來最“真”的一次逆襲。
什么叫演員的“翻身仗”,看看歐豪就知道了。
一
《生萬物》一開播,歐豪演的封大腳“火了”,那副“扎根泥地里長大的男人模樣”實在讓觀眾上頭。
一個真實得像隔壁屯里親戚的莊稼漢,手糙、皮糙、心不糙。
磨塊鏡子權當聘禮,這不是寒酸,而是一種實打?qū)嵉捏w面:你嫁給我,我得拿出我最好的給你。
嘴上說不出情話,但能把家里僅有的肉挑進老婆碗里。
就連“圓房”戲都拍得不油不膩,沒有紅臉出汗、撒嬌翻滾,只有一個破簾子后的凝望,一只伸過去的手,一點點試探、靠近。
是那種把火藏在灰里的溫柔,克制得像是怕嚇壞了對方,卻又炙熱得像蓄了整整十年的喜歡。
而那滴淚,幾乎成了這角色的名片。
他發(fā)現(xiàn)繡繡是“干凈”的,不是開心得手舞足蹈,而是呆住了,眼圈紅了。
那淚不是演出來的憐香惜玉,而是理解了她過去的所有苦——那是一種知情后的體恤,是一個男人不吭聲時最深的心疼。
觀眾一下就懂了,熱搜刷屏,彈幕跟著哭:“封大腳不說話都比有的主角有情感?!?/p>
歐豪能把封大腳演得這么“真”,靠的不是妝發(fā)組的泥巴粉,也不是美術道具的破棉襖。
他演出來的“土”,不是裝出來的,是他自己帶來的——從骨縫里冒出來的底氣。
他小時候確實見過什么叫“地里刨食”,在福建的海邊村子長大,撿田螺、曬魚干、剝花生是生活常事。
6歲前還能無憂無慮趕海,6歲一過,父母生意垮了,欠下外債,他一夜從孩子變成“小勞工”。
搬家換城市比換季還勤,做過服務員、外賣員、酒店保安,在宴會上駐唱也干過。
他知道什么叫生活錘人,也知道什么叫靠自己一點點撿回尊嚴。
正因如此,他不把戲當人設,是真把角色當“份工”來干。
當初剛轉(zhuǎn)型演戲那幾年,《中國機長》《烈火英雄》陣容一個比一個大,可就是這等配置,觀眾卻對他印象寥寥。
問題不在他不上心,也不是他不用功,而是那會兒的他,把“用力”這件事做得太直給了。
二
不是握拳就是咆哮,一著急就往地上一坐、往天上一吼,總讓人感覺“演戲”兩個字浮在臉上,貼著“我在演”的標簽。
那股快男出身的“硬氣”沒用好,反倒演成了“痞氣”。
尤其在《建軍大業(yè)》里演葉挺將軍那回,被吐槽到臉疼:“姿態(tài)站不直”、“太嫩一秒出戲”。
可真正讓他“演技口碑”一路暴跌的,是挑戰(zhàn)未成年角色那兩回。
《膽小鬼》和《北上》里的他,明明三十出頭了,還要去扮十七八的學生。
網(wǎng)友眼睛毒,立馬指出:“這褶子藏不住,演誰都像班主任偷穿校服混進了課堂。”
情緒起不來,感情戲沒溫度,一口假青春,觀眾真看吐了。
“資源咖”“演技拉垮”這些詞,貼上就不容易撕掉。
他沒開口喊委屈,也沒上節(jié)目哭訴,而是等來了一部《生萬物》。
這次,他明白,要翻身,靠的不是誰捧,而是自己下地干活。
不擺架子、不怕曬,皮膚脫皮也不擦修復霜,服裝組給的衣服嫌太新,他直接卷褲腳踩泥里踩一遍。
臺詞不熟就背,方言不準就跟方言老師泡組。
為了拍一場鋤地的戲,他練了好幾天揮鋤姿勢,務求讓觀眾一看就信他是種了一輩子地的人。
結果,他飾演的“封大腳”,沒有任何“戲精”的表演痕跡,就是一個在地頭長大的莊稼漢。
肩膀厚實、眼神干凈,眼里除了泥巴就是繡繡,這股“糙感”是裝不出來的。
《生萬物》播出后,封大腳的存在感飆升,豆瓣短評刷屏:“演技終于落地了!”
