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23 日處暑,早晚的風里就帶了涼意 —— 白天太陽還曬得人發(fā)慌,傍晚卻得披件薄外套,這種 "早晚涼中午熱" 的天氣,最容易讓人嗓子干、沒精神。老話說 "處暑調(diào)得好,秋冬少感冒",這時候可要管住嘴了,該多吃些潤秋燥、補脾胃的應(yīng)季菜。今天推薦 5 樣菜市場里隨處可見的平價好物,好吃不貴還養(yǎng)人,照著吃安穩(wěn)過秋天。
?南瓜:秋天第一瓜,蒸著吃就很養(yǎng)人
"秋吃南瓜,不勞醫(yī)生開藥方",這話在農(nóng)村流傳了幾十年。處暑后菜市場的南瓜堆得像小山,黃澄澄的外皮透著甜,切開后肉厚籽少,聞著就有股自然的香。它不光好吃,還是潤燥的 "高手"—— 秋天總覺得嗓子干、嘴唇裂,每天吃塊蒸南瓜,比喝涼茶還舒服。
懶人做法推薦:
蜂蜜蒸南瓜:帶皮切成塊,表面淋一勺蜂蜜,蒸鍋上汽后蒸 20 分鐘,軟糯香甜,老人小孩搶著吃;
南瓜小米粥:南瓜切小塊和小米一起煮,煮到米粒開花、南瓜化在湯里,早上喝一碗,暖到胃里,一整天都有精神;
南瓜餅:南瓜壓成泥,加面粉揉成團,捏成小餅煎至兩面金黃,外酥里糯,當早餐或零食都合適。
?山藥:細溜一根,卻是脾胃的 "小棉襖"
處暑后總覺得累、不想吃飯?多半是脾胃 "虛" 了。這時候就得靠山藥來幫忙 —— 它長得不起眼,卻是出了名的 "補脾胃高手",不管是蒸、炒還是燉湯,吃起來都是粉粉糯糯的,一點不刺激腸胃。
家常吃法:
清蒸山藥:洗干凈不去皮,直接上鍋蒸 15 分鐘,剝掉皮蘸白糖吃,原汁原味最養(yǎng)人,晚上餓了吃兩根,頂飽又不胖;
山藥炒木耳:山藥切片焯水,和泡發(fā)的木耳一起快炒,加少許鹽和生抽,脆嫩爽口,秋天吃著解膩;
山藥排骨湯:排骨焯水后和山藥塊一起燉,湯燉得白白的,山藥吸飽了肉香,一口下去,渾身都暖和。
?土豆:被低估的 "減脂明星",扛餓又營養(yǎng)
誰能想到,平平無奇的土豆,居然是處暑后的 "寶藏菜"?它的維生素 C 含量是蘋果的 4 倍,秋天容易感冒的人多吃點,幫身體筑牢防線;鉀元素能幫著平衡體內(nèi)水分,對付秋燥引起的水腫特別管用。
好吃不胖做法:
烤土豆塊:土豆切滾刀塊,撒點鹽和黑胡椒,烤箱 200℃烤 20 分鐘,外焦里綿,比薯片健康 10 倍;
土豆絲炒青椒:土豆擦絲泡水去淀粉,和青椒絲快炒,加醋提味,酸辣爽口,配米飯能多吃半碗;
土豆泥沙拉:土豆蒸熟壓成泥,加酸奶和水煮蛋碎,不用沙拉醬也好吃,當早餐或加餐都合適。
?番茄:秋天的 "天然開胃果",酸甜多汁超爽口
處暑后總覺得嘴里沒味?菜市場的秋番茄該安排上了。這時候的番茄大多是自然成熟,紅得發(fā)亮,捏起來軟軟的,咬一口爆汁,甜中帶點微酸,比夏天的好吃多了。
簡單做法:
糖拌番茄:番茄切塊撒白糖,冰箱冷藏 10 分鐘,冰爽酸甜,暑氣全消;
番茄燉牛腩:牛腩焯水后炒香,加番茄塊燉 1 小時,番茄化成湯汁,牛腩軟爛入味,湯泡飯絕了;
番茄蛋花湯:水燒開后淋蛋液,放番茄片煮 2 分鐘,加鹽和香油,清爽解膩,秋天喝著潤嗓子。
?茄子:秋茄賽人參,清火氣防秋燥
"秋吃茄子,不用抓藥",老輩人總說秋天的茄子最金貴。這時候的 "秋茄" 剛摘下來,紫得發(fā)亮,摸起來硬挺,切開后肉嫩得像嬰兒的皮膚,帶著股獨特的清香,不管燒、炒、蒸都好吃。
經(jīng)典吃法:
蒜香烤茄子:茄子切兩半刷油,烤箱烤軟后挖開,鋪蒜末和生抽,再烤 5 分鐘,蒜香混著茄香,好吃到舔盤;
魚香茄子:茄子切條炸軟,加蔥姜蒜和調(diào)料炒出汁,酸甜開胃,配米飯能吃兩大碗;
蒸茄子:茄子整根蒸熟,撕成條拌蒜泥和香油,清淡爽口,秋天吃著不上火。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