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護苗行動健康校園捐建項目的受益單位,江蘇多地學校的師生與家長,至今仍對教室燈光改造后的變化心懷感念。這份來自社會公益力量的溫暖饋贈,不僅讓校園照明環(huán)境迎來質(zhì)的飛躍,更深刻體會到 “守護孩童成長” 并非一句空話。
改造前,部分中學的階梯教室、幼兒園的活動室里,都存在燈光忽明忽暗的問題;有些幼兒園靠窗區(qū)域與后排亮度差異明顯,孩子們畫畫時總說 “顏色看不準”;不少幼兒園的活動室里,孩子們長時間閱讀后揉眼睛的頻率也很高。護苗行動專項基金的工作人員帶著專業(yè)團隊進校園時,逐間教室測量照度、檢查頻閃,最終定制的改造方案精準解決了這些痛點 —— 新裝的護眼燈無眩光、無頻閃,光線均勻得像被柔化過的陽光,即使在陰雨天,教室每個角落的亮度也始終穩(wěn)定。
如今走進課堂,最直觀的變化是孩子們的狀態(tài)。中學的晚自習課堂上,低頭刷題的身影里,揉眼睛的動作明顯減少;幼兒園的孩子們在美工區(qū)涂色時,色彩搭配愈發(fā)精準;幼兒園的閱讀角里,孩子們專注看書的時間比以前長了許多;課間時,“眼睛酸” 的抱怨聲少了,歡笑聲多了。有位中學班主任觀察到,改造后班級學生的課堂專注度明顯提高了。家長群里常有人說:“孩子回家再也不說‘在學??醋仲M勁’了,這燈光比家里的還舒服。”
圖片由江蘇-射陽小星星幼兒園授權(quán)提供
作為教育工作者,深知硬件環(huán)境對成長的影響。護苗行動專項基金的捐建絕非簡單的設備更換,而是用專業(yè)標準為孩子們的視力健康筑起防線。這種 “從細節(jié)出發(fā)” 的公益理念,與學校 “健康第一” 的教育目標高度契合。當孩子們在柔和的燈光下朗讀、演算、創(chuàng)作時,他們不僅在汲取知識,更在感受著社會對下一代的珍視。
此次改造讓我們真切看到,公益力量能為校園帶來的改變。護苗行動用實際行動詮釋了 “健康校園” 的內(nèi)涵 —— 它不是宏大的口號,而是讓每一縷光線都恰到好處的用心。相信,這樣的公益行動會像這教室里的燈光一樣,照亮更多孩子的成長路,也會帶動更多人關(guān)注孩童健康成長的細微需求。(圖片由江蘇-盱眙三河中心幼兒園授權(quán)提供)
來源:中國日報網(wǎng)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