這些評價,對歐豪來說,已經(jīng)比任何通稿吹捧都真切。
更令人意外的是,跟他搭戲的是楊冪——以往在娛樂圈的“都市御姐代表”。
一開始不少人捏把汗:大六歲的楊冪演農(nóng)村姑娘會不會太違和,結果不僅沒違和,反而意外好嗑。
楊冪在劇中的表現(xiàn)也相當自然,眼神里是有故事的,從悔意到感動,從倔強到信任,變化細膩。
而歐豪也不只是機械回應,情緒能跟得上,眼神能接得住,甚至在一些片段里,給出了完全匹配的反應。
一個人落淚,另一個人眼角紅了,這種默契不是演出來的,是“對上了”的感覺。
三
反觀《北上》時期的狀態(tài)就尷尬得多,和白鹿理論上是“金童玉女”,年紀相仿、顏值匹配,但實際效果像是排練室分組練習。
演親密像演“點頭之交”,演情緒像在背臺詞,觀眾直接給出差評:“兩個人像是接了兩部不同的劇?!?/p>
這也從側(cè)面說明了一個現(xiàn)實:一個演員能不能把戲演活,除了要自身給力,還得看對手能不能“扶一把”。
就像歐豪,遇到一個“演得明白”的搭檔,他的情緒也就順著來了;搭上一個狀態(tài)不在線的隊友,那就是互相拉扯、一起塌房。
演藝圈里沒有一勞永逸的風評,曾經(jīng)的“資源咖”,如果一直不出成績,很快就會被新的流量代替。
但也正因為如此,像歐豪這樣靠自己從“油”到“土”,從“快男濾鏡”轉(zhuǎn)到“莊稼味兒”的,才更顯得難得。
這種“低調(diào)演技”在流量至上的市場里其實不討好,但觀眾反而記住了這個不搶風頭、不凹造型的男人。
大家突然發(fā)現(xiàn),這個過去被喊“資源咖”的人,沒有在鏡頭下耍聰明,沒有在微博上放飛自我,沒有靠戀愛炒熱度。
連那段和馬思純的戀情,也干干凈凈、不糾纏、不回應,悄悄來,悄悄走。
換做別人,早八百次寫歌、拍綜藝消費感情了,他卻一聲不吭,繼續(xù)去劇組“刨地”。
從快男出身到正劇男主,他這一路,摔得多、爬得慢,但腳印是真實的。
不是他捧紅了封大腳,而是封大腳幫他把那些觀眾的成見、行業(yè)的誤解、演技的爭議,一點點洗掉了。
拍《生萬物》之前,他演過不少正劇,也拿過百億票房的“戰(zhàn)績”,可惜觀眾說起《烈火英雄》記得黃曉明,說起《長津湖》想起吳京。
就連劉德華公開夸贊他“有進步”,說他是那種“一部戲一部戲在進化”的演員也沒多少人知道。
這種話,聽著不像隨口鼓勵,更像是同行看懂了他的“慢熱”。
到了這部劇,終于有人說起“歐豪”三個字,不再加注釋。
結語
現(xiàn)在看他,不是那個“快男亞軍”,不是“誰誰誰的前任”,也不是“拼命想紅的小伙子”。
他是封大腳,是那個能演出農(nóng)民血肉和人情味的男人。
參考資料
平潭男生歐豪快男亞軍.鳳凰網(wǎng).2013-09-28 [引用日期2017-03-21]
《左耳》歐豪叫板蘇有朋 演技獲趙薇稱贊.新浪娛樂.2015-04-15 [引用日期2015-04-29]
歐豪亞洲金曲大賞攬大獎 演繹時尚太空時代.搜狐.2016-07-29 [引用日期2017-03-22]
《臨時同居》主題曲熱播 歐豪獻聲銀幕獲好評.騰訊.2014-08-05 [引用日期2014-08-5]